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历史,可能我们这代人,大多数90后都是从电视剧和历史教科书上得到的启蒙,在我们小时候,我们就在教科书上背过“夏商与东周西周分两半”这个歌诀。在我的印象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就是朝代更迭,一家的皇帝坐久了,不行了,就换另一家来坐。我小时候能看的书很少,那个时候网络还没有普及,我手中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这就成了我的百科全书,《现代汉语词典》上其中一个附录是《历代纪元表》,上面记载了从五帝、夏、商以来的历代帝王。这个时候,我对历史的定义就上到了“帝王家谱”这个层面。大概知道那个朝代有哪些皇帝,这些皇帝叫什么名字。当时也有很多古装电视剧,比如《康熙王朝》《大汉天子》,甚至于《封神榜》这些都成了我了解历史的途径。每当看了电视剧之后,就会找到《历代纪元表》对一下,看看哪个朝代都有哪些皇帝。说到电视剧,电视剧基本可以串起中国的历史了。电视剧中,最久远的是三皇五帝时期,现在看来,这还是神话,还没有被还原成历史。小时候我最喜欢的电视剧是《封神榜》里面讲的当然是神话故事,但武王伐纣这是真的历史事实。周朝的故事,就听过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然后只知道春秋五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这部分的故事,我大部分是在成语故事里面知道的,知道孔子,那是圣人。随后就是战国,早年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寻秦记》讲的就是战国末期,秦国一统的故事。我记得那个时候,香港的电视剧还占了大多数,接触楚汉争霸的故事也是通过电视剧《楚汉争霸》,那是汉高祖刘邦和项羽的故事,后来的电视剧《神话》也讲了这个时期的事情。《大汉天子》是汉武帝刘彻的故事,那些年超喜欢这部剧,足足追了三部。汉武帝打匈奴的故事也一直被后人津津乐道,这一时期的中国相当强盛,自然也备受人们喜欢。《乌龙闯情关》里面讲的是汉武帝的曾孙刘洵的故事,当时看完之后也是翻开《历代纪元表》,才知道刘病已就是刘洵。后来的故事就是王莽篡汉,当时没有相关的电视剧,也就没看,东汉好像也没什么电视剧,后来就是三国了,关于三国的印象,大多来自《三国演义》吧!电视剧在《三国演义》以后,就直接跳到了《隋唐英雄传》,那个时候好像都没有讲南北朝时期的电视剧。汉唐基本是那一千年里最强盛的时期,所以电视剧都喜欢拍汉唐时期的电视剧。后面的历史就更简单了,五个字,唐宋元明清,小学生都是知道。小时候没想到的是,这五个字的跨度是一千四百年。宋代的电视剧,印象中就是金庸武侠剧,杨家将,包青天。元代的电视剧就是《倚天屠龙记》了吧,明清一堆电视剧。之所以说这些电视剧,真的是因为这是我们普通人了解历史的一大途径。虽然电视剧中很多剧情是杜撰的,是艺术加工,也有扭曲史实的部分。但是通过电视这一传播途径,这些故事反而比历史更加广为人知。当然,我们现在都知道,历史是历史,电视是电视。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在学校教科书里面学到了内容了。一般中学的历史,讲得都很简略。简单的说就是把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拿出来讲一下,说说这件是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语文教科书上,我们看到了许多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百家争鸣,从秦始皇合纵连横统一中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卫青霍去病驱逐匈奴。三国枭雄曹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魏晋风度,五胡乱华,衣冠南渡,南北朝时佛教传入,隋朝一统,盛世大唐,文化昌盛的宋朝,疆域无比广阔的元朝,朱元璋驱除鞑虏建立的明朝是汉族最后的统治政权,常见于电视剧的清朝。我记得当时,最喜欢的是强盛时期的汉唐,最不喜欢的就是晚清。单纯看历史的东西,肯定是没有看电视好看的,而且教科书里面罗列的历史事件。历史早已注定,一个个碎片化的历史并没有显示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让我们感觉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单独存在的,而且极易让人觉得,历史极度依赖个人英雄主义。所以,同样是在教科书上,政治课本要我们用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去看待历史,再看历史课本,我就感到非常矛盾。