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装疯卖傻与激流勇退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单独为范蠡列传,只把他浮海入齐以后的事情赘述于《越王勾践世家》的后面,而且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而其它史籍里对范蠡在越国做官之前的事情记载并不多,所以我们也就无法知道的更多了。
范蠡
据一些杂史,诸如《吴越春秋》、《越绝书》和《绎史》的记载,范蠡本是楚国人住在宛邑一个叫三户的小镇上,跟着哥嫂一起生活,成天无所事事,披散着头发,疯疯傻傻地到处浪迹游荡,说些不入俗耳的话,还经常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所以当时人们都认为他是一个狂人,很少和他往来。
而当时任宛县县令的文种却对这个怪人有着极大的兴趣,特地去三户小镇拜访范蠡。文种一行乘车刚到范蠡门前,范蠡竟然蹲在狗洞前面像狗一样对着文种汪汪直叫,实在有些不成体统。文种的随员有些生气,而文种却说:我听说狗咬的对象是人,现在我到这里,范蠡用这种特殊的礼节来迎接我,那是对我表示尊敬,是把我当人看啊!
于是下了车,对范蠡躬身礼拜。范蠡对此却是熟视无睹,只用眼睛直直瞪着他,不说话也不还礼。这样相持了一会,文种见范蠡一直都是这样,无计可施,只得乘车返回。后来又派人去拜见范蠡,范蠡还是痴呆呆地一句话也不说。
那人回去后对文种说:范蠡是本国有名的狂人,一向都有这样一种怪毛病,我们理他做什么呢?文种笑笑说:我听说凡是贤德之人,大都有装疯卖傻的怪癖,这种人内秀外傻,大智若愚,你们当然是难于理解的。随后又亲自驾车去拜访他,范蠡还是避而不见。
其实范蠡这样做是在观察文种的是否有诚意,通过文种的几次来访,他断定文种的确是懂得自己的人。他知道文种还会再来,这一次他决定不再躲避,郑重其事地对哥嫂说:今天有客要来,把干净的衣衫帽子暂借我一用。
文种果然来了,范蠡这一次穿戴得整整齐齐,出来迎接文种。两个人一见如故,范蠡谈笑风生地和文种纵谈天下,横谈国家大事,和他平时的言谈举止比较起来,简直是判若两人。竟至旁人观者,耸之听也(《会稽郡故书杂集·会稽典录》)。
又据《天中记》记载,后来文种在越国做官时,就把范蠡郑重其事地举荐给了越王。范蠡在越国受到越王的重用,官至上将军兼越国宰相。而范蠡也不负越王重望,用行动证实了自己的智慧和忠勇,为越国的兴国和灭吴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而成就了他春秋末期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美称。
功成名就是大多数人的追求目标,而激流勇退则是大智者的选择。范蠡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他以后的生活何止是锦衣玉食,富贵荣华?然而他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盛极往往是衰败的开始,除了变,一切又怎能长久!
文种
他也非常清楚勾践的为人,他后来从齐国写给文种的信中就明确说道: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他从勾践长颈鸟喙的相貌上看出,勾践这个人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所以劝文种,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
可惜的是文种开始时并不信,等到相信的时候却晚了,即使他已经做到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被赐死的命运。而范蠡能早早料到这一点,不得不说,范蠡在时势和命运的把握上确实有过人之处!
于是他写了一封辞职信给勾践,信中说: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臣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
勾践假仁假义地挽留范蠡,并许之以平分越国,可范蠡并不为之所动,收拾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这一去便再也没有返回越国。
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载了范蠡离开越国后的经历。有人认为司马迁在这里只是以讲故事的手法记述了范蠡经商和处理二儿子杀人的事情,未必是信史。我也十分认同这种说法。但无论我们是当故事来看或是当信史来读,有几个问题我还是想和朋友们一起探讨的。
一、范蠡为什么要自称鸱夷子皮?
