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仙逝时,为他点满烛光的,不是他长居的香港,也不是他的老家海宁,而是这个他心心念念却从未去过的城市——襄阳。
襄阳一直在,但先生终究不会来了。
襄阳是当之无愧的金庸武侠第一名城,据统计,襄阳在射雕三部曲中出现次数高达次。这个湖北的城市到底有什么魅力,成了金庸武侠世界绕不开的一个地方。
今天想说的,就是历史和武侠世界中两座襄阳城的神奇交汇。
一、襄阳与越女剑——一人撬动三国兴衰
春秋时期,襄阳就出了一个大人物,他的人生跌宕起伏,有国仇家恨、有王子复仇、有创造奇迹也有忠臣蒙冤,可以说一个人就串起了整个春秋末期故事线。
这个人名字叫伍员,我们一般称呼他——伍子胥。
伍子胥本是楚国人,父亲和兄长蒙冤被杀,他只身逃亡吴国,投靠了阖闾。此时阖闾还不是吴王,而是吴王僚的兄弟。伍子胥看出阖闾的野心,知道要说动吴国出兵伐吴,就得让阖闾上位。
于是伍子胥将专诸推荐给阖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阖闾成功自立为吴王。而专诸把匕首藏在鱼肚中刺杀的故事,被写入了刺客列传,成为了中国武侠精神最初的原点。那把大名鼎鼎的鱼肠剑,也成为诸多武侠小说中出现的神兵利器。
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相,孙武为将,打败了楚国。但随后在与越王勾践的战争中负伤身亡,传位于儿子夫差,托孤伍子胥。在伍子胥帮主下,夫差励精图治,把勾践打的一败涂地,在会稽山勾践几近灭国。
勾践重金贿赂了夫差身边的宠臣伯嚭,说动夫差放勾践一马。伍子胥反复劝诫夫差无效,反被夫差赐死。伍子胥临死前立下毒誓:
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把我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
而后勾践卧薪尝胆,在文种、范蠡帮助下,练出三千武功高强的剑士,抓住机会三战三捷,一波灭亡了吴国。后来传说蒲松龄写过一副对联,上联说的是项羽亡秦,下联就是写勾践灭吴: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而这三千越甲练剑法的故事,就是金庸先生短篇小说《越女剑》的主要内容。说是一个名叫阿青的牧羊女,通过与山中白猿相斗,领悟了高超剑法,教了越国剑士3天,就让越国剑士无敌于天下。
这篇越女剑并未收录进“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中去,水准较其天龙、笑傲等书也有一定差距,但里面有公认的金书第一高手——阿青。阿青是金书中唯一不用靠突袭,可以硬钢数千兵马的绝世高手。
书中她爱上了范蠡,范蠡爱西施,于是阿青千军万马中杀到西施面前,惊艳于西施美貌,自动退出。但就是竹棒一指,剑气入侵西施心脉,导致西施自此落下捧心的毛病。顺便一提,后来射雕中郭靖的七师傅韩小莹所施展的剑法就是越女剑,不过已然没了当初阿青的威力。
二、襄阳与诸葛亮——金庸侠义观的精神源头
襄阳史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于此发生的大战不计其数,但论影响最大的两次,第一次就发生在三国时期——关羽北伐。
这一战,关云长水淹七军、威震华夏,谁知三个多月时间里形势急转直下,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汉昭烈帝和他兄弟们奋斗一生的兴复汉室梦想,在终于看到希望的时候,一战破灭。
昭者,明心见性,诚善无欺。烈者,不屈不挠,至死不渝。
襄阳——那是最热血的三国少年们最后的绝唱。
其后又有夷陵之败,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接手的,是一个少主当国,人心惶惶,内有叛乱,外有强敌的烂摊子。
先帝创业为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危急存亡是客观事实,然而诸葛亮不仅仅要苟住,还要以一州之地要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那更近似于痴人说梦。
杨过问道:“郭伯伯,你说襄阳守得住吗?”郭靖沉吟良久,手指西方郁郁苍苍的丘陵树木,说道:“襄阳古往今来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当年耕田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伟大精神,也是金庸侠义精神的力量源泉。唯有中华民族,能孕育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之花。
抗战时期,日寇三度大规模进攻,襄阳军民浴血奋战,成功拱卫西南大后方。荆襄大地17万人伤亡,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襄阳儿女,英雄侠骨,千年不绝!
由此上溯一千八百年,当年鲜衣怒马的少年一个个逝去了,丞相就是季汉守卫梦想的最后一道光。
三、襄阳与慕容复——王图霸业一场空
东晋年间最为知名的大战,当然是淝水之战。谢家小字辈破敌,东晋八万大胜前秦八十万,一场仗贡献了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东山再起等一大堆成语,这场仗虽然不是在襄阳打的,前前后后却和襄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前秦进攻东晋,是模仿西晋伐吴时候三路进攻,西路打巴蜀顺江而下,东路由徐州南下直击健康,而中路进攻的重点正是襄阳。
淝水之战的前四年,经过长时间围攻,前秦攻占襄阳,襄阳最高长官梁州刺史朱序被俘。前秦老大苻坚对朱序礼遇有加,大概就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这种,并封了度支尚书这个类似于后勤部长的官。
结果朱序跟关羽一样,身在秦营心在晋,不仅透露了前秦大量军事情报,并在前秦前锋后撤,企图在晋军渡河时进行突袭的时候,派人在后方四处造谣,说苻坚败啦,苻坚败啦。结果数十万晋军土崩瓦解,四处奔逃,前秦随之灭亡。
襄阳城破,历史上向来是南方政权灭亡的钟声,万万没有想到,这次东晋以一座襄阳城的代价送进前秦一个间谍,居然能在四年后的淝水之战起到如此关键的作用。
苻坚出征的时候吹牛,我们八十万大军一人扔根鞭子,长江也被截断啦。结果王图霸业一场空,整个前秦也土崩瓦解。趁机取代前秦的是谁呢?
