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路,书终究会活过我们

在过去的两个周末,北京的天气开始转凉,冬日的阳光与寒风交错,气候时而明朗,时而离奇。在不确定笼罩一切的氛围里,未来的路·第八届单向街书店文学节奇迹般地发生了。

在如此寒冷的天气里,嘉宾与读者们克服了各种困难,以文学的名义相会在北京郊野的山间。人们三三两两地到来,填满了檀谷慢闪公园的椅子、草坪和阶梯。

阅读与写作的经验,究竟能够为我们指向何种未来?在文学中收获的同理心、现实感与广泛的爱,究竟能够在困境中为我们提供何种支撑?

正是这些问题,以及对在某种程度上共同的答案的期待,让这两个周末的聆听和讨论别具意义。今天我们回顾其中的几个瞬间:

开幕对谈

爱与生命的历程

——我们的阅读史

活动现场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俞敏洪:年轻人现在获取信息的能力比我们强很多,比如某些信息我不知道,他们立刻就能搜索出来,在十几个平台之间来回转,这些孩子们的能力很强。他们对于信息的瞬间接受能力比我们要强太多,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阅读。但是掩卷沉思永远是有价值的,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中读书,知识才有可能真正转化成你气质的一部分。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

许知远:阅读会带给你生命的纵深感,你会读三百年前、五百年前的书,思想是可以穿透时代的。但现在我们时常对过去和未来,某种意义上丧失了真正的兴趣,我们只要此刻的获得和感受。但我相信,这些书终究会活过我们,我也希望我写的书能活过我们。

接力文学剧场

故事的未来:

从短篇小说谈起

活动现场

作家双雪涛

双雪涛:我非常期待的是大家还能热爱虚构的东西。希望大家抱着虚构的心态,在虚构的幕布里、舞台上寻找真实,而不是把它等同于真实。当你把它(虚构的作品)当成真相的时候,你就失去了所有的东西。

作家班宇

班宇:故事的介质形态不同,一直在发展变化,但故事的核心还是挺坚固的:尝试说自己所有的感受、对所有关系的焦虑、对于存在的困惑等等,这是几百上千年来人们在追求、并没有彻底说清说透的。与其谈论故事的未来形态,不如在此回望一下最初是什么样的故事打动了我们,尤其在今天文学不像十九世纪那么立竿见影,反而要去回溯起源,所有让我们曾经迷恋、心动、热血澎湃的故事说的到底是什么。

主题论坛

在文艺与世界之间

活动现场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许知远

许知远:我是个愿意听别人故事的人,本质上我是迷恋各种经验,我是一个经验收集者。

歌剧演唱家田浩江

田浩江:歌唱说得不专业一点,是受了教育的喊叫,任何人都可以。

诗人蓝蓝

蓝蓝:要想做一个诚实的人,就不能避开身处的现实,不能回避我感受到、看到的一切,你要配得上你做诗人的称号,写我心我会一直写下去。

学者王炎

王炎:精神生活的真正意义不是追求,因为追求是有目标的,一定要活在精神生活之中。

接力文学剧场

写作的未来:

从《受命》和《我害怕生活》谈起

活动现场

作家、学者止庵

止庵:文学过去的作用非常大,现在文学的作用很小很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现在只有“怨”这个字还能管一点用,通过文学表达自己的一点情感。文学很像一个老人,非常老的老人。文学有一个好处,好的文学是没有时间性、空间性的,它有它的生命,虽然很老,但是它可以跟我们共存。我们今天的作家在写作时,也应该有一点点小小的奢望,我们的作品能够活得比我们长。

剧作家、文学评论家李静

李静:严肃文学现在要担心一下自己的未来了。严肃文学的作者不太能够像十九世纪作家那样和人类同呼吸共命运,能够打开人心灵的能力在失去,如果每一个作家只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8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