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与越国的历史对抗,从一开始就很有悲剧色彩。
公元前年吴国伐越,是有记载吴越间的第一次开战。当时吴国已经很强大,但越国的实力还很弱小,因此这一仗吴国大败越国,抓到了很多俘虏。
时任吴王余祭对这些俘虏很残忍,下令挑断他们的脚筋,又让他们去吴军的战船上服苦役。这些俘虏就很愤怒,趁着余祭视察战船的机会,居然将之刺杀。
堂堂吴国国君,就这样死在了宵小之手,这便是吴国从一开始就付出的惨痛代价,而这也似乎预示了什么。
而且,余祭绝不是唯一一个死在越人手里的吴国国君。
公元前年吴越槜(zui,四声)李之战,吴王阖闾亲率大军征伐越国,越国在新任国君勾践的领导下全力抵抗。
这一战中出现了军事史上一次罕见的“奇葩”表现。大概是从吴楚鸡父之战中运用名囚犯诱敌的谋略中获得的灵感,越军在屡次冲击吴军战阵不果后,竟然派出触犯军法理应处死的“罪人”前往吴军阵前“集体自杀”。
这些罪人排成了三排,人数估计起码有三位数吧,他们一起大喊:“我们触犯了军法,不敢逃避处罚,现在就这这里自杀谢罪!”然后就一齐抹了脖子。
这一前所未见的场景大大震撼了吴军士兵,越人居然如此不畏死,他们自然心生恐惧,从而军心动荡。就在此时,越军趁机发起攻击,果然大败吴军。
此战中有一个叫灵姑浮的越国大夫表现出色,挥戈击伤了阖闾的大脚趾头,阖闾伤重不治,很快离世。
阖闾是吴国崛起的真正领路人,他居然也被越国击杀,这下双方的仇恨算是彻底结下了,用伍子胥的话说,就是“仇雠(chou)敌战之国”。和吴楚一样,吴越也成了难以并立的历史宿敌。
据说阖闾死前要求儿子夫差报仇,夫差之后就上演了雏形版的“卧薪尝胆”,每天“上朝”前都安排人大声问自己:“哎呀,夫差,你忘了越王勾践杀死你父亲的仇恨了么?”他就回答:“从不敢忘!”
不仅口头作秀,夫差更有实际行动,总之是全面备战,誓图报仇。
相比夫差的奋发,干掉阖闾后的勾践却嘚瑟了起来,认定吴国已经“不足惧”了,整天及时行乐。
然而得知吴国的持续动作后,勾践终于明白过来,夫差肯定要报杀父之仇,而且绝对不会饶他。
由此勾践决定先下手为强。客观说,越国虽然干掉了阖闾,表面上占据上风,然而论综合国力,它毕竟远不如吴国,因此范蠡一再反对出兵,但夫差对此置若罔闻。
公元前年,也就是槜李之战仅仅两年之后,越国向吴国发起全面进攻,夫椒之战就此爆发。
夫椒到底是哪里,一般有两种说法。主流说法是指太湖中的洞庭山,即苏州的西山和东山,在今天的西山岛上,便有很多夫椒之战的纪念物。
另一种说法是指今天无锡的马山一带,位于太湖西北角上。
其实这两个地方相距并不太远,越国和吴国又是全面开战,除了在太湖上厮杀外,有战船“抢滩登陆”份属正常。因此两地可能都会有这一战的遗存,不必相争。
但这里面存在一个严格的区别,那就是水战和陆战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战争形式。陆战就不说了,如果是水战,可就值得说说了。
吴越都位于江南水网之地,制造和乘坐战船是他们的强项。据资料显示,当时已经有了楼船(指挥舰,比如吴王“余皇”号)、大中小三翼(战船)、突冒(撞击船)、桥船(为骑兵搭船用)等类别,而伍子胥《水战兵法》大致记载了各类战船的大小和人员配备乃至武器装备情况。
更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很多战船,其造型、作用竟是启发自中原的战车。这一点看似很奇特,但其实具备现实逻辑。
我们知道,吴国学打仗是晋国手把手教出来的,鉴于地理水网因素,吴国不会大批量生产战车,因为用不上,反而需要的是战船。
而战船造成什么样,当时能够借鉴的,自然只有战车了。也就是说,战船最初不过是战车从陆地搬到水上的变种。
