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晨钟除了好药,还有信誉,一部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作者:钟倩

上海作家苏虹的长篇小说《海上晨钟》着实给人惊喜,这是一部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探索之作和心血之作,作品以一家上海药企举办百年庆典为切入点,破译和回望和梳理一个国企的红色基因和改革历程,打捞历史褶皱里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解码上海药企“百年老店”的精神密码,再现民族品牌的成长传奇,堪称一部激荡人心的民族药业传奇史诗,也是解码上海药企“百年老店”的精神密码。

《海上晨钟》书照

近年来,工业题材文学热逐渐成为一种现象级,从相关主题征文到工业网络文学崛起,工业题材文学逐渐呈现升温的现象。溯源而上,从年第7期《人民文学》刊发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到近年来李铁《锦绣》、罗日新《钢的城》、管新生、管燕草《百年海上》﹙全三卷﹚等,都为工业文学提供了全新表达和精神经验。

相比之下,《海上晨钟》的作者苏虹没有走“钢与柔”“力与美”的常规路线,而是另辟蹊径,以郑筱韵的爱情为小切口,讲述一个不甘平庸的药企职工,在备战“百年庆典”的关键节点上,一边投身于红色厂史的追溯和探究,一边行走在爱情个人成长的精神版图上,用诗意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上海民族药企发展长卷,自带上海底色、涌动上海风情、凸显上海精神,情节环环相扣、人物立体鲜活、语言朴实清新,个体的成熟与转变对应着时代的变迁与脉动,给人以别具一格的审美体验。

约瑟夫·布罗斯基说过,“一部长篇小说或一首诗,是作者和读者双边孤独的产物。”这句话也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奔赴的精神过程。然而,《海上晨钟》读起来并不孤独,给人以电影镜头般的质感。苏虹巧妙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手法,在历史与现代之间穿梭与跳动,摒弃全景视角,放大局部场景:外滩上的晚风、黄浦江的水声、玉兰花的芬芳、海关大楼的钟声、鲍永昌的背影,使人身临其境,置身历史的现场;春雨与惊雷、秋阳与战火、活着与牺牲,又给人以目眩迷离般的恍惚感;地下党的斗智斗勇、药企人的锐意改革、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与郑筱韵和张东国的爱情进展错综交织,人们可从中认识到窥探出百年药企“除了好药,还有信誉”的精神密码,切身感受到大国工业挺起民族脊梁的家国情怀,使人深受教育、备受鼓舞,掩卷又回味不尽。

书的目录

《海上晨钟》,题目即诗眼,点睛出全书的灵魂点睛之笔:“晨钟”二字一语双关,寓意革命先驱不惜为民族探寻真理、而慷慨赴死的民族精神,而这何尝不是几代上海药企人奏响“青春之声”的真实写照呢?其实,这个“青春之声”一直贯穿全书,开篇以女主人公郑筱韵打算辞职设置悬念,引人入胜,筹备完百年庆典后她对药企拥有新的认识,离职念头随之打消,这本身就是一种富有转折性和历史性的叙述策略。众所周知,写好爱情故事不易,把爱情故事融入到大历史的长河中,且能够引人共鸣,可谓高难度操作的技术活。苏虹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时政眼光,落笔详略得当、善用留白艺术,他笔下缓缓流淌出来的爱情交响乐叩人心弦、感人肺腑。

全书采用复调叙事、双线并进的谋篇布局,更能增加故事的复杂性,凸显恢宏深邃的人性。一方面我们看到,以鲍永昌为代表的药企人和以吉耀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时代动荡和社会变迁中如何应对战时供药、日军扣药、研制新药、人才引进、药企改革等一系列烫手难题;另一方面,以青年药企人线索人物郑筱韵在肩负公司百年庆典艰巨筹备任务的同时面临着面对“三角恋”带来的困扰,如何抉择,奶奶送的项链无意中成为“月下老人”,使她与闺蜜记者陶多尔暗恋多年的张东国牵手走到一起,与张东国经历了饭局相识、项链续缘、腾格里沙漠旅行、杭徽干道缘殇等一系列事件后,郑筱韵她在这场百年庆典中迅速成长,懂得了药企人的无畏与担当,也明白了爱情的真谛与人生的得失。正如结尾处写到了海关大楼上响起的钟声,“那钟声,虽在空中悠悠回荡,却很容易随江风而逝;那钟声,虽很容易随风而逝,却透着一种铿锵的气势,在心里留下一份莫名的笃定”。这份笃定,往大了看就是镌刻于灵魂的革命信仰,往小了说则是渗透于精神的理想信念,这正是作者的苦心孤诣之处——那无处不在的“青春之声”,那字里行间的心灵吟唱,正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也是百年药企的生存命脉。

