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古籍的声音新译红楼梦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解锁尘封的记忆聆听古籍的声音”本期为您讲述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珍藏蒙古文《新译红楼梦》。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所珍藏的汉、蒙、藏、满文古籍中有45部古籍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今天要讲述的蒙古文《新译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蒙古文《新译红楼梦》四十回,(清)曹雪芹撰,(清)哈斯宝蒙译,清道光二十七年()毛笔手抄本,2函20册。线装,页面尺寸高18.2厘米,宽12.5厘米。册数完整,少数页面遭虫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二十世纪以来,学术界因《红楼梦》异常出色的艺术成就和丰富深刻的思想底蕴而产生了以《红楼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即红学。这部经典著作横跨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中医药学等多个学科,与甲骨学、敦煌学并称20世纪三大显学,其在国际上的热度堪与莎士比亚学比肩,在国内少数民族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大概从清嘉庆、道光年间就有文人开始评论和翻译这部作品。蒙古族文人哈斯宝将《红楼梦》这一文学巨著翻译成蒙古文,对其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广泛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哈斯宝是19世纪蒙古族著名的文学理论家、翻译家,也是一位出色的《红楼梦》研究者和传播者。据学者们研究,哈斯宝可能是喜峰口土默特右旗(今辽宁朝阳、北票一带)一位台吉(台吉是清对蒙古贵族封爵名),大概生活在清朝乾隆后期到道光中期。他通晓蒙汉古代文化,对《诗经》《论语》《史记》《汉书》《水浒》《金瓶梅》《通鉴纲目》以及蒙古族英雄传奇《格斯尔传》等都能旁征博引,非常熟悉。除了《新译红楼梦》迄今发现的哈斯宝译作还有:《今古奇观》《七训书》《唐宫逸史》《唐宫逸史补》和《镇抚事宜》。哈斯宝在翻译《红楼梦》的过程中将原一百二十回节译成四十回,名曰《新译红楼梦》,又称《小红楼梦》。除正文外,还包括译者撰写的序言、读法、总录、四十篇回批和十一幅插图。译者在编译此书时坚持了两条原则:一是基本上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节译原文。他认为曹雪芹写《红楼梦》主要是写了“宝黛二人的命运,此书大半是这两个人的故事”,因此他就“摘出两玉之事,节译为四十回”。二是每回都有译者的批语,进行评价或推介,力求通俗易懂。他说:“我批的这部书,即使牧人农夫读也不妨。”《新译红楼梦》的主要价值不在它的正文译文,而在它的回批。这些回批从思想和艺术上多方面地表现了哈斯宝对《红楼梦》至今仍觉新鲜的精辟见解,又兼及许多重要的文学理论、绘画理论问题,因此它的面世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兴趣,可以说是近年来《红楼梦》研究中的一项新收获。清代蒙古文人哈斯宝《新译红楼梦》手抄本现存六种。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所藏《新译红楼梦》为道光二十七年()毛笔手抄本,是国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手抄本,与其它国内手抄本不同的是,道光二十七年手抄本多一篇《新译红楼梦·序》、“通灵宝玉”和“金锁”正反面的蒙文篆字,因此尤为珍贵。其余五种分别为: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光绪五年()毛笔手抄本;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三种手抄本,其中一本为中华民国壬子年至甲寅年(-)毛笔手抄本,其余手抄时间不详;蒙古国国家图书馆嘉庆乙卯年()毛笔手抄本。译者曾在《新译红楼梦》“读法”和“回批”中多次指出,为了提醒读者注意某段文字或某个人物的言行,“凡是寓言深邃和原有来由的话”,都分别在译文旁边加了圈、点、线三种标志,但现存六种手抄本都没有这些标志,由此说明均非哈斯宝亲笔撰写的原译本。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明清两代,蒙古文文献翻译规模宏大,出现了许多经典之作,我们发现的哈斯宝《新译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有力佐证。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