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茶座君(卧榻先生)写过一期唐代无耻文人剽窃他人作品招摇撞骗二十余年还恬不知耻秀下限的推文,就这个话题,想继续深入聊聊。
人们常把知识分子比作民族的良心,比如鲁迅,被誉为“民族魂”。社会对读书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孔子曾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也提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将这一说法发展到顶峰的是宋儒张载提出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终极担当,读之令人热血沸腾。
然而,理想有多美好,现实就有多骨干骨感。苟且偷生之辈总是多多。发展到现代,知识分子的形象多不见佳,砖家、叫兽们的雷言雷语、雷人雷事常常遭到人的嘲笑、诟病和指责。
所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相当于为天下读书人立了一块耻辱柱。
02
关于这副对联的由来,网上流传的故事是这样的:
明朝年间,一些皇室宗亲素来骄横,好养斗犬,用做宫廷赌博娱乐,家奴们也依仗自己是皇亲奴才骄横跋扈,不仅欺压百姓,甚至连官府都不放在眼里!每当闲极无聊时,就牵出斗犬,任意让其撕咬路人,以此取乐。百姓和官府都敢怒不敢言。
天启二年(),“闽中十才子”之首的曹学佺被任用为广西右参议。他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到任前他就对当地的皇亲们的所作所为有耳闻,一看之下果不其然,暗暗决定要好好杀杀这帮恶棍的威风。
一天,皇亲的奴才又闲得无聊,故技重施放出斗犬,让其任意撕咬路人,一秀才奔跑不及,扑倒在地,斗犬骑在秀才身上任意撕咬,秀才眼看就要命丧狗口,这时路边冲出一杀猪佬,手起刀落剁了狗头,救下了秀才。皇亲的奴才一看,区区平民竟然把主子心爱的斗犬杀了,那还了得!他们把杀猪佬捆绑起来连同死狗一起送到官府,要官府判他死罪给狗偿命。
曹学佺正好审理此案件,详细看过状纸后,不畏惧皇亲宗室,判屠夫无罪,更判皇亲要赔偿给秀才医药费。皇亲一看,这样判决自己脸面不保,但在章法上又拗不过曹学佺,心生一计,要求重审,并暗中重金贿赂并威逼利诱秀才改口供,说他自己和斗犬相好,那天是斗犬和其在玩闹嬉戏,是屠夫恶从胆边生杀了斗犬,要屠夫给斗犬偿命!
再审时,秀才贪图财物又惧怕皇亲势力,就出卖了屠夫,更改了口供。曹学佺听完秀才改的口供后勃然大怒,拍案而起,骂道:“人证物证皆在,况且屠夫救你一命,你不思回报,反要置他于死地,与狗相好,认狗为友,伤天害理!天容你,我不容你!”说完就要衙役杖击秀才,秀才挨不过,终于招了是皇亲如何用重金和威逼要他做假口供,至此案件真相大白。
曹学佺重判:屠夫无罪;秀才,与狗相好、认狗做友、恩将仇报,革去功名,给皇亲当狗!并愤然在案卷上写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千古名联。
03
这副对联在《楹联丛话》中有记载,主人公仍是曹学佺,但联主及其背后的故事有所不同。
明朝末年,曹学佺因为和朝廷里的人不对付,便辞官回到了家乡福建。一天闲行,在一条小巷子里看到一间破漏的房子,歪歪扭扭的柴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
对联看似简单,却禅味十足,充满机锋。曹先生不禁暗暗称奇,问过周围的邻居,得知是一个叫徐五的屠夫住在这里,于是径直走进厅房,又发现了两副对联。
其一:
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其二:
金欲两千酬漂母;鞭须六百挞平王。
曹学佺一见大惊,就在那里徘徊等待的时候,主人徐五回来了。经过一翻聊天,二人相谈甚欢,甚是契洽,于是定交成了好朋友。
年,甲申之变发生,李自成攻入京城,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满清军队南下,随后建立的南明王朝只是在苟延残喘而已。一天,徐五提着两只鸡一斗酒径直来到曹先生家,掀起门帘走进去,见到曹先生,不禁惊讶道:曹先生,祭品我都办好在这里了,怎么还活在世上(是留恋世间吗)?曹先生一听二话不说,就拜倒自杀了。
据说,曹先生殉节几天后,有人在溪边发现了一具浮尸,穿着素服,认识的人说这就是徐五。
据传,徐五还有一副对联,也让人感叹不已:
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
徐五其实也是有姓名的,姓徐名英,字振烈,福建侯官人。有余甸、张远等先生为之作传。乡里人一般称他为徐五。
原文:
相传吾乡曹石仓先生学佺辞官归里时,闲行街巷,见一陋屋,柴门不正,柱上署桃符云:“问如何过日;但即此是天。”询知宅主,乃屠者徐五也。径入厅事,有二联,一云:“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一云:“金欲两千酬漂母;鞭须六百挞平王。”先生为之怵然。徘徊间,徐五已回。与语,甚契洽,因定交。甲申之变,徐五携只鸡斗酒,径造先生庐,排闼而入。见先生,惊曰:“吾办此奉祭耳!何尚在也?”先生遂拜而就义焉。卢潜溪孔昭云:相传徐五更有下联云:“鼠因粮绝潜踪去;犬为家贫放胆眠。”殊有感慨。又传曹殉节后数日,人见溪中有浮尸,著素衣冠。识者以为即徐五也。按:徐五名英,字振烈,侯官人。余田生甸、张超然远并为之传。里中人但称为徐五云。
04
这样看似简单的两副对联,为什么饱读诗书的曹先生会“为之怵然”?