苻坚手下大将——慕容垂,也就是慕容复的先祖,后燕的开国皇帝。
慕容复心心念念的大燕国之所以能建立,最该感谢的竟然是襄阳城被俘的朱序,历史就是如此神奇。
淝水之战的后续影响不止于此,谢家建立北府军打破了东晋朝堂的平衡,最终引发东晋内乱。谢安和王敦王导兄弟所在两个顶级世家一蹶不振,唐朝刘禹锡借此咏出了千古名句: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取代东晋的是刘宋,其后是南齐,期间有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在襄阳出仕,就是号称6岁能作诗的江淹。江淹最出名的作品《别赋》中最有名的句子——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金庸将其作为杨过最强的武功,黯然销魂掌,襄阳城外用这套掌法秒杀了十重龙象般若功的金轮法王。
据说江淹从小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但是晚年某一天,做梦梦见前人郭璞,说我有一支五色笔寄放在你那里多年,现在可以还给我了。醒来以后,作诗写文章都不行了,这就是江郎才尽的故事。
江淹后来虽然才尽,但是官越做越大,最关键的一次抉择,就是萧衍在襄阳起兵自立,江淹立刻辞去南齐的官跟着萧衍造反去了,最终梁武帝萧衍建立了南梁,江淹也得以封侯。
萧衍的儿子萧绎继位后不久,南梁灭国,金庸先生《连城诀》中的宝物,就是萧绎灭国时藏到天宁寺的。
或许大部分人都想不到,《连城诀》的起源,居然也与襄阳有这般奇妙的联系。
南北朝时期,城头变换大王旗,苻坚、慕容垂、萧衍,多少人是非成败转头空,王图霸业成了笑柄,襄阳城挑动的这段历史或许给金庸先生武侠另一个主题——避世归隐,营造了绝佳的精神养分。
四、襄阳与郭靖——史上最惨烈的守城战
说襄阳绕不开郭靖,说郭靖绕不开襄阳。襄阳与郭靖,是密不可分的两个名字。
没有襄阳,郭靖还是射雕里那个傻哥哥,成不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巨侠;没有郭靖,襄阳这个湖北第二大城市不可能像今天一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郭靖的襄阳保卫战,也就是历史上的宋元的襄阳之战,是襄阳城历史最长、影响最大、最为惨烈的一次战争。实际上在此次进攻襄阳之前,蒙古已经多次进攻襄阳。
年,蒙古首次进攻襄阳,也就是射雕结尾时,郭靖黄蓉劫持吕文焕首次守襄阳。次年蒙古大帅阔出暴毙,蒙古军撤离襄阳。
年,蒙古再次进攻襄阳,也就是郭靖召开英雄大会,在城头对杨过说出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那次。结果同年蒙古新大汗贵由也病死,蒙古陷入内战,退出襄阳。
年,蒙古三度进攻襄阳,不过主要战场在四川,蒙古大汗蒙哥战死在钓鱼城。金庸先生将其改编为襄阳城下,杨过送郭襄三件礼物,最后飞石击毙蒙哥。蒙哥死后,蒙古再次陷入内乱,退出襄阳。
所以我们发现,每次蒙古进攻襄阳,不是领军主帅暴毙,就是大汗猝死,就像真的有武林高手万军从中取敌上将首级一般。金庸先生让郭大侠守襄阳,还真不是随意乱编的。
年,蒙古最后一次围攻襄阳,围城长达6年时间,期间南宋数次救援均被击败。最终年,襄阳粮尽弹绝、吕文焕开城投降。襄阳在抵挡了蒙古这个庞然大物四十多年后,终于无力支撑了。襄阳城破后6年,南宋亡。
一代大侠郭靖、黄蓉以及他们的儿女郭芙、郭破虏壮烈殉国,战死于襄阳城。
是年,郭靖68岁,黄蓉65岁。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金庸或许也是不忍心,并未详细描写此次战役,而是在倚天屠龙记的开篇虚晃一枪,就把时间推到了将近百年之后。
五、金庸迷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趟襄阳
襄阳人在外往往会有这样的对话:
你是哪里人?湖北襄阳的。郭靖守的那个襄阳?对。
斯人已去,江湖渐远,但每个人心中的襄阳城还在,那个奇妙的江湖梦就还在,那个人就没有远去。
下次去到襄阳,一定要去古城墙上读一读射雕,告诉这座城市,因为一个人,很多人喜欢上了他。
喜欢就点个赞吧!
#我眼中的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