范蠡带着家人随从乘船在海上漂流了数日,最后到达齐国,在海边定居下来,并自称鸱(chī)夷子皮,一家人在海边耕作,吃苦耐劳,努力生产,父子合力治理产业。住了不久,积累财产达几十万。这期间,范蠡的夫人还为他生下了第二个儿子。
而关于范蠡为什么要更名为鸱夷子皮,向来都有多种不同的说法。鸱夷子皮说白了就一种经常用于盛酒的皮囊,是用牛皮或其它大牲畜的皮制成,有大有小,小则能随身携带,大则能容人。伍子胥被夫差赐剑自杀之后,夫差仍不解气,命人割下伍子胥的头,把尸体装在一个大皮囊里扔到了江里,所以后人也常以鸱夷称谓伍子胥。
据此,唐代史学家司马贞认为,范蠡之所以自称为鸱夷子皮,那是因为范蠡以为伍子胥之死是自己的罪过,他们虽是对手,但伍子胥是一位不可多得也不可否认的英雄。为了表示自己的悔意,故以鸱夷子皮自称。
况且,据说西施后来被勾践的夫人杀死,同样装入皮囊中沉江。范蠡自称鸱夷子皮,或许也是为了怀念西施。因为传说中范蠡和西施之间是有一段爱情故事的。
而隋唐时期的颜师古则认为:盛酒之鸱夷,多所容受,而可卷怀,与时张弛也。鸱夷,皮之所为,故曰子皮。意思是,鸱夷是用皮革做成,能够容受事物,用时可以伸展,不用时可以卷起。范蠡自谓鸱夷子皮,是为了表明自己能屈能伸的处世态度。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
二、《韩非子·说林上》中的鸱夷子皮是不是范蠡?
《韩非子·说林上》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鸱夷子皮曾在田成子门下做事。田成子名田常,是齐国田氏家族第八任掌门人。有一次田成子离开齐国,逃往燕国,跟着他的那个人就是鸱夷子皮。到了望邑的时候,鸱夷子皮一边走路一边问田成子,您听说过干涸湖沼两条蛇的故事吗?田成子回答没有。
于是鸱夷子皮接着讲道,有两条蛇因为所住的那片湖沼干涸而准备迁移到别的地方。走了一段后,小蛇对大蛇说,您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人们会认为这只不过是普通过路的蛇,必然有人杀死您。不如相互衔着,您背着我走,这样人们会把我看作神灵而不敢相害。大蛇觉得有理,于是相互衔着嘴,背着小蛇穿过大路。人们见了都非常敬畏,纷纷躲开,以为它们是神君。这样两条蛇就平安地穿过了大路。
现在您长得漂亮穿着又华美,而我相貌丑陋。把您作为我的上客,人们只会以为您不过是千乘小国的君主;但如果反过来把您作为我的侍者,人们就会把我看成万乘大国的卿相。这样人们对我们会更加敬重的。
田成子说,有道理。于是背着符碟跟随在鸱夷子皮身后。到了客店,客店主人非常恭敬地招待了他们,并献上了酒肉。
这个故事有没有道理我们暂且不说,故事中的鸱夷子皮是否就是范蠡呢?根据历史的年代推算,应该是。再说历史上还有谁叫过这个名字呢?这样就和后来范蠡做了齐国国相的事情相吻合了。
范蠡入齐之后,不仅富及一方,还做了齐国的国相,无论治家还是治国都是非常成功的,用他的话说,自己住在家里就积累千金的财产,做官达到了卿相的高位,这是一般的平民百姓所不能企及的最高地位了。但是他却以为久受尊名,不祥。也就是说,范蠡以为这未必是一件好事。
于是他再一次激流勇退,婉言辞去国相,归还了相印,把自己的家产全部发散,送给知音好友以及同乡邻里,携带着部分贵重财物,十分隐秘地离开了齐国。
三、范蠡为什么又改名为陶朱公?
范蠡离开齐国,来到宋国陶地居住下来。他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买卖的道路通畅,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经营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和大儿子约定好,父子二人都要耕种畜牧,买进卖出时都要等待时机,以获得十分之一的利润。过了不久,家资又积累到巨万。于是陶朱公的名号天下人也都知道了。
都说龙到什么地方都是龙,范蠡就是这样,他的运气一直都是那么好!
那么,范蠡为什么放弃了鸱夷子皮又自称陶朱公呢?