从字面上讲,联一的意思是,讲义气的多半是从事卑贱职业的普通民众,而有知识的人却往往做出违背良心、背弃情义的事情。屠狗辈是代指,指出身卑微的人。历史上著名的屠狗出身的有:
张飞,三国时刘备的五虎大将之一,与关羽同是刘备的义气兄弟,后来辅佐刘备终成霸业。不过,这是三国演义的戏说。
樊哙,西汉开国大将军,后封为舞阳侯。在鸿门宴上,如果没有樊哙,刘邦很有可能就一命呜呼了。关于樊哙的出身,《史记》中有明确记载: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
负心的读书人不可胜数:
唐代大才子元稹,白居易的好基友,其实是渣男一枚,他以自身经历写出小说《莺莺传》。小说里的张生就是个始乱终弃的主,后被王实甫敷演出名剧《西厢记》,以大团圆剧终。
写过“回乐峰前沙是雪”的著名诗人李益,渣男+2,时人蒋防以其经历创作出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该传奇写李益出身名门,与低贱的侍婢小玉相恋。后来李益背弃信约,小玉相思成疾,百般设法以求一见而不能。一黄衫豪士将李益强拉到小玉处,小玉悲愤交加,怒斥道:“我为女子,薄命如斯;君是丈夫,负心若此!”,骂完气绝。
虽然这都是小说,但也不是空穴来风,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历史上,那些负心薄幸、品行不端乃至卑鄙无耻的文人不乏其人。如宋之问卖友求荣,依附武三思,告发恩人张仲之,为时人所不齿。据说,宋之问的外甥刘希夷写出了后来千古传诵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宋之问一见倾心,想让其把版权转让给自己,谁知刘希夷不肯,这位舅舅大人就活活把外甥闷杀了。宋代那个罗织东坡罪名、造成乌台诗案的舒亶也是恩将仇报的小人,他告发同是新党主张变法的张商英,并弹劾他以宰辅之重干扰谏官的工作,结果张商英被免职贬为江陵税官。
在明朝,被骂忘恩负义吵翻了天的还有当时的文坛领袖李梦阳。正德年间,李梦阳诗文出众,与何景明、康海等人统领文坛,被后人称为“前七子”。李梦阳代人草拟弹劾权宦刘瑾的奏疏,被逮下狱,刘瑾必欲置之死地。李梦阳托人带信给康海,请求营救。康海与刘瑾同为陕西老乡,又加上状元光环,他说话很管用,刘瑾次日即释放了李梦阳。刘瑾倒台后,康海被指为刘党,受到撤职处分,李梦阳却忘恩负义,不替康海辩白申冤。当时有马中锡为此写了一则著名的寓言故事《中山狼传》进行暗讽。《中山狼传》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在当时很有影响,被多次搬上戏台演出,中山狼于是成了白眼狼的代名词。在《红楼梦》中,贾迎春嫁人不淑,其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就用了这一典故。康海《对山集》中有《读中山狼传》诗说:“平生爱物未筹量,那计当年救此狼。笑我救狼狼噬我,物情人意各无妨。”可见康海救人,而人又负恩反噬,大约确有其事。文坛大领袖尚且苟且偷生,其它一般士人就可想而知了。
总而言之,晚明年间,纲纪败坏,道德沦丧,贪污横行,许多读书人为了升官发财,往往不择手段。这样的对联出现,大致可看做那个时代的缩影。
05
世界从来都是丰满的,有负心薄幸,有寡情薄意,也有衔草结环”,还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于是,徐五的另外一副则对联写了两个报恩/仇的故事。
上联“金欲两千酬漂母”写漂母饭信。韩信少时家里很穷,他虽然有些才能但却一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还有人说他品行不太好。韩信既不会做生意,又没什么手艺,所以只好寄人篱下,在别人家里吃闲饭,时间长了周围的人都讨厌他,给他脸色看。他只好选择到淮阴城旁的河边钓鱼来维持生计。一次,韩信钓鱼时,河边的一位洗衣服的老妇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给韩信吃。就这样,漂母漂洗了数十天的丝絮,为韩信带了数十天的饭。韩信对漂母说:“以后定会重金报答您老人家。”没想到漂母却说:“大丈夫连一餐饭钱都赚不到,我只是可怜你而已,哪里希望得到你的回报?”而后来韩信发迹后,找到漂母,向她酬谢以千金。
下联“鞭须六百挞平王”写伍子胥鞭尸复仇。楚国贵公子伍子胥为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七年,楚平王听信奸臣费无忌的谗言,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把那个追杀伍子胥,欲斩草除根。伍子胥费尽周折逃到吴国,出任相国,帮助吴王阖闾筑城练兵,奋发图强,后带兵攻陷楚国都城郢,此时平王已死。伍子胥掘开陵墓,鞭尸三百,痛斥他听信谗言,残害忠良,以泄心中怨恨。
漂母能够在收入极其微薄的情况下帮助韩信,确实难能可贵!伍子胥受父兄被杀之恨,数年隐忍,哪怕鞭尸也要泄心头之恨。一个报恩,一个报仇,但是仇也好,恩也罢,在联中都是加倍偿还。屠者徐五以忠义自许,表达对世上忘恩负义读书人的愤懑,也可以见到他个人的爱憎分明。
现代影视剧中也喜欢这样的审美,出身低贱却忠义无比,饱读诗书的,却不过是道貌岸然之辈。国际章非常喜欢接拍这样的电影:《无问西东》《最爱》《太平轮》。民间又有“侠女自古出风尘”的说法,如《霸王别姬》中的菊仙(巩俐)。
这大概不是偶然的,从某种程度说,这样的编排更具有戏剧冲突,而且更能迎合观者的期待视野。
对于这一点,你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一起在评论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