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的苏州老学校连载16

北京医治痤疮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78752.html

写在前面:

一、《我收藏的苏州老学校》,是小荷创始人冯斌老师(河马国王)前几年的一部作品。

二、冯老师喜欢教育,也喜欢收藏,因此教育收藏成了他的一大乐事。这部关于苏州老学校的图书,就是他多年收藏的见证。遗憾的是,那些老学校,或已不复存在,但因有了冯老师的收藏,那些教育时光才得以定格为永恒,为后人所传颂。

三、另,年10月1日,中秋国庆佳节,倾注了冯老师数年收藏心血的“毕业证书·苏州老学校博物馆”,在小荷中园湖西三院隆重开馆,在现代化的园区金鸡湖畔,树立起了一座文化地标,其亦为中国第一家老学校博物馆,展示了自清末至当代,苏州及其他省市、港澳台地区的毕业证书,很多是第一次展出,弥足珍贵!其亦将成为冯老师教育收藏的文化窗口!

四、经冯老师同意与授权,本网即日起,开始连载《我收藏的苏州老学校》,以期新教师及其他人士明晓苏州乃至全国教育的昨天和童年——知道“我是谁”,明白“哪里来”,亦启发今人思考教育的今天与明天——要到“哪里去”!

五、敬请读者欣赏!

“作文狗”网编辑部

年10月深秋

《我收藏的苏州老学校》第十六辑

一、叶绍钧的《稻草人》:一本原东吴大学图书馆的藏书

叶绍钧,叶圣陶先生是也。

某次,在某旧书网上,看到了一本《稻草人》的藏书。起初没注意,因为笔者专门收藏叶老著作,品种已百余;而仅《稻草人》一种,就达十余种,兴趣不大。但打开网页一看,此书竟是苏州原东吴大学“东吴图书馆”的藏书!这下,笔者吊起了精神。于是继续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不得了”!笔者兴奋异常!

一、此书为精装本,为年再版本。在笔者的所有藏书中,未有此品种,算得是新藏。此书封面用常见的民国版《稻草人》平装版之装帧,封底四角用墨蓝色布装,手感极好;更令人惊奇的,是此书的四角还做了圆角弧切的处理——工程搞大了。此书是否为一些高端的教育文化机构收藏而专门印制?不得而知。反正,开明人在这本《稻草人》上,算是用尽了智慧和气力,称得上是一本“精品书”。

二、此书的封面、封底、扉页和内文中,有“东吴图书馆”和“东吴”的两种印戳数处,为此书增值添色不少。

三、此书封三,有原“东吴大学图书馆”藏书卡一张,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盖着借阅者出借的时间,最早的为年。这就使得一本普通的童话书,有了文化的意义、生命的痕迹和故事的想头。

笔者十七岁高中毕业时,无意中遇到《倪焕之》,这样一本讲述教育救国和青春爱情的长篇小说。于是激动不已而走进师范的校门,开始了教育与文学的人生之路,并直至今日。叶圣陶先生,可以说是影响笔者终生的一位大师;而《倪焕之》,则可说是“俘虏”了笔者一生的一部作品。

年的4月,笔者将收藏的所有《倪焕之》版本,计一百余种,集集成册,“为一本书写一本书,用一本书讲一个人”,在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倪焕之〉的种藏本故事》;并在千年古镇甪直,在以笔者命名的作文博物馆内,特僻出专区,开设“叶圣陶著·《倪焕之》百种藏书房”,用以展示笔者收藏的《倪焕之》图书藏品,此又被成为“一本书的博物馆”。而年本年,则是叶圣陶先生诞辰周年的日子。

这本由苏州原东吴大学图书馆收藏的叶老著作,虽非《倪焕之》,但“叶圣陶、东吴大学”这两个同为苏州的文化与生命符号的巧遇和结缘,已足使笔者激奋不已。真可谓:

“此事人生仅可遇,此书谁人可再求”!

二、年,江苏师院中文系在苏州七中的实习小组留影

上面说了年,苏州原东吴大学发出最后一张毕业证书的事,下面再来看该校更名为“江苏师院”后,一张中文系实习小组的老照片。

笔者收藏苏州教育的老物件,其中,老照片也是专题之一。惜品种难觅,且开价奇高,于是手头的藏品不多。这张照片,只能算是一张小物件,尺寸也就是半本杂志的大小。但因为与“江苏师院”有关,与“中文系”有关,笔者也就有了兴趣,于是欣然入藏。

这张照片拍摄的时间是年,距今已五十年左右。读者诸君可以从这张照片上,看到半个世纪前,苏州教育、中学校园和语文老师的旧影。

照片上的人员共有两排,后站前坐。坐着的,从年龄上看,显然是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其中坐于左四的那位先生,“气场”最大,双腿岔开,腰板笔直,一副军人气派,显然是个“首长型”人物,也就是领导。而最右边的那位,年纪不大,像老师,又像实习生。奇怪的,是其怀中的那根“长物”,不知何物、何干、何来?

而后排的十二位,除了最左的一位,其余的所有即是实习老师无疑。看这些即将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特别是即将踏入社会之门的大学生们,脸上的表情虽有不同,但个个充满着憧憬和喜悦,有几位女生忍不住地就露出了灿烂和幸福。最帅的一位男生,当算是最右边的一位,戴着一副眼镜,身着黑色学生服装,显得青涩而又文气。这样的实习老师,待走上了语文教学的讲台,必定会给学生带去文学的情怀和人生的导引。如果长得帅气一些,如照片中的此君,当又会给语文课堂中的学生带去非一般的愉悦和美感——用了今天的话说,就是“惊艳”。

在所有的学科之中,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和重要性自不必多言。笔者在青年语文教师大会上,常要“调侃”的一层意思是:一位未得学生暗恋的语文老师,算不得是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这是因为,语文课即人生课、哲学课和心灵课;而语文老师则须是一位人生导师、情感大师和心理辅导师。如此种种,用了现代文学史上刘半农先生的歌名来表述,即是“教我如何不想他”。

苏州七中,为原先的苏州胥门中学,成立时间不长,名称“七中”的时日更短,在电脑上搜寻其史料,几乎为零。但胥门却是苏州的“名门”,因为与苏州的造城者伍子胥有关。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伍子胥所策划和建造的苏州城,已经走过了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长路。这张小照片,真的算不了什么,但年的那一天,二十二个人的合影,却留到了五十年后的今天,为今天苏州的教育者们,提供了苏州教育的一则童年故事。

“绿枝青叶旧时影,校园曾经共春风”。照片上,几乎人人都是布鞋在脚,布衣在身。但所有人的目光中,透射出的那种淳朴、清澈和淡泊,是那样地让人怀念、感动和感慨。有人说,真水无香;有人说,宁静致远;还有人说,香远益清。笔者也想说:

这些,照片上都有。

◇原东吴大学的藏书《稻草人》书影扉页

◇年,原江苏师范学院在苏州七中的实习组老照片

(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