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中国护照,国虽弱,但护照上的

一本小小的护照,背后隐藏了太多信息。

一本护照的历史变迁,引出了一个民族的生存繁衍,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符杰,到年新中国出版的第一版规范完整的护照,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太多。小小一本护照,从集体办理到个人办理的数量井喷式增长,也表现出我国改革开放后,国人通过旅游和留学等各种途径,与世界紧密相连,也把中国带向世界。截至年,全世界对中国开放了免签/落地签的国家和地区已经达到65个,这个数字,也一直在增长!

护照的演变以及背后的故事,也揭示了国家与个人的密切关系。祖国正在强大,从最初被西方列强任意欺辱,到现在已成为国人在外最坚实的后盾。更重要的是,祖国的强大让远在异国他乡的国人,在任何危难时期都能被安全的接回家。经历了新西兰地震、利比亚撤侨等大事件,全世界都在羡慕中国公民。就像电影《战狼2》中的一句话: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护照雏形,历史渊源

在我国,护照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当然,那时候护照并不叫做护照,而是经历了符杰等称谓。古时候的人如果想要去别的地区或者国家,就必须要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符杰,因为戍守边界的军官只有见到他们的符杰才会放行。

符杰的材质也有很多种,大多数是用竹简、木片、布帛做成。关于古时候因护照引发的故事有很多,最有名的当属苏武和伍子胥的故事。苏武是西汉时期的外交家和民族英雄,当年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想通过各种威逼利用的手段劝降苏武,但遭到苏武的拒绝。

匈奴一怒之下将苏武发配到北海牧羊,并扬言只有等到公羊生小羊才能放苏武回国。苏武被扣留在匈奴19年,忍辱负重,拒绝归顺匈奴单于,而他仅有的精神支柱便是出使匈奴时国家交给他的符杰,这是他作为朝廷外派使节的凭证,也是他对国家忠诚的体现。

伍子胥因为没有护照被拒签的故事比较曲折,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儿子,曾经是楚平王手下的能臣,却因为昏庸的楚平王听信了谗言,将其父伍奢斩首,伍子胥侥幸逃跑,被楚平王下令捉拿,他为了躲避追杀,开始东藏西躲。当伍子胥到达昭关时,遇到了重兵把守,没有身份证明想要过关简直难于上青天,伍子胥一夜愁白头的历史典故就是出自于此。后来,还好有东皋公巧助伍子胥,帮其混过昭关,伍子胥才得以顺利进入吴国。

近代护照,清朝开创

虽然明代的关照与近代的护照有类似的功能,但如果从严考究的话,中国第一本近代护照是由清政府发放的。年之前,清政府一直以天下第一强国自居,在世界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时,清政府仍然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互通。当西方殖民者开始觊觎清朝这块美味的蛋糕时,便展开了一系列的贸易往来,希望能够找寻更低的成本,追求更高的利润。

由于对外贸易的频繁,清朝政府发放了信函式集体护照,用于官员集体出国使用,并一直延用到年,可以称为我国近现代第一种正式的护照了。虽然在当时这份集体护照基本能够满足清政府官员出国的需要,但仍然存在弊端。

例如,清政府仅考虑到官员出国的需求,并没有颁布个人护照,因此,许多有出国愿望的个体被限制了出国的欲望。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由于西方列强的不平等条约,才让清政府意识到应该为国人发放形式不一的单人护照。

现代护照,形式简洁

19世纪,随着护照在世界各国的广泛使用,中国也有大量华人到国外打工、留学,或者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欧美国家谋生。因此清政府设立了个人护照,其形式非常简单直接,一张厚纸上仅有护照及政府的官印,以及一段冗长的护照持有人的体貌特征描述。

虽然内容累赘,但这却是中国护照单人单纸的开始。虽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让大清朝国威尽损,华人也会因各种原因在国外遭到歧视,但是清政府颁布的护照却写有最有底气的官文,大概的内容是仰沿途地方关卡一体如照保护,勿任阻滞。

不得不说,清朝护照上的这一句话,充分体现出了大清的底气与风范,在备受欺凌的时期还能讲出这么有骨气的文字,虽然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等到了国民政府时期,我国开始要求入境的外国人必须持有中国外使领馆签发的护照,否则不允许进入中国境内。

结语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护照就已出现,在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人员流动需要类似的证件。在古时,护照有很多不同的称谓,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它被称作符杰,唐宋时期,又有了关引和过所等说法,到了元代,护照又衍生出腰牌等形式。经过数千年的演变,现如今,一本中国护照已成为国人在国外最坚强的后盾。

那么大家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场景吗?唐僧师徒游历山川,无论进入哪个国家,唐僧都会拿出来自东土大唐的通关文牒,类似于现代护照的功能。但是小说毕竟是杜撰,聪明的读者会发现作者吴承恩犯了一个时间点错误,根据史料记载通关文牒的雏形在明朝,作为明代人的吴承恩直接将此物安置在了唐代的时间中。不过,如果明代时期通关文牒如实流行的话,那么中国护照的出现至少要超前国际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3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