“重信践诺”,乃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百年药企来说则是硬核灵魂。苏虹恰到好处的地将“人与药企”的信誉史串联起来,形成某种精神层面的互相观照,从而加深对大写的“人”的生动刻画。毋庸置疑,。上海信谊药厂乃是小说里的新谊药业的原型,当年的“一日捐”献爱心活动早已成为企业文化。抗日战争到上海解放前夕,药企地下党员为新四军购买运送药品,为提篮桥监狱关押的“犯人”捐赠提供药品,在国民党军队撤退前开展护厂行动;日伪时期,为了索回被日军扣在白莲泾码头的货物,药企人历尽劫难,在地下党的帮助下终获成功,同时协助把上海其他药企奖被的扣留的药品顺利取回。

精美装帧,尽览上海风情

苏虹擅长以细节取胜,重视作品中对器物、景物等的描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闲笔,大多是以“草蛇灰线”铺垫故事脉络。譬如,设置饭局为郑筱韵和张晓国擦出火花提供机会,为龚局长为龚局长和王东林里外勾结埋下伏笔;以“新四军的臂章”引出奶奶的一段尘封爱情,奶奶临终留下的项链,从张东国那里找到同款,“两条项链”把完整的爱情故事和盘托出,原来张东国的爷爷张启州正是当年救下郑筱韵奶奶的战士;以“枚戒指的故事”诠释鲍永昌对杨玉菁的深情,当年鲍永昌因没能研制出有效药物治好前妻张洁茹的哮喘病深感亏欠,后来与杨玉菁结婚时把钱都投在新谊扩建中,他承诺有钱后每年送一枚戒指,竟攒了满满一盒金戒指,令人无不动容;表妹张静茹从事地下工作,不幸被捕时已怀有身孕,她恳请枪杀时不要让子弹打在腹部,惨无人道的敌人却丧尽天良违背良知,使人读来痛彻心扉;张东国在车祸现场见义勇为,因救人而牺牲后,陶多尔道出了当年采访路上,张东国同样临危不惧,帮助警察制服重罪嫌疑犯,自己因采访他而相识报道两人相识的往事。不难看出,鲍永昌对妻子的守诺,张东国对社会的践诺,药企人抗战时期供药的信诺,以及抗美援朝时期捐赠的四架“新谊号”飞机,构成紧密相连又审美圆融的文学世界。个人与祖国、小家与大家,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疫情当下,这种由内而外的信誉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的生命之基,正如杨玉菁85周年厂庆接受采访时所说,“不论身处何地,我们始终对祖国怀有一颗赤子之心”。

值得一说的是,苏虹的文字铺垫充满“烟火气”和“世俗味”。譬如,当药品被扣押四处求助无门时,鲍永昌无奈低头宴请日本人,端上的经典菜肴彰显中国味道;他辗转联系公董局华董杜月笙出面说情,用古董瓷器疏通关系,又搬出日本翠松堂的汉方药“百毒下”、“六神丸”寻求合作……这些细微的笔触最见功夫,把“中国元素”运用得炉火纯青,又从侧面体现出中医中药文化自信。

唯美插图,手持别样史册

著名评论家李敬泽说道,“世界正变得高度不确定性。在这种不确定性中办好自己的事情就是为了确定,就是要在颠簸中顽强地守护我们的生活和心灵。”如此看来,苏虹在上海疫情居家期间完成这部小说,其意义不仅是向百年药企致敬,更多的是为“颠簸中”的现代人注入一针“强心剂”——坚定理想信念,笃定红色信仰,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内心世界永不动摇。

好的长篇小说能够成风化人,启迪心志。不得不说,《海上晨钟》的工业书写和故事结构,具有较高的影视转化价值和延伸效应,阅读之中领略上海城市的内美与韵味、浪漫与风情,重新认识到“小家碧玉”的上海也有她英雄大气的一面:无论是从石库门到嘉兴南湖的那只红船,还是百年新谊的红色革命史和创业史,都蕴藉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正如书中鲍永昌所说的一段话,在今天依旧振聋发聩,“新谊生产良药,其目的除服务社会外,还要为国家争回一部分权利,为国家保持几分元气,进而谋求人民的健康。各位同仁应当共同承担起历史使命!”这是百年药企的文化宣言书,亦是企业之树永远常青的精神之源头。从这里,我们读懂民族药业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从这里,我们领悟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制胜密码。

(作者系青年作家、资深书评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