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的问题是近代中国很大的一个历史事件,这种说法一点都不过分,就其牵扯的人数来说,实在是太庞大了。
我那个年代的或者还要早一点的人,基本上都是民办教师培养出来的。
文革的10年时间,耽搁了半代人,也耽误了很多事,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工作的教育基本上就处于停滞的状态,作为国家基础性工作的教师的培养就撂在了脑后,“臭老九”被边缘化了,也被冷落,被遗忘了。
10年完了,等大家忙着去找教师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不够条件,不够条件也得上啊,于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地将这件事情算是给办了。但是,身份、待遇等等问题又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又想让马儿跑,又想让马儿不吃草,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在中国,这样的好事就有。
中国的老百姓很朴实,一点都不刁钻,而且这种精神或者叫文化能够遗传,能够弥漫开来,这就是小说中所说的“毒”,能够把一个人潜移默化地给感染了,同化了。
一个民办教师,因为身份的问题,干的活和公办教师一样多,甚至还要多些,但他们的收入只有公办教师的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这实在是一件太不公平的事情了,但是民办教师有些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因为人家是“公家人”,公家人的身份要高一些,收入要高一些,这一切就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这不是一个民办教师的想法,而是一群、一批,一个历史时期,一个非常普遍的想法。现在看来,他们是中“毒”太深,他们太傻,他们太憨,这次词语你尽管可以都用在他们的身上。但有一个事实是无法抹掉的,那就是这些民办教师教育了一代人,也就是说有一代半人(特别是农村的)甚至两代人是民办教师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贡献,而像我这种跳出农门,现在在城市里工作的人在中国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们的小学教育,基本上就是民办教师完成的。书中有一句话很中肯地肯定了这个事实,“这三十年,大半个中国的孩子,全靠你们这些清瘦的民办教师进行精神抚育啊!”
当时学校里有5个老师吧,5个年级,刚好一个年级一个,后来有一个去当了大队支书,就剩下4个,这4个就一直将我们送进了初中,然后再去教育下一拨,一直这样下来,20多年,他们的头发都熬白了,生命的油灯里已经没有多少鲜活的油了,来了一个政策,民办教师在其教龄达到一定的年限时,可以转成公办教师,很幸运的是,他们4个现在都转成了公办教师,有两个已经退休了。在身为农民的乡亲们眼中,他们成了“公家人”,吃上了“公家饭”,身份和待遇自然就和以前大相径庭了,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很不错的回报,这让我们大家多少心里有一点欣慰。
前年的时候,外甥女从大学里毕业了,而且参加了省教育厅的考试,成为了一名教师,但是在具体分到哪里的问题上,费了一番周折。我也曾经试图去跑了跑关系,但是因为出来这么多年,很多老关系都很生疏了,去找人家根本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最终还是分都了一个偏僻的乡村的小学当中。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本科生在中学里都是抢手货,怎么可能下到小学,又怎么可能下到偏僻的村学呢?
但,在现在,这就是现实。你不去,没有关系,还有人等着呢?大学生过剩已经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找工作难更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缺的东西很多,但就是不缺人,所以还得老老实实地去,这样一来,偏远的基层的基础教育得到了加强,算得上是一件好事情。
本来是写读后感的,但是扯民办教师的事情就扯了这么多,有点喧宾夺主了,但谁又规定了读后感非得去谈这本书不可呢?
当然,还是应该感谢这部书,一本长篇小说,一本获第8届茅盾文学奖的小说,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