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夫救了伍子胥,他为报恩赠一把宝剑给渔夫

古人有“以死明志”的思想特征在,历史上因此有不少以死明志的名人,如屈原、聂政、张自忠、文天祥,“以死明志”的思想特征又催生出了“拔剑自刎”的人物行为,如石奢、项羽、豫让、朱友贞,很多人不能理解“以死明志”的逻辑,也无法理解“拔剑自刎”的选择,而这其实与古人骨子里信奉的“气节”有关。

气节是指一个人的志气和节操,它一般是人内心坚持的信念,是一种正义之感,它是恢弘大气的,是磅礴震撼的,所以它往往和“死”有关,最极致的喜悦下,气节让人“朝闻道,夕死可矣”,最灰暗的环境中,气节则会让人“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所以会有古人以拔剑自刎明志。

当然以拔剑自刎明志的行为,并不是名人“专利”,事实上名人以自刎明志而更“名”,芥子自刎明志而留“名”,不是名人自刎明志成就了自刎明志这一壮举背后的正面意义,而是自刎明志的芥子获得了这一壮举下人格上的巨大升华,比如说在不少史料中,虽以伍子胥为主角,但渔夫一刎令其光芒更盛伍子胥。

伍子胥生于公元年的春秋吴国,彼时他的父亲伍奢作为太子太傅,因此受到了费无忌的“恨屋及乌”,费无忌对楚平王说要杀掉伍奢的两个儿子,因为他们会成为楚国的祸害,然后伍奢根据两个儿子的性格和楚平王打赌:要是两个都来就不杀伍奢,要是只来了其中一个就杀掉伍奢。最后伍子胥没去,他成了孤儿。

孤儿伍子胥到处流亡,这些年做过不少事情,心中始终存在着一份报仇的私心,于是投靠了在宋国的太子建,并且与晋国大夫中行寅合作,只是合作到一半失败,不得不改投吴国,这一路基本上都是靠两条腿走和跑,好不容易出了昭关,又遇上了一条大江,于是那位值得一提的老渔夫就出场了。

“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就是说刚好有一位老渔夫撑船过来,知道伍子胥着急,于是渡他到了对岸,到了岸上伍子胥将佩剑解下,递给老渔夫:“此剑直百金,以与父。”不过老渔夫并没有接受,表示自己并不是为了贪图这剑才渡他过江,如果贪污金钱的话,完全可以将他抓往楚国,毕竟悬赏金额更高。

其实《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并未言及之后的事,但东汉赵晔撰的杂史《吴越春秋》补充了细节,就是在老渔夫拒绝佩剑之后,对伍子胥说快走,不要停留,不然会被楚国抓获,然后伍子胥问及他的姓名,老渔夫没说,只说:“富贵莫相忘也。”伍子胥答应了,准备离去的时候要求渔夫将他之前吃饭的东西掩藏,老渔夫也答应了。

结果伍子胥走了几步回头之后,就看到渔夫已死,只是《吴越春秋》这里渔夫的死是“覆船自沉于江水之中”,但在各类评书、小说中的再创造,都是老渔夫看伍子胥害怕他将去向告知楚国官兵,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和志向,于是在船上的时候劈手夺过伍子胥的佩剑,随后铿锵拔剑自刎,水面咕噜几声飘出红血,一切都成了死人的秘密。

从伍子胥和渔夫之间的细节补充,以及渔夫下落的细节补充中不难看出,古人确实对“以拔剑自刎明志”具有极高的认同感,也符合古人创作过程中对于“死亡的悲壮”之审美取向,总之相比较于《史记》《吴越春秋》中的渔夫,经过再创造后拔剑自刎的渔夫,不仅成就了自己,也间接无限证明了伍子胥成大事的可能性。

而伍子胥其人,他将楚王鞭尸,为了一己之私不顾国家大业,司马迁因此曰:“怨毒之於人甚矣哉!”但是他一生忍辱负重,智勇双全,也有卓著功勋,却不料遭奸臣陷害,公元年被夫差赐死,死前他说:“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然后拔剑自刎,所以司马迁又曰:“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

拔剑自刎以明志确然是古人气节的彰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7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