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群星闪耀的中国轴心时代
诸子百家是后世概览我国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战国思想学术面貌的代名词。我国思想文化在经过此前千百年的沉积酝酿之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迎来了大爆发。在这个社会大变革、思想大繁荣的轴心时代,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争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百家争鸣。
▲画像石《百家争鸣图》(冯其庸跋)
一:什么是诸子百家呢?
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司马迁在《贾谊列传》中写到,贾谊“颇通诸子百家之书”,得到河南守吴廷尉举荐,汉文帝召他做了博士。可见,“诸子百家”这个词在当时是指汉代以前各学术流派及相关代表人物。
需要指出的是,“百家”之“家”并非完全等同于学派(如儒家、道家),更多的是指个人、专家之意,近于司马迁所谓“成一家之言”的“家”。因此,在汉代“诸子百家”的语境中,虽然都是儒家学派,但孔子是一家,子思也是一家,孟子也是一家,所以《汉书·艺文志》记载先秦两汉儒家学派有53家、道家学派有37家。
▲《汉书·艺文志》
之所以如此,与当时的思想学术面貌有关。先秦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学派之分,各家之间也有针锋相对的思想交锋,如墨子就专门写过《非儒》篇,诘难儒家。但这种划分在当时还不十分明确,并未形成共识。
如《庄子·天下》纵论天下学术,但并没有划分谁是儒家、谁是道家、谁是名家,大抵只论人而不论学派。《荀子·非十二子》也是如此,只将炮火对准具体的思想家,而非某个具体的学派。
在当时,大概除了显学儒、墨两家比较明确外,其他如道、法、名、阴阳、纵横、杂家、小说家等都是后来才慢慢被划归为一个学派。西汉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最早对先秦学者进行整齐划分的人。
▲司马谈(约前—前年)
他在《论六家要旨》中把先秦学术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刘向、刘歆父子进一步发展,将先秦诸子划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家、农、小说十家,且认为小说家多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不入流,所以有“十家九流”的说法。另外,兵家、数术、方技等尚不在诸子之列。
所以,诸子百家或百家争鸣,与其说是上百个不同的学派,不如说是上百个能“成一家之言”的学者或著作。他们各以自己的思想光辉在先秦思想谱系上占有一席之地,后世分别源流、整齐百家,将他们搁进了具体的学派之中。
▲诸子百家(先秦时期各学术派别的总称)
二:诸子百家为何在春秋战国时期成群结队的诞生?
首先,周秦之变是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春秋战国正处于周制解体、秦制生成的过渡时期,时移世易,社会激荡,思想活跃,各种学说自然因时应势而生,因此诸子群起,既彼此攻讦,又交互影响,遂成百家争鸣之势。
其次,周制既没,思想学术亦发生绝大的改变。春秋之前,学在王官,官师不分,正如著名哲学史家冯友兰所说:“在没有人以私人身份传授自己的思想以前,不可能有什么思想‘家’,不可能有哪一‘家’的思想。”而春秋以后,王室衰微,官学废堕,才有私学大兴、诸子并起之局。
▲孔子在杏坛修书授徒(清焦秉贞绘《孔子圣迹图》)
因此,以前有“诸子出于王官”的说法。如刘歆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出自司徒、墨家出自清庙之守、道家出自史官、法家出自理官、名家出自礼官、阴阳家出自羲和之官等,国学大师章太炎便极力主张这种说法。
冯友兰对此进行了修正,认为儒家出于文士、墨家出于武士、道家出于隐者、法家出于法术之士、名家出于辩者、阴阳家出于方士。
▲刘歆(约公元前50年-公元23年)
三:那先秦诸子究竟有多少家呢?
最早做明确统计的是刘歆《诸子略》,这部分被他记在了《汉书·艺文志》中。如前所述,他将诸子分为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等十个学派,并分别记录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和著作,共计家,具体如下:
1、儒家53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27家,代表人物有晏子、子思、曾子、魏文侯、孟子、荀子等。
2、道家37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27家,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田子(骈)等。
3、阴阳家21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15家,代表人物有宋司星子韦、公孙发、邹子(衍)、乘丘子、容成子等。
4、法家10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7家,代表人物有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
▲韩非子
5、名家7家,全部属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有邓析、尹文子、公孙龙子、惠施等。
6、墨家6家,全部属于先秦时期,代表人物有尹佚、田俅子、我子、墨子、胡非子等。
7、纵横家12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5家,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庞煖等。
8、杂家20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8家,代表人物有伍子胥、尉缭子、尸佼等。
9、农家9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3家,代表人物有野老、宰氏等。
10、小说家15家,其中属于先秦时期的约9家,代表人物有师旷、宋子等。
▲诸子百家大辞典
由此可见,百家之数并非夸张虚饰,如加上后世列入诸子的兵家、医家人物,则远远超过百家之数。百家之中,春秋战国时期又占了多数,可见,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亦非虚言。
《文史通义·诗教上》《中国大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