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元前年黄池会盟,吴国成为天下霸主,然而仅仅九年后的前年,吴国便被越国灭掉,彻底告别历史舞台。这一从巅峰坠落到灭亡的速度之快、时间之短,令人咋舌之余,也让人费解个中的原因。
我们姑且结合吴国灭亡的具体过程,看看能不能尝试得出一些解释。
事情大概要从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说起。
这个悲剧发生的直接由头虽然是伍子胥将儿子安排在了敌对国家齐国,但根本原因应是夫差和伍子胥君臣二人在吴国战略发展方向上的根本冲突。
简单说就是“北上派”和“南向派”之间的冲突。夫差乃至阖闾,骨子里都是“北上派”,而伍子胥却是坚定的“南向派”。
因为尊重伍子胥的功劳和能力,阖闾和夫差还是大致遵循了他的战略次序安排,“西向攻楚”、“南向攻越”、“北威齐晋”,一步步这么走过来。
但他们之间的冲突在于对越国的处置程度。夫差认为经过夫椒之战,越国已经被打服,翻不了多大风浪了。然而伍子胥却始终把越国视作吴国的生死宿敌,必欲灭之而后快。
我们在《夫椒之战》中已经分析过这个问题,真理应该是在伍子胥那里。然而夫椒之战的处理结果已经注定,越国又起码表面装得很老实,夫差对越国心存轻视也不是不可以理解。
毕竟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谁能保证它一定发生?总不能反果为因吧?
但伍子胥却一再坚持。我们知道,夫椒之战后,吴国战略重心就转向了北方,可以想见,每次新的重大战略决策前,伍子胥都会唱反调:“不行,我们还是得先打越国!”
长此以往,夫差自然会对他心生不满,而因为他的掣肘,自然会对吴国的北上大业产生负面影响。考虑到伍子胥的地位和能量,这也是可以想见的。
再加上伯嚭等人的挑拨乃至陷害,两人最终走向决裂也就不可避免。
很多人把伍子胥的自杀理解为夫差已经变得彻底刚愎自用,“亲小人远贤臣”、听不得正确意见甚至于都成暴君了,这些说法不能说没道理,但总不免有失于宽泛之嫌。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能得出比较切实有益的结论应该是:伍子胥的被逼自杀,实际上是吴国长期以来对于越国防备工作的全面瓦解。
首先,连伍子胥这种功劳和地位的元老的建议都不被采纳,还反被逼死,那吴国还有谁敢再触这个霉头?在夫差那里,提防越国已经成了敏感词,谁再提这个事无疑就是对他权威的挑战。
第二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因为伍子胥这一坚定“南向派”的存在,吴国这边起码有他的这双眼睛在密切注视着越国。更何况,他这一派系绝不止他一个人,身后有一股重大力量在实际监视乃至防备着越国。
说句稍显“个人英雄主义”的话,只要伍子胥不死,越国可能就不敢有异动。
这一点,不知道伍子胥临死前是否有想到过,但这很可能是历史的真相,甚至于连越王勾践都可能经常会想:“老伍不死,孤不敢动。”
可惜,随着伍子胥的自杀,这股防备力量就算依然存在,也已经群龙无首,更无法左右大局了。
从这个结论出发,夫差逼死伍子胥无疑是自毁长城。而越国自然欣喜异常,从此蠢蠢欲动,开始打起了吴国的主意。
这大概就是吴国亡国的起始点吧。
而从公元前年伍子胥逝世,到公元前年越国出兵偷袭姑苏,中间仅仅隔了两年。这个时间间隔也耐人寻味。
贰
伍子胥之死,让吴国对越国的防备工作全面瓦解的同时,也给了越国“出其不意”偷袭吴国的战略机遇。
其实黄池会盟之前,越国就已经有过机会,这段时间夫差也曾多次北上会盟,但越国一直隐忍,等待着最佳良机。
这一次机会终于来了,为了参与黄池会盟当上盟主,夫差率领吴军大部主力北上中原,只留下太子友与一万老弱残兵留守国都姑苏城。
听到这个消息后,越国“铁三角”勾践、范蠡、文种立刻开始谋划,待吴军主力彻底离开、滞留于黄池时,他们果断抓住战机,于当年六月起倾国之兵(4.9万人)偷袭吴国。
这便是第一次姑苏之战。越军此战兵分两路,偏师由范蠡率领,“沿海溯淮”,即从水路迂回到江淮之间,既配合越军主力行动,也切断吴军北方主力的归路;而越军主力则由勾践亲自统率,从陆路直扑姑苏。
越军主力和吴军守军在姑苏城外展开激战。一开始吴军取得胜利,然而终究寡不敌众,最终一败涂地,姑苏城也宣告失守。
此时应该仍是前年夏六月,也就是说,越国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拿下了姑苏,这一趁虚偷袭的效率不可谓不高。
据说越军进入姑苏城后主要做了几件事:杀太子友、焚姑苏台、徙吴王舟。然而这大概是历史记载的减省,实际上越军所做的事情应当远远超出既有的记录。
仅从时间而论,吴王夫差从黄池归来就和越军议和,然后越军退出姑苏,这一过程给人的感觉似乎很短暂,可是它实际上持续了将近半年时间,越军是当年冬天才退出的姑苏。
那在这将近半年的时间里,越军到底对吴国做了什么?