陶我们好理解,是范蠡的最后定居之地,而朱公的名字大概和一位仙人有关。
《列仙传》中有一位仙人也叫朱公,不过这个朱公是后来叫起的,他原来的名字叫祝鸡翁。传说祝鸡翁是洛邑人,住在尸乡(今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北山脚下。他养了一百多年的鸡,品种繁多,大概有一千多只,每一种鸡都有名字。这些鸡白天都四散出去觅食,晚上回来住在树上。像呼唤人一样,只要祝鸡翁叫到哪一种的鸡的名字,这些鸡听到召唤就会很快聚集到他这里来。
其中有一种鸡最为特别,名叫远飞鸡。每天天刚亮远飞鸡就展翅飞走,而且飞得很远,据说能横跨四海。到了傍晚它就飞回来,所以这它又叫翻明鸡。翻明鸡浑身紫色,身体像天鹅一样大,有一对很大的翅膀,翅膀下有许多像眼睛一样的纹饰,因此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目羽鸡。
忽然有一天,祝鸡翁不知为什么把所有的鸡都卖了,得了千万钱。他把这些钱都送给了附近的穷人,之后去了吴地,在那里养起鱼来,所养之鱼也都是一些奇怪的鱼类。
后来,祝鸡翁在吴山的山头飞升成仙。他成仙的时候,有好几百只白鹤和孔雀在他身旁飞来飞去,像是为他送别,很久才依依不舍地飞去。
后来时间久了,祝鸡翁的名字被人们讹传为朱公。
陶朱公范蠡和祝鸡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他们都靠自己的努力聚积财富,又同样把财富散发给别人;祝鸡翁曾在吴地养鱼,而范蠡也在太湖一带蓄池养过鱼。祝鸡公成仙而去,而宋代盛弘之《荆州记》中则有陶朱公登仙,未闻葬此所由的记述。
四、范蠡的夫人是不是西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里说,陶朱公范蠡居住在陶地期间,他的夫人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有人认为范蠡的这位夫人就是当年的西施,我觉得这只是一个笑谈!
《越绝书》中说:吴之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照此说法,范蠡的夫人应该是西施,并且后来为他生下了两个儿子。大儿子则肯定不是西施所生。
我认为,范蠡之名,大部分有赖于西施。也就是说,虽然西施出现在范蠡之后,但范蠡在历史上的名声大多是沾了西施的光。至于为什么这样说,朋友们应该比我更明白。
西施
后人大都相信范蠡和西施之间是存在着恋情的,即使范蠡比西施大了将近五十岁。理由是,爱情是不受年龄制约的。谁说老牛就不能吃嫩草?
关于范蠡和西施之间是否真的有爱情,我曾在另一篇文章里论述过,这里就不再多言。现在我们在确定并承认他们之间爱情关系的前提下,来看一看跟随范蠡居住在陶地的并生下两个孩子的夫人究竟是不是西施。
西施的出生时间历史上一直没有确切的说法,但是她死于公元前年,也就是勾践灭吴的当年却是得到考证的。我们不考虑她究竟是被吴人所杀,还是被越人所杀,也不考虑她是被杀死、毒死还是盛以鸱夷沉江而死。单从范蠡是在公元前年离开越国这一点看,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的说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再退一步讲,即使当时范蠡是带着西施一起走的,那么为什么对西施的记述却止于同泛五湖而去,以后再也没有了她的任何消息?再说以范蠡当时的身份地位,他在遇到西施之前,或者在灭吴之前就没有娶妻生子吗?
所以,这位一直跟随在范蠡身边的夫人绝对不可能是西施,而应该是范先生的结发妻子。
五湖泛舟
然而陶朱公的妻子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名字,他的三个儿子也没有留下名字。有人把朱公的大儿子叫做范大,为了叙述方便,我在这里也且这样称他,而且排行下去,二儿子为范二,小儿子为范三。
陶朱公范蠡于公元前年入齐,在齐国居住了三年,以后的岁月便一直停留在陶地,直到他于公元前年去世。
前文已经说过,朱公住在陶地的时候生了小儿子范三,范三成人那一年,朱公的二儿子范二在楚国杀了人,被楚国拘捕关进监狱。那么问题来了。
按照一般的认识,古代男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要行加冠礼,这就意味着他的成年。然而范蠡从泛舟五湖到他在陶地去世只有二十年的时间,那么范三生于陶地就不太可能了,而生在齐国倒是有可能。然而司马迁明明写的是朱公居陶,生少子。是司马迁记错了?还是范三生错了地方?
