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收藏

为大家分享的是: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收藏备用!在平时学习和考试答题中提供思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点清单

1

概括形象类

知识储备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

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对于祥林嫂,他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他害怕玷污了祖先。正是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3.借助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必须从情节入手。

4.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有广泛的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就必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把握。如祥林嫂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农村底层妇女的典型代表。

如果说前三条是侧重对人物个性方面的分析,那么,结合人物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做的分析则是侧重于共性方面的分析。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最好采用两者相结合的方法。

2

形象的作用

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知识储备

二、物象的作用

知识储备

小说中物象的基本作用有:

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

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分析物象的作用,首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物象的作用,要注意物象的类别与特征:像“太阳”“雪”“竹”“梅”等物象属自然环境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具有环境描写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它们在渲染气氛、铺设背景中的作用;像与人物密切相关的物象,要特别注意它们在表现人物方面的作用。其次,要注意物象出现的位置,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位置,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

审答指津

3

探究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中心,因而人物形象也是探究的重点。人物形象探究题是以人物形象特征及人物形象塑造艺术为探究点的。其主要从两个方面命题:一是主次人物的安排,探究谁是主人公;二是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特征及所反映出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一)题型细解

(二)通用步骤

来源:本文由李广军老师编辑整理,贵在分享交流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