这一事件历来不太被重视,然而不得不说,吴国的根基或者说元气,很可能就是在这半年里被越军全面摧毁的。
越军有没有屠城我们不能确定,但人肯定没少杀,毕竟吴越之间的历史仇恨并不弱于吴楚之间。
姑苏城内的各类财物被洗劫一空,这当然不用怀疑。更重要的是粮食储备乃至各种战略物资,自然也会被越军全部运走。
而且,上述事件绝不局限于姑苏城,没有军队保卫的吴国国境,肯定处处都能见到越军肆虐的身影。
尤其是,越军此时还没有和吴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未来势必还有大仗要打。出于战争准备,越军也会无所不用其极,尽可能地给吴国造成全面、根本的破坏。
也就是说,这半年中,吴国多年的积累固然被掠夺一空,就连基础的经济、军事乃至人口也都遭到了根本摧残。
相比其它任何理由和解释,这一事件可能才是吴国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夫差主力回军后不和越军立刻决战,反而要议和。这里面不仅有吴军士气低落的原因,更重要的应该是其后勤补给已经出现问题。
而其后数年中,吴国之所以要“息民散兵”、“罢师而不戒”,不是夫差不想立刻报复越国,而是吴国的综合实力已不足以支撑大规模战争,吴国只能寄望于拖延时间而寻求恢复元气。
这里稍微列举几个常见的针对吴国灭亡的解释:
“夫差寻欢作乐、骄奢淫逸,耗费人力财力建筑姑苏台。”
“一直不注意安抚人民和发展经济,国力耗损,元气大伤。”
“穷兵黩武,一味北上争霸,有生力量伤亡惨重,轻锐尽死于齐晋”,即青壮年精锐士兵都死在了中原战场了。
凡此种种,所以导致吴国最后无力对抗越国。还是前面同样的话,这些解释不能说没道理,但总有失于宽泛之嫌。
哪怕是指责夫差耽于在黄池会盟上争霸,没有及时、迅速回师拯救国家,也总算着眼实际啊。
叁
如果说姑苏之战摧毁了吴国的经济根基,那么四年后的笠泽之战,则基本摧毁了吴国的军事根基。
对于吴国先求和而后“韬光养晦”的战略追求,越国方面“似曾相识”之余,也心知肚明,当然不会给吴国翻盘的机会。从这一点看,吴国和越国既是敌人又是知己,真不愧是相爱相杀的难兄难弟。
文种就建议勾践全面备战,以期和吴国进行最后的决战。勾践也相当明白,经过姑苏之战的偷袭和“反叛”,他和夫差已注定不能并存。他之前之所以同意议和,不是不想灭掉吴国,只是暂时吃不掉吴军主力而已。
既然主动权在手,勾践就不会再失去。公元前年,吴国流年不利,出现了大旱之灾,据说老百姓都到东方大海的海滩边上找东西吃了。越国大概也没啥“不因凶”(不趁灾害讨伐敌国)的军礼觉悟,再一次“趁虚”出兵。
此次越军的战略目的无比明确,那就是灭掉吴国。据说出征之前,越国全面动员,出现了父兄子弟相互勉励杀敌的壮烈场面。
这一次吴军主力也是倾巢而出,双方在笠泽隔江对峙。决定吴越两国命运的笠泽之战就此爆发。
笠泽很大的可能就是今天吴淞江的前身,是当时姑苏城南较宽的河流之一。它和太湖一起,成为隔开吴国苏锡常平原和越国杭嘉湖平原的天然水系,双方在此决战份属正常。
从大的战略形势来看,吴国是被迫迎战,它自然不会主动出击,只能寄望于依托笠泽的天然屏障,狙击、迟滞越军,让越军无法前进,最后不战自退。
因此,如何顺利渡过笠泽并寻求和吴军的战略决战,就成了越军必须要解决的难题。中国军事史早期较为罕见的河川进攻作战就此上演。
应该是不愿水战或者说水战已经落入下风、进展不顺,所以越军只好另想办法。