其实我认为,司马迁没有写错,范三也没有生错地方。虽然古时有二十加冠之说,但历朝历代对男子成人的年龄规定也不尽相同。在中国古代,也有男子到了十五六时就被视为成年的。
五、庄生是谁?
范二在楚国杀了人,至于什么原因杀人,司马迁可能也不知道,所以《史记》中并没有说。朱公本想让范三去楚国解救范二的,可是范大却不乐意了,坚决要求自己去解救二弟,理由是:家里的长子其实是一个家庭的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三弟去,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说完还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想自杀。
范夫人一看沉不住气了,对朱公说:你看现在如果派小儿子去,能不能救二儿子命不说,大儿子的命却先没了,怎么办?
朱公实在没办法,就决定让范大去,为了稳妥起见,他给居住在楚国的年轻时的好友庄生写了一封信,让范大到了楚国一定要把信交到庄生的手里,并叮嘱范大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安排,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范大走的时候,还私自携带子几百镒黄金。
庄生,除了《史记》之外其它史料里并没有对他的记载,此人究竟是何等人物,范蠡非要派范大去找他不可呢?
从司马迁的文字中看,庄生是范蠡的故所善,也就是以前的或是年轻时的好友。由于他姓庄,我们可能会很自然地把他和庄子联系在一块。然而他不是庄子,而是庄子的高曾祖,也就是庄子爷爷的爷爷。
我虽然这样说,却没有合理的证据。这种说法来源于当代作家张远山的小说《庄子传》,而张远山的这个结论是如何得来的我也不知道,因为查遍史书也没有查到历史上有庄生这样一个人物出现。不过从年代上看,庄生是庄子高曾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范大到了楚国,倒是很听父亲的话先去见庄生。庄生的家靠近楚都外城,周围野草丛生,几乎需要披荆斩棘才能到达庄生家门,可见庄生的居住条件十分清寒。
范大见庄生,先是呈上父亲的信,又把带来的千镒黄金献上,这两步完全照朱公的嘱咐去做的。庄生看了信,也收下了黄金,之后对范大说:你可以走了,赶快离开,千万不要留在此地!等你弟弟放出来后,也不要打探原因。
范大答应着离去,却没有听众庄生的安排,私自留在了楚国。同时还自作聪明地把自己携带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那意思很明显,他不大相信庄生这样一个糟老头子能办成事情,他用自己带的黄金重新走了关系,他以为这才是双保险的做法。
然而他错了,人是不能貌相的,就像他父亲当年没有被文种以貌所取一样。庄生虽然住在穷街破巷,生活清贫,可是他的廉洁正直却是在楚国很闻名的,以至于从楚王以下无不尊奉他为老师。
庄生收下范大带来的黄金,一是秉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原则让范大放心,二是他想事成之后再把黄金归还给朱公以示讲信用。所以他对妻子说:这是朱公送来的钱财,以后不要如数归还给他,但哪一天归还却不得而知,这就如同自己哪一天生病也不能事先告知别人一样,所以这些黄金千万不要动用。
后来的事情咱就简短些说吧。
庄生说服了楚王实行仁德,大赦国中囚犯。
范大觉得自己把黄金送给庄生有些亏了,于是从庄生处拿回了黄金。
庄生有些生气,也感觉受到了羞辱,便怂恿楚王在大赦头一天杀掉了范二。
结果范大带回家的只是弟弟的尸体。
其实这一切都在朱公的预料之中,所以,当二儿子的尸体运回家之后,他没有悲伤,却反而劝家人说:事之理也,无须悲者。他认为这件事很合乎事理,不值得悲痛。
最后的几句在话
说实在的,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想从某一深度去挖掘什么,比如范先生的取舍进退的处世之道,他的经商理念,他的黄老学说等等,那应该是史学家们去做的事情。我只是以事论事,提出我的几点质疑并希望和朋友们共同探讨。
历史就是这样,它相当于故事,却又不完全是故事。
历史有时候也让我们真假难辨!
比如,范蠡在陶地定居最后老死在陶地,他最初可能只是自称朱公,而世人因他居于陶而相传把他叫做陶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