由此战船承担了和战车几乎差不多的战争功能:水上迅速机动、运输乃至作战。而且相比作战功能,前两者的作用在当时更大,比如柏举之战,吴军就是乘坐战船从淮河西上,实现了远距离的快速行军。
也就是说,当时的水战应该只属于萌芽阶段,尤其算不上战争的主流形式,但毕竟是登上了战争舞台。夫椒之战便是个中的经典战例。
这一战是吴越间的第二次战略决战,相比槜李之战的意外,夫椒之战以实力更强的吴国的大获全胜而告终。其后吴军乘胜追击,多次击败越军,最终将勾践和五千越军包围在了会稽山上。
按照主流说法,当时的勾践已经山穷水尽,性命完全悬于夫差之手,生杀予夺任由宰割。好在有文种和范蠡连施妙计,尤其是贿赂了夫差身边的重臣伯嚭,勾践才终于保住了一条命。
大家可能就会奇怪了,夫差明明和勾践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如此大好机会摆在面前,他怎么会临事放弃、不斩草除根呢?
因此上述历史真相就值得怀疑了。尤其是当历史看起来极富戏剧性和趣味性的时候,它的真实性大概就会出问题。之前的“赵氏孤儿”案不就是这样么。
新世纪以来,有一批“清华简”问世,其中就涉及到这段历史。简单概括一下,当时的越军并非任人宰割,而是仍具有最后一搏的实力。吴军虽然将之包围,但战士们已伤亡颇重,就算能够彻底吃掉越军,也要付出相当代价。
因此双方才展开谈判,越军使者也并非一味乞降,而是软中带硬。夫差和伍子胥两人虽然也有分歧,但经过反复权衡,最终还是一致同意了停战请求。至于贿赂伯嚭乃至让夫差连同夫人去吴国当奴仆,自然都不存在了。
客观说,“清华简”的记载也未必就是真相,但作为一种说法,可供参考和比较。
总之,无论哪一种,夫差都最终放过了勾践,给了其“卧薪尝胆”、卷土重来的机会,从而为夫差和吴国的最终覆灭埋下了伏笔。
从结果论,夫差肯定是错了,但他究竟错在了哪里,既有的认知并不算完全明晰。从战略发展层面来说,西向攻楚、南向攻越、北威齐晋,是吴国崛起乃至称霸的先后路径,历史上的吴国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夫差在夫椒之战打服勾践和越国后(至少他这么认为),战略重点转向北方,“有志于齐”,甚至都不能说是错误。
但根本问题在于,正如伍子胥所说的“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作为水网之国,吴国和中原国家存在根本的地理不同,说白了,“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吴国就是个水上国家,虽然可以北上中原和齐晋角逐,但这注定是“有名无实”之举,除非吴国举国迁移。
而越国可就不同了,且不说两国之间的历史仇恨,更重要的是,就我们上面所说,吴越其实是相同的“水国”,所以伍子胥说“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吴越势必不能并存。
也就是说,吴国的生死之敌,不是齐晋乃至楚国,而是越国!
由此出发,我们就知道了夫差错误的根本原因所在,他不是不可以北上争雄,而是必须要稳固后方。尤其是从国家根本利益来说,吴国向南发展才是正途,向北发展则注定是徒劳。
尤其是“清华简”的记载说法,更能凸显夫差的错误所在,在越国没有被征服乃至消灭之前,夫差就为了霸主虚名而北上中原,无疑是因小失大、“慕虚名而处实祸”。夫椒之战,吴国正是因此“功亏一篑”而胜利终究毫无意义。
※幻宇小说《太古灭世记》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敬请收藏阅读。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