事在人为。为了迷惑和调动当面吴军,越军从左、右两军中各分出一部兵力,号称“左、右句卒”,分别秘密赶至主战场的上下游五公里处。当夜,这两支部队偷渡笠泽,然后突然擂鼓呐喊,营造出主力进攻的架势。
吴军方面果然中计,错误判断越军主力是从其它地方抢渡笠泽,急忙分兵迎战,吴军就此一分为三,除了一部分紧守中军大本营,其他两路分别前往上下游迎战越军。
越军主力见吴军已被调动,全军衔枚,“潜行”渡江。吴军因为大意或者慌乱,居然竟没有予以发现。
渡过笠泽的越军主力立刻“出其不意”,向吴军大本营发起进攻。吴军很快陷入混乱,等到判明越军的全部真实意图,显然为时已晚。吴军就此被分为三处,先后被围歼或击破,只能狼狈败逃。
越军顺势发起追击,先后在没溪和姑苏城郊追上吴军,再次予以重创,最后应该只有夫差带领少数残兵进入姑苏,固城防守。
吴军正是经此“三战三北”,主力几乎全部覆灭,十余年来威震中原的精锐江淮步兵就此罄尽。
失去了“枪杆子”,吴国也就走到了灭国边缘。这便是笠泽之战对于吴国的重创,是吴国最终灭亡的军事原因。
这里拓展说一下越军的打仗能力和指挥风格。
相比吴国是和晋国学习打仗,越国的学习对象,则基本是吴国。论起阖闾和伍子胥的“学生”,勾践、范蠡等人可能要比夫差更优秀。
比如槜李之战,勾践让军中罪人阵前集体自杀,无疑是致敬阖闾在鸡父之战中“三千囚犯”诱敌的谋略;笠泽之战中虚张声势的擂鼓进攻,更是阖闾的拿手绝技,精髓和阖闾长岸之战中抢夺“余皇”号、鸡父之战中的擂鼓进攻如出一辙。
而笠泽之战中的三路分割、分别围歼,不能说没有艾陵之战的影子和启发。更重要的是,越国和吴国地缘因素几乎无差,越军全面因袭吴军的步兵、水军战术,实在是正常不过。
当然,总体指挥风格,吴军更偏于游击战,以疲惫敌人为主;而越军更偏于奇袭战,总喜欢趁机偷袭。笠泽之战的精髓其实也是偷袭。
客观而论,越军的真实战力也未必就在吴军之上,只是历史的结果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肆
吴国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围城,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笠泽之战后越军就将之包围并长期围困。另一说则是公元前年,也就是三年之后,越军再次出兵,击败吴军沿途的抵抗后,因不能攻克姑苏城而改为长期围困。第二种说法更为常见。
对于此时困守孤城的夫差来说,他所能做的事情无疑已经不多,除了出城挑战、寻求反击、希望出现战场奇迹外,大概也只有寄望于外国的援手了。
然而举目四望,当世还有谁会救援吴国、仗义出手呢?
楚国想都不用想,那也是历史宿敌,没趁机来帮越国擂鼓就不错了;齐国十年前“艾陵之战”的仇恨还历历在目;鲁国大概有心吧,但可惜无力,估计也没胆。
到了此时,夫差应该会为当年的北上争霸而悔恨万分了,除了“霸主”虚名,他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四面树敌”、陷入彻底孤立的悲惨境地。
唯一的希望便是晋国。从时间上来看,吴国灭亡于前年,而曾经和夫差在黄池会盟争夺霸主的晋定公已经于前年去世,晋定公若是尚在,估计吴国就彻底没有希望了。毕竟从正常心理推演,晋定公若是看到夫差这番下场,等着看笑话都来不及吧?