当然,这世界上矛盾的东西很多,也是因为跟多的矛盾,才让我想更深刻地去了解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我们很少去思考“为什么”的问题,教育部要求,就学咯。看古装电视剧,目的只是消遣,并不能作为学习之用,可能因为电视剧的作用,历史在很多人嘴里就只能沦为聊天八卦的谈资。甚至还可能讨论张无忌为什么不去做皇帝这样的事情。我不是那种想去完完整整研究历史的人,相反,我可能更想研究张无忌为什么不去做皇帝这样的事情。看了很多电视剧之后,我甚至也想写一部关于历史的架空小说。回到为什么要去学习历史这个问题上来,宏观的回答,我肯定是不知道,就我而言,多年后我回想起这个问题,发现这个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哲学化了。“你是谁?你从那里来?”这就是我的回答。这也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也很难回答。简单的举个事例来说吧,小时候我常跟着父亲上山扫墓,父亲常常会跟我说祖先的事情,这引发了我心中对远古的一丝好奇。当然,我的祖先并非什么名人,世世代代都是籍籍无名的老百姓,我只知道从远古开始,一个人生下了后代,他的后代再生后代,世世代代,然后有了我。我只是一个个体,放大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个体,过去的一切成为了现在,理解过去,就理解了现在。钱穆在《国史大纲》开篇引论的第一句话就讲到,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应该对这个国家的历史略有所知。我觉得,我对历史的想法还更加浪漫一些。通过过去,理解现在。可是越这么想,我越发的不能理解这个世界了。举几个列子来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重德行,讲孝道。但是现实中,扶老人被讹,公交车上老人打人,子女不赡养父母被告上法庭等等。哪怕在我生活中,也亲身经历过一些事。小时候课本上写了一位在朝高官让墙的故事,那几句话我至今记忆深刻“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当我在现实中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根本就不一样,你不敢让,也不能让,让了也白让。那这些和历史有关系吗?真的有关系,也确实是,更深刻地去理解过去,你才能理解现在。最近一次让我观念发生改变,是在几年前看《罗辑思维》的时候,讲岳飞。关于岳飞的故事,为人熟知,黄晓明拍的那一版《精忠岳飞》时至今日我没敢看去看后面几集,我只愿意岳飞永远停留在抗金前线的那一刻。以前我认为那是君昏臣奸,才让岳飞忠魂落得如此下场。可后来我才知道,赵构他昏吗?不,他精着呢,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秦桧背了一千多年的黑锅。然而当我深入去了解宋朝的历史,又觉得,赵构所做的事情也确实在情理之中,换你是赵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也没有其他的选择。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历史的事情,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看过去,今人确实能一目了然,但过去人不能啊。就好比我们在三维空间里看二维空间,我们当然能一目了然,但是要我们去看四空间?别说看,想都无法想象。我们通常只能用三维对二维的差别去理解四维对三维的差别。时间也是一种维度,我们能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吗?那怎么可能!但是,我们既然可以利用三维降二维的方法,去理解四维,那我们可不可以通过现在和过去的差别,去理解未来和现在的差别。对此,施展在他的《中国史纲50讲》开篇有一个更具浪漫主义的说法:历史学才真正的未来学。他把那三个哲学问题列了出来,“你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以前,我只关心前两个问题,现在我跟关心第三个问题。钱穆在《国史大纲》中也写了一句话:今人率言革新,然革新固当知旧。不识病象,何施刀药?仅为一种凭空抽象之理想,蛮干强为,求其实现,鲁莽灭裂,与现状有破坏无改进。这些思想,都在将我往第三个问题方向引。而且我发现,施展的《中国史纲50讲》,以及我在得到听书专栏里听完了所有关于中国历史的书籍,包括人类进化的书籍,它们的思想大概都在一个方向上。所以,我所写的这些文章,思想很大程度上受这些书籍的影响,只能作为我的读书笔记和读书思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