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时代”的风声一起,家长、学校、老师们都坐不住了,各类国学培训机构更看到了巨大商机。为什么?因为“大语文时代”传统文化在高考中的占比提升,而文化靠的是日积月累,临时抱佛脚收效甚微。于是,大家一股脑奔向国学,国学自然就热了。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现象,任何一种热门概念出来,全民都会扑上去,懂的、不懂的、半懂不懂的,甚至理解完全错误的都不例外。“互联网+”、“区块链”、“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哪一个不是呢?
“国学”和传统文化也是,从孩子们入手,三字经、弟子规、孝经、百家姓……只要不是白话文、现代文,仿佛都能列入国学或传统文化范畴。
朱自清先生出版过一本书叫《经典常谈》,成书于20世纪40年代。70多年前,这本书是写给中学生或中学教育者的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典籍的图书,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讲解的古代经典包括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章内容。
读完这本书,不由得想到台湾学者杨照先生的《经典里的中国》系列丛书。这套丛书共10本,每一古文经典都在一本书的篇幅里展现其成书背景、还原其历史脉络。再加上杨照先生温和、简洁的风格,读起来毫不费力。
朱自清先生则用一本书对多于10本的古文经典做解读和梳理。杨照先生10本书只介绍了先秦著作,而朱自清先生从《说文解字》到《红楼梦》,从文字起源到四书五经,再由诗词歌赋到话本小说,都一一呈现了它们之间的传承,作者和作者之间跨时代的联系,它们各自在我国传统文化领域的价值。
两相比较,杨照先生对经典的解读像中年人讲故事,有一些人生经历和指引,有些经历和人生智慧,听起来有道理但孩子们总觉得那不过是道理。
朱自清先生则像饱读诗书又经历丰富的爷爷,行了万里路、读过万卷书,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表述精确,有趣、有料……孩子们听得入了迷,只想再听一会儿、再听一些……废寝忘食只想听。
国学再热,也不能忘记它年代久远,每一本经典都有其局限性,我们回归国学是想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来路,这没有错,但是冷静理性不可缺,经典是由人写出来的,是人就有其缺点,这一点不能忘。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读者擦亮眼睛辨别真正的国学宝藏,当然,也要学会取舍宝藏自身的优劣内容,这样我们对国学的追溯才有意义,我们才能真正读懂那些经典,才能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什么,从而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在文化冲击中变成盲目跟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