习俗起源考端午节来历有10余种说法,哪一

习俗起源考

端午节来历有10余种说法,哪一种更有说服力?(上)

文:枯木

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传统八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之一,华人在这一天有挂菖蒲、戴艾叶、沐兰浴、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等习俗。自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起源,多达10余种说法,如今最为人熟知的是纪念屈原说。事实上,如果从历史考据来说,这种说法并不太符合历史事实。那么,在其他说法里面,究竟哪一种更贴近历史呢?下面我们就依据历史文献资料,简单讨论一下。

一、端午节名字的最早记载

端午节,在古代有多种叫法,比如“五月五日”、“重午节”、“重五节”、“五月节”、“躲午节”、“端阳节”、“菖蒲节”等等。就端午节而言,所谓的“端”,唐代徐坚(年~年)编纂的《初学记》中解释:“端,始也,谓五月五日”。“午”为古代“十二地支”中第七个地支,夏历正月建寅,因而正月为寅月,第五个月为“午月”,午月第一个午日(不一定是午初五日),称为“端午”。

传世文献中最早的出现“端午”两字,见于西晋大臣周处(年~年)撰著的《风土记》,原书已经亡佚,幸而这段记录保存在唐人徐坚的《初学记》中,《风土记·卷四·岁时部下·五月五日第七》“叙事”条有:“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进筒粽”。

(简上的文字:“十八日:丙申

乙丑

乙未

乙丑

甲[午]重节

甲子八鬼节

癸巳”)

在年,考古队在甘肃省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出土了数千枚简牍,其中有一枚被削过残余木简(上图),上面记录孺子婴居摄三年(公元8年)的“历注”,上部为“十八日”,中部有“重节”和“八鬼节”两行标注,按照上面字推测,“重节”指的是“午月午日”,也就是夏历五月的第二个午日,即十八日,而不是五月初五。这是较早的实物文字证据。

而更早的记载,虽没有端午节或者重节,也是指端午节,见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初,田婴有子四十馀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因孟尝君生于五月初五,认为会带来厄运,被父亲田婴要求其母抛弃田文,这是关于“五月五日节”最早的记录。

以上三种资料,是目前为止最早的历史文字记载和实物证据,至于其中的原因,先搁置不谈,我们先来看看关于端午节起源和来历的10多种说法和依据。

二、端午节起源的10种说法

1、自然天象崇拜说

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以应对未知的世界。因而我国传统节日,大多起源于自然天象崇拜,这点是没问题的。

上古时代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仲夏时分,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处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处于最鼎盛状态,乃大吉大利之天象,因而古人崇拜祭祀,从而演变成端午节。

2、龙图腾崇拜说

这是由闻一多先生在年发表的《端午考》提出的看法,延续了自然天象崇拜说,并且认为龙图腾要比天象崇拜还要早。闻一多先生列举的证据主要有,第一,华人很早就有龙图腾崇拜;第二,《淮南子·要略篇》记载北胡南越有“请龙”习俗;第三,《史记·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记载匈奴一年三次“龙祠”,以五月一次最为盛大,是旁证;第四,五行和龙密切相连,因而端午本是“端五”等。

闻一多先生全文较长,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大致依靠以上几点证据得出结论,和第一个说法略有不同,那就是端午节源自古人龙图腾崇拜,并且先肇始于吴越水泽丰富的地区,然后传播到长江上游和北方。

3、纪念伍子胥说

伍子胥(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是春秋末期东吴大夫,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便投奔东吴,借兵攻楚,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著名。该说见于南北朝刘宋时期的《世说新语·捷悟》篇《注》引晋代《会稽典录》:“孝女曹娥者,上虞人,父盱,能抚节安歌,婆娑乐神,汉安二年五月五日,于县江迎伍君神,泝涛而上,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可知在东汉时期五月五日江浙一带是纪念伍子胥的节日。

4、纪念孝女曹娥说

该说出处同上,另南北朝梁宗懔(约~)撰著的《荆楚岁时记》有:“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曰,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年~年)的故事记载于《后汉书·列女传》,说曹娥是东汉时期著名孝女,其父曹盱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动中溺于舜江(今曹娥江)中,数日不见尸体。

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也投江,五日后曹娥的尸体抱父尸浮出水面。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约年~年)作诔辞颂扬,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

5、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公元前年),春秋时期晋国晋文公大臣,因“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壮举,深得世人怀念。该说最早见于唐代《艺文类聚》引用的东汉蔡邕撰著的《琴操》:“介子绥……抱木而烧死,文公令民五月五日不得发火”,以及晋陆翙撰著的《邺中记》是史书:“并州俗以介子推五月五日烧死,世人为其忌,故不举饷食”。因而有人认为五月五日是纪念晋国忠臣介子推的。

6、纪念屈原说

屈原(约公元前~公元前年)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这个说法最早源自南北朝时南梁吴均(年~年)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曰投汨罗水,楚人哀之,至此曰,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今五月五曰作粽,并带楝叶、五花丝,遗风也”。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

7、夏至说

该说主要依据是南北朝梁宗懔(约~)撰著的《荆楚岁时记》有:“夏至节曰,食粽”,而在前面五月五日习俗中并未提到吃粽子。因而在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并非是指五月初五,而是“午日”的夏至节。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划龙舟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再一个很重要的证据就是,上文提到年考古在甘肃居延肩水金关遗址发现的“重节”木简,也是指的五月的十八日,应该是午月第二个午日,那么端午节应该是源自夏至节,后来和五月初五合并而成。

8、越王练军说

该说最早源自《荆楚岁时记》中有:“五月五曰竞渡,……,《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不过就连宗懔也持怀疑态度。

9、浴兰说

该说源自唐代徐坚的《初学记·卷四·岁时部下》“浴兰悬艾”条:“《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蕙’。宗怀《荆楚记》曰:‘五月五日,荆楚人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不过该说只是说明端午节习俗,而不是起源。至于有的文章说《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查无记录,纯属杜撰。

10、驱毒辟邪说

该说指端午节是“恶月恶日”,因而需要驱毒辟邪。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田文因为生于五月五日,父亲田婴要求其母抛弃田文,结果被偷偷养大,后来田文问田婴为什么不让自己活着,田婴说:“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这是最早的民俗记载,意思是五月五日不是吉利日子。

该说在历代文献资料中,记录和援引最多,并且很多习俗也和此有关。先秦《礼记·月令》仲夏:“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交,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意思是五月阴阳相交,需要谨慎。东汉应劭(约~年)辑录的民俗著作《风俗通义》:“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东汉董勋撰著的《问礼俗》曰:“五月俗称恶月,俗多六斋放生”。

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曰:“五月五日,荆楚人并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攘毒气。故师旷占曰:岁多病则艾草先生也。”《初学记》援引三国东吴裴玄的《新语》曰:“五月五日,集五彩缯,谓之辟兵”。这些都说明,五月五日最早是源自“恶月恶日”,因而人们在这一天木兰浴、悬艾草、带五彩丝、禁欲等,以驱毒辟邪。

以上就是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和来历的10种主要说法,那么,究竟哪一种更加有说服力呢?限于篇幅,下文我们再详细讨论,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