但吴国毕竟是晋国的“历史盟友”,曾为晋国对抗楚国出生入死,贡献卓著。晋定公也不在了,私人恩怨也没了。尤其是,黄池会盟上,两国曾经约定“好恶同之”,如今吴国灭亡在即,晋国若没有丝毫表示,就算他们自己脸皮厚,国际观瞻也过不去啊。
那晋国怎么做呢?当时晋国的正卿赵襄子等人就开始了表演。据说赵襄子将自己的饮食规格又降了一等(之前降等是因为他老爸死了,守丧礼制),有个名叫楚隆的大夫很有眼力见,立刻发现了,然后就煞有介事地询问原因。
赵襄子就说:“哎呀,晋国曾经和吴国盟誓过共患难的,现在吴国被围攻,咱们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救援,怎么向人家交代啊?我只好降低饮食标准来表达愧疚了。”
楚隆就提议:“虽然没法救援吴国,但起码要让吴王知道您的心意啊。”
赵襄子还有点小犹豫:“可以么?”楚隆说:“试试吧。”
于是楚隆就跑到了吴国,通过包围圈的时候和越国说:“吴国老冒犯我们中原上国,现在你们打它,我们都很高兴啊,不知道城里怎么样了,我去帮你们探探情况吧。”
越国也并非不知道楚隆的真实来意,但毕竟不必因此得罪晋国,就放行了。
楚隆见到夫差后转达了赵襄子诚挚而无奈的歉意,夫差能有什么反应,不爽又有什么用?只好说:“因为我和越国的事情,倒是让老赵担心了,你回去告诉他,请让他不要再牵挂了。”
大概是自知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夫差开始了自我调侃,但他说的这句话却几乎困扰了后人两千年:“溺人必笑,吾将有问也,史黯何以得为君子?”
其实意思是:死到临头的人中,总有个别人吧,就是会干一些让世人看起来注定理解不了的事(这便是“溺人必笑”的真意,总有几个人在淹死前会突然发笑),所以我也问你个事,你们国家那个叫史黯的家伙到底怎么成为被人看重的大人物的呢?
为什么说到史黯?因为这个史官兼巫师于一身的人,曾经于几乎40年前的公元前年做出过一个惊天预测:吴国早晚会被越国灭掉!
如今这个人的预言竟然成真了,夫差提起这个人不仅是无奈之下的自我调侃,估计也有一些想不通吧。
楚隆回答说:“黯也进不见恶,退无谤言。”史黯做官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他,退休了也没人骂他,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人很得人望,结合当时的语境,应该是暗示,史黯这个人的预言一贯正确,正确到大家都不敢质疑和讨论他。你夫差现在看看,他对你们吴国的预言不就成真了么?
当时的神秘文化依然盛行,我们就不做评价了。夫差最后也只有无奈苦笑:“好吧!”
回到正题,无论晋国是作秀不愿救也好、真没能力救也罢,总之是注定没有援军了,吴国外交层面的最后希望彻底破灭,已只剩下等死一途。
公元前年十一月,越军发起总攻,攻克姑苏城,据说夫差率残军逃到了城外的姑苏山,但很快又陷入包围。
最后,勾践答允留下夫差的性命,然而夫差自觉已经年老,不想再活,选择了自杀。据说他自杀前用布蒙上了自己的眼睛,说是羞于见到伍子胥。
综上,吴国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被越国迅速灭掉的?
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政治上失策,逼死了坚定的“南向派”伍子胥,疏于对越国的防范,给了越国可乘之机;经济上因姑苏之战而备受摧残,元气大伤;军事上因笠泽之战而主力覆灭;外交上树敌太多而备受孤立;总体战略上则因失去主动权而步步被动,短期内始终无法逆转。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战略五大层面失败因素的合力,终于使得吴国迅速从巅峰滑落,乃至亡国。
(全文完)
※幻宇小说《太古灭世记》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敬请收藏阅读。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