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只要一提《三国演义》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学者或是目不识丁的文盲都对书中的故事如数家珍,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三国演义》。这么一部以历史为背景,以描写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为主题的历史小说为何长久地使亿万人民群众为之倾倒?其魅力究竟何在?通俗易懂:今天广大民众了解历史,一般不会去阅读艰深的历史著作,往往会借助通俗读物、网络文章甚至影视剧等等媒体。而在中国古代,识字率不高,人们了解历史故事主要通过街头说书人,由此形成了一门民间艺术。在宋代时,各类历史演义是说书人重要的谈资,三国故事在当时就得到了民众的欢迎,苏轼就说过“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描绘了人们听三国的场景。而现在通行的《三国演义》就是从宋代的说书话本发展而来。尽管经过了罗贯中的润笔,但其通俗的文字、细致的描写、曲折的情节深深打动了不同知识水平的读者。与深奥难懂的正史《三国志》比较,更能让广大群众所接受,这就拓展了阅读面,无论是饱学之士抑或粗通文墨者,都能读懂这部小说。而且《三国演义》的内容远比原来的三国话本更加丰富,很快就得到了说书人的认可,通过他们精妙的讲演,迅速地传播到千家万户。此外,《三国演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故事结构,在当时满足了多数民众了解历史的渴望。当然在古代三国迷,也跟当代历史剧迷那样,将三国中的史实与虚构混为一谈,从而闹出不少笑话。价值取向:在古代书籍的流通,难免受到管控,一些在统治者看来“诲淫诲盗”的小说(如:水浒传、金瓶梅等等),都遭到毁禁,影响了其传播。与其他被禁的书籍不同,《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倾向在古代可谓“三观正”。从朝廷角度看,作为“乱臣贼子”曹魏政权的对立面,蜀汉政权所代表的政治集团,是汉王朝正朔的延续,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从事的是忠君爱国的事业,符合维护封建统治的价值观,是应该大力提倡。而从民众角度看,在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交往都强调“义字当先”,无论是民间结社、生意往来或者出门远行,人们都渴望得到异姓兄弟的帮助。而在《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尤其是关云长“义薄云天”的品格。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共鸣。人们纷纷效法刘关张桃园结义的方式,建立起各种互助组织(天地会、袍哥等),通过“抱团”的方式解决各样的现实问题。这种模式甚至流传到海外,很多在异国他乡的华侨,也是靠着《三国演义》中的“结义”价值观生存下来的。《三国演义》中的忠义价值取向,获得了庙堂与江湖的双重认可,因此得以广泛流传,而这也让这部小说更加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社会。不过,从当代社会角度看,某些价值取向是有问题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巧妙构思:作者罗贯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对三国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使枯燥乏味的历史故事少了几分呆板凝重多了几分跌宕起伏。让读者观后感到荡气回肠、拍案叫绝。以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为例,作者把战争的起因,双方统帅、谋士的斗智斗勇,战争过程的变化发展,各集团内部的勾心斗角等方面描绘得生动而完整,将战争的磅礴气势、紧张气氛、变化莫测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如果看到《三国志》上对于赤壁之战的描写,肯定会觉得索然无味。但借着蒋干盗书、草船借箭、黄盖苦肉计、庞统献连环、巧借东南风等等故事情节的虚构,让这场大战显得格外精彩。此外,作者还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诸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奸险狡诈、关羽的忠肝义胆等更是让人叹为观止。正由于作者妙笔生花般巧妙构思,才使《三国演义》经久不衰。借鉴价值:《三国演义》中充满了许多军阀集团之间的斗智斗勇、尔虞我诈以及阴谋诡计的较量。当人们在获得愉悦时,也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从而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政治、军事、经济、处世甚至体育竞技等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在古代社会中,它是指导人们作战最普遍的教科书,不少人从中学到不少军事谋略,从而影响了战争走向。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战中,它更是被广泛应用,成为不少商家纵横商界的“锦囊妙计”。可以说《三国演义》是一部指导人们应对各种难题的“教科书”,直到现在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有些信奉厚黑学的人,也将其拿来搞阴谋诡计,给社会及他人造成了伤害,因此也要警惕三国文化中的某些糟粕,不要将其应用在损人利己的恶事上。媒体游戏:当代很多三国迷,并非是看了《三国演义》而爱上这本书。而是对各类三国题材的游戏、影视剧等等新媒体发生了兴趣,才去深入阅读此书的。可以说《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丰富了游戏产业、网络以及影视媒体的内容,但这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东西,又反过来引起了他们对于《三国演义》的喜爱,从而让这本古典小说历久弥新、焕发活力。从当前人们对于三国的追捧看,《三国演义》对于中国民众的影响将会一直持续下去,这部小说将长久地散发着艺术的芬芳,奠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地位。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撰文:鼓浪隐士编辑:吃硬盘吧、小二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7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