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和我一样有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有那么完整的神话体系,而我们的上古神话传说却比较零碎?
比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仓颉造字等,都是独立存在,人物之间也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到了小说《西游记》里,各路神仙也似乎各有体系,各自为政。
原来,神话是人类文明处于童年时期,对大自然认识不足时的产物。马克思说:“随着自然被人类实际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中华文明神话故事少,不成体系,恰恰说明我们中华文明成熟比较早。
不过,作为人类文明的童年产物,神话传说依然会对后世产生强大且持续的影响,成为文明内在的一部分。
从以下5本书里,我们可以梳理一下中华文明从神话到近代的发展影响脉络。
《博物志》
《博物志》是晋人张华所著。晋武帝司马炎时张华在朝中做官。他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在文学和史学上都有较高造诣。据说《博物志》成书时有卷。张华把它献给司马炎看,司马炎嫌书中“多浮妄”之语。最后删得只剩10卷了。
《博物志》卷六《地理考》中,有一段关于“洛阳”的“洛”字的字形变化。起初“洛”就是“水”字边加“各”。到了汉代,因为汉朝按照五德说,是火德,忌水。于是,在东汉建都“洛阳”时,就去“水”加“佳”,变成了“雒阳”。到了曹魏时期,魏又属土,而“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于是,又把都城“雒阳”改成了“洛阳”。
《博物志》内容包罗万象,山川地理、飞禽走兽、草木鱼虫、神话传说应有尽有。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比如山之五岳华岱恒衡嵩,几乎丝毫不差传到现在将近两千年。
《搜神记》
《搜神记》的作者是东晋人,叫干宝。北宋之前一直有三十卷本的《搜神记》。但到南宋就找不到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明朝人胡应麟搜集整理而成的二十卷本。
《搜神记》的内容是干宝搜罗的“古今怪异非常之事”,为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就是为了证明神道是公平的,不是假的。
书中记录的大多是传闻。干宝自己也说,不可能每件事都能亲耳所闻亲眼看到。而且干宝在记录的时候,也要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
《搜神记》内容的真实性存疑,但表达的反抗压迫、不怕鬼神、为民除害、夫妻忠贞这样的精神,让有些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董永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搜神记》里的董永故事只有寥寥数言。董永卖身葬父,天帝为其至孝,派织女下凡织布替董永还债赎身。然后织女就回去了。流传至今,就成了一则发生在人神之间的经典爱情故事了。
《中国武备志之典籍里的旗帜之美》
《中国武备志之典籍里的旗帜之美》是北斗北工作室的作品。它还原了《武备志》《军资乘》一章里的古代旗帜部分。
《武备志》是明末军事家和兵书著述家茅元仪编纂,是兵学宝库中规模最大、篇幅最多、内容最全面的兵学巨著,被史家誉为古典兵学的百科全书。它从兵诀到战略,从阵法到兵器,记录了我国千百年来的军事实践成果。
北斗北工作室参与过《伪装者》《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2》《庆余年》等电视剧项目,陆川导演的《九层妖塔》和张艺谋导演的《长城》等电影项目。这次两年半时间,将《武备志》里的黑白旗帜,一笔一划手绘出色彩和纹样,甚至画出了刺绣的质感。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在古代旗帜上的表现,令人惊叹和自豪。
这只是《武备志》还原项目的开端,期待该系列后续有更多更震撼的作品。
《曾国藩》
《曾国藩》的作者唐浩明,作为曾国藩的湖南老乡,又是长期从事近代文献整理出版和小说创作的专家学者,能接触到更多一手资料,其内容更加丰厚,呈现出的历史人物也更加立体和多面。
这部三卷本《曾国藩》,能给不同读者以不同角度的营养。从家长角度,曾国藩在培养兄弟和子女过程中,因材施教,效果很好,值得学习。从个人角度,曾国藩非常注重自己的身心修养,严格自律的治学精神,不断修正的处世之道,都为其成就事业提供坚强保证。从事业发展角度,他管理军队的方法,招贤纳才的手段,是他能冲破满人权贵壁垒,成为清末重臣的重要因素。
任何人都是历史银河中的一粒星辰,个人成就一定要和历史进程结合起来。如何能让自己发出更明亮的光,绝非单一因素可控。也许这就是我们读这部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获得作品《曾国藩》的原因吧。
《鲁迅与北京风土》
《鲁迅与北京风土》是本有趣的书。
在电视连续剧《觉醒年代》里,鲁迅先生一出场就是在路边看碑帖。了解先生的人都知道,先生当年在北京的住处离琉璃厂不远。逛琉璃厂是先生平时很喜欢的事情。
那么,先生研究碑帖做什么呢?以前我以为,这是因为先生对书法艺术感兴趣,毕竟先生在版画美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可是在《鲁迅与北京风土》中,作者邓云乡先生说:“鲁迅先生抄碑,意在研究金石、校勘碑文,作碑录,这完全不同于临摹碑帖,练习书法。”恍然大悟。
邓云乡先生研究民风民俗多年,又在北京生活过很长时间,对当地民俗风情很有研究。他以鲁迅先生的日记为纲,写北京民风民俗的流变。比如先生当年和亲朋好友吃饭喝茶的地方是什么样的,现在又是什么风貌。又比如很多人说先生当年收入颇丰,但邓先生经过考证,实际到手并没那么多。
从《鲁迅与北京风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百年前北漂的日常生活,也能一窥当年老北京的街巷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