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真实存在的六种反盗墓方法,最后一种至

中国历史有多长,中国盗墓史就有多长,考古界那句老话说“十墓九空”,正是源于此,可见古代的盗墓之风是多么盛行。盗墓,令死者不安,生者不宁。古人为了死后能够不被打扰,永获安宁,想出了很多办法来防止盗墓,盗墓与反盗墓的战争持续了几千年没有断过,今天小编带你看看古代真实存在的六种反盗墓方法。

第一种、伏弩

伏弩一般只有帝王陵一类才会使用,在秦始皇的陵墓中就有。在墓穴中置放杀人兵器,还有一种“悬剑”,唐代袁天罡的墓里就有,据传言,一伙盗墓者打开了袁墓,有一剑悬于墓顶,二人被利刃刺穿而死。

第二种、尸毒

尸毒”常常出现在武侠小说中或僵尸片中。相信看过香港僵尸片的朋友都会对尸毒有着深刻的印象,染上尸毒的人不仅会皮肤溃烂,失去感觉,严重的还会浑身肌肉僵硬,变成活跳尸。僵尸的身体上带有这种毒,僵尸利用尸毒来完成扩大种族的需要。通过咬伤人类,将这种毒注入人体,当毒液护散到大脑,人体就会失去意识,从而转变为僵尸。据说这种东西只有用糯米、朱砂一类的物品才能去除,寻常药物对它根本没用。小说《鬼吹灯》中也多次提到,盗墓者在进入古墓中时会带上许多防护用具,以防感染尸毒。

第三种、流沙墓

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就采用了这种奇特的防盗术。这些隐藏在流沙中的石块形状不一,边角十分锋利,而且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

第四种、水下墓

按照风水学,帝王的陵墓一般都会葬在阳光照射充足、通风较好的地方。不过,有的帝王考虑到生前得罪了很多人而担心日后被盗墓,于是选择密葬或将陵墓藏于意想不到的地方,将陵墓藏于意想不到的地方,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平王了。楚平王虽然是楚国的君王,但他在位时却冤杀了不少大臣,这其中就有名臣伍子胥的父亲及兄长,楚平王因此担心日后恐遭被盗墓,于是派人秘密修建陵墓于低洼之地,他被埋葬后又让人引水来此低洼之地,最终形成了一个湖泊,自己的陵墓就恰好在此湖泊下面,从而达到了出人意料的效果。然而,即使做到如此出人意料,他的这个秘密还是被人出卖,最终被伍子胥挖出来鞭尸三百下。

第五种、连环翻板

在墓道中设置的陷坑,坑下分布长约10厘米左右的刀锥利器。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相同重量的小型物体,呈天平秤状,板上有掩盖物。

第六种、墓中置“水银池”

用水银挥发的气体毒杀盗墓者,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的秦始皇陵地宫,早在40年前就已经被发现了,但是一直没有挖掘,众所周知秦始皇陵地宫之中有着万吨水银作为江河湖波,循环往复。因此地宫之中的空气充满了毒气,当然这对于现代的科技来说很好解决。不过让专家们担心的是这万吨水银由仪器控制,一旦专家们进入到秦始皇陵地宫中是否会引发一些防盗措施,例如用水银淹死人。要知道这水银可是对人体有着极大的危害,恐怕没人能躲过这种危险,更别说可能还存在其他措施,所以就一直被保护,等待科技成熟时在进行挖掘。

时代在变迁,但盗墓与反盗墓之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很难停止,虽然反盗墓的措施多种多样,但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要真正的减少或杜绝盗墓,一方面需要加强监管,对那些大行盗墓之举的不义之徒进行惩处,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人文教育,通过这种人文文化的感染,方能真正的减少或者杜绝不文明的盗墓行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