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羊皮筏子与“革船”之关系
古文献记载中,“革船”一词频现。“革船”,顾名思义,就是由动物的皮革制作而成的水上摆渡工具。观此,我们似乎可以将“革船”视为靖远羊皮筏子出现的最原始的雏形。当然,“革船”与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真正意义上的羊皮筏子,就其外形、内涵、制作工艺、实际用途等等方面,还是有相当差别的。但是,羊皮筏子在这里完全可以笼统地归于“革船”的范围之列。
“革船”一词出现很早,“羊皮筏子”一词出现则较晚,且具有专指性质。“革船”与“羊皮筏子”显然是大概念与小概念的问题。若不严格、较真的话,它们大致可以归为一类。因为,它们的基本属性是一致的。
如果视“革船”为羊皮筏子的雏形,那么,羊皮筏子的历史就完全可以用十分悠久来形容了!大约有4-年之久。
“革船”,种类较多,如黄河上游的青藏地区,以及雅鲁藏布江和金沙江、澜沧江等处少数民族聚集地,都有牛皮革制作的船只出现……等等。
不仅如此,今天,偶尔间我们似乎还可以看到“革船”的影子。我在一部影视片中就曾经目睹过云南某神秘的走婚部落,至今仍然以“革船”为渡河工具的画面……某男子从水上款款而来,一路轻歌讴唱,去会心上的女神……这美轮美奂、温馨、浪漫的一幕一出现,令人心头不由得为之一动,眼前也为之一亮……请读以下文献资料。
《战国策·燕策》:“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牴夷而浮于江。”“牴夷”即为革囊,形如葫芦。说明,战国时期,在今天长江中下游一带,已经用革囊作为水上交通工具。“牴夷”即为革囊,是最接近今日羊皮筏子形态的渡河工具。我们不妨将其视作今日羊皮筏子的鼻祖。
伍子胥公元前年左右在吴国的长江中下游用兵,用“牴夷”,也就是革馕做运兵的工具,以此推算,羊皮筏子的出现至少有2年之久。
《水经注·叶榆水篇》有这样的记载:“不韦县,故九隆哀牢之国也……汉建武二十二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攻汉鹿之民。”这一资料说明,今云南保山县(不韦县)澜沧江、怒江一带已经使用革船。
《后汉书·邓训传》:“训乃发涅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鞞上以渡河,掩击迷唐庐落大豪,多所斩获。”这段记载应该是黄河上游地区运用革船的最早记载。距今近两千年。其形制颇似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牛皮船。
《北历·附国传》:“附国有水阔百余丈,并南流。用皮为舟而济。”
《新唐书·东女国传》:“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严险四缭,有弱水南流,缝革为船。”
上面两段史料说明,北魏至隋唐,西北、西南均有皮船出现。
2.羊皮筏子的正式出现
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游的出现,有确切文献记载的历史,据考证,应该在北宋时期。
《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宋供奉官王廷德出使高昌,“次历茅女蜗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囊骆牵木筏而渡。”
这表明,北宋时期,黄河上游青海、兰州、靖远一带已有类似今天的羊皮筏子出现。“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往来于黄河两岸,这完全可以看作是今天人们所看到的羊皮筏子的鼻祖,羊皮筏子也自此正式出现于祖国的古文献记载中。这应该是一个标志,即后世横行、驰骋于千里黄河上游的羊皮筏子,就此正式诞生了。
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年,羊皮筏子于此,正式出现。所以,羊皮筏子正式出现的历史,距今应该是年。
《元史·汪世显传》:元初,汪世显随元军征四川,“宋军屯万州南岸,世显即水北造船以疑之,夜从上游鼓革舟袭破之。”汪世显为巩昌(陇西)汪古特人,生于西北甘肃,所用革船,即为今天的羊(牛)皮筏子无疑。
公元年,忽必烈令招讨使都实探寻黄河源头,根据潘昂霄《河源志》:九渡河(青海果洛黄河段),“水浑浊,土人抱囊乘骑过之,民聚落纠木干象舟得毛革以济,仅容两人。”这段史料说明,当时渡河方式有二,一是抱羊皮囊做救生圈,凫游过去。二是乘羊(牛)皮筏子渡河。
兰州,也是甘肃地方历史上关于羊皮筏子的确切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当年,著名的“河西四将”之一王进宝将军,用羊皮筏子作“军舰”,夜袭兰州城,规复西北重镇兰州,从而平定叛贼的故事,明确地载入了史册。《清史稿·王进宝传》:康熙14年(年),进宝“夜以革囊结筏自蔡湾渡,破贼皋兰龙尾山……”
革囊结筏,显然就是羊皮筏子无疑。康熙14年(年),这是一个标志,这是甘肃兰州历史上羊皮筏子出现有确切历史文献记载的年份,距今已有年。代表人物是甘肃靖远籍的奋威将军王进宝。
有谚语曰:甘肃省的靖远县,羊皮筏子赛军舰。而靖远籍贯的王进宝将军正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将羊皮筏子当“军舰”使用的第一人。
这同时也是羊皮筏子运用于军事战争的又一例证。军事战争的胜负,往往不可避免的改写着历史的走向。我在散文随笔《靖远羊皮筏子赛军舰》一文中,笔墨触及羊皮筏子用于战争的例子很多,这里不再赘述。所以说,小小的不起眼的羊皮筏子参与或改写着西部的历史,是毫不为过的。
碰巧的是,奋威将军王进宝,这位清代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叛乱的重要功臣、一代名将(官赠太子太保,光禄大夫,世袭一等子爵,谥号忠勇),其籍贯就在靖远。也就是说,王进宝,靖远人也。其运用羊皮筏子作“军舰”,深夜奇袭叛贼,规复兰州城之举,是否受到儿时所看到的靖远黄河沿岸千筏竞发,南北往来穿梭的场景的启示呢?
3.羊皮筏子蒙昧向文明过度的产物
观古今中外历史,“革船”也不仅是中国人的专利,古代其它国家的先民们也使用过这种渡河工具。一般史书中通俗地称其为“皮船”。如古代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均有使用过皮船的历史记录。印度旁遮普邦有用水牛皮制作的皮船。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曾使用海豹皮做的船只打鱼。南美印第安人使用鹿皮船,等等……
这一切说明,皮船或革船应该是狩猎民族、游牧民族最早发明的水上航行利器,他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制作发明了这一工具,因而极大地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生存空间。“革船”,显然是人类先民们由蒙昧向文明过度的产物,历史是极其悠久的。
“革船”或者说羊皮筏子,无疑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很值得我们怀念,并为之浓墨重彩的大书特书一笔!
作者简介
武永宝,男,年12月出生,甘肃靖远人。年7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原白银市平川区文联主席,甘肃省白银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学毕业后曾在新疆工作、生活5年,视新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有着浓重的新疆情结。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虎豹口》、《西部国风》和长篇小说《黄河远上》,这三部作品被媒体称为西部黄河文化三部曲,创作取材主要以西部黄河文化内容为主。目前有百万字的长篇网络小说《独石记》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