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晋悼公率领诸侯联军进攻郑国。
看到这阵势,郑国怕了,赶紧遣使求和。城下之盟,无疑防守方郑国会开出丰厚的求和条件。
然而晋国并不是冲着郑国所给的这点好处来的。此战,晋国想下一盘大棋:借着进攻郑国,将其大哥楚国扯进来。击垮楚国,进而一劳永逸地占据中原霸主之位。
期间荀罂想出了一招妙计,借助小切口、低强度的战争,最终打垮了超级大国楚国,一劳永逸地终结了晋楚的百年争霸。
这招妙计便是“三驾疲楚”,其提出在当时乃至后世的战争中,都发挥出了独特的影响。
晋楚争霸
全面战争还是消耗战?
公元前年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中最后一次集中主力的对决。该战以楚共王被射瞎一只眼睛,楚军大败而归而告终。
该战结束后不久,新即位的晋悼公开始陷入沉思。怎么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晋楚之争,让楚国再无翻盘的可能?
两国争霸,郑国是焦点。谁控制住了郑国,谁就占据了战略主动。
此次攻郑,就是一次试探。晋悼公认为,楚国绝不会坐视不管。
因为郑国地处中原咽喉地带,晋楚的中原霸主之争,必然围绕郑国展开。谁控制了郑国,谁就具备了战略主动权。
地处郑国的虎牢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中行偃建议毕其功于一役
上军将中行偃一看,若在跑人家家门口求和,那晋军就得打道回府,还怎么钓楚国这条大鱼?
“现在正是围点打援的好时机。主公,我们要一鼓作气啊。通过继续围攻郑国,引来楚国前来救援,到时候以逸待劳对其进行伏击,一场大捷唾手可得呀。如果就这么握手言和了,那岂不是白辛苦一场?”
如果按照中行偃的做法,那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在所难免。但问题是,与超级大国楚国全面开战,晋国真的有那份底气吗?
二、荀罂提出“三驾疲楚”
中军元帅荀罂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
“不,不,我们需要的不是全面开战。”上军将荀罂说。“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消耗,来让消耗掉楚国的有生力量。这比正面作战的效果更好!”
荀罂提出,应该将计就计,先与郑国结盟。随后楚国定然会讨伐郑国,然后围绕郑国争夺,晋军一分为三,轮流进攻侵扰楚国。时间一长,不把楚国耗死,也把楚国烦死。
“三驾疲楚”首次被提出。
围点打援的经典案例:围魏救赵
让楚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两个方案,孰优孰劣?晋悼公不得不细细考量一番。
一、令人冷汗直冒的全面战争
刚开始,大多数朝臣并不赞同“三驾疲楚”。
他们认为,晋国在鄢陵之战后,对楚已掌握了绝对的优势。应该乘势而上,彻底打败楚国,重塑晋国的霸主地位。
越多的臣子赞成全面开战,让晋悼公隐隐感到一丝不安:要知道他的前任晋厉公被卿族所杀,他这个从东周回来,毫无根基的“空降兵”才即位十年。
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晋悼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推进新领域的改革,扶持晋公室子弟等等。但目前,显然晋悼公还没掌控局势。
——外强中干,似强实弱。看起来晋国很强大,但实际上队伍人心散了。迁延之战,与秦军对阵之时,晋军下军将栾黡带着近一半的部队违令临战而退,竟然导致晋军全线撤退。
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和强楚正面硬刚,晋悼公还能有几成胜利的把握?
显然主战派是居心叵测啊。若一旦战争失败,这些野心勃勃的主战派们将趁晋公室削弱之际,肆无忌惮地发展己方势力,搞不好“三家分晋”就会提前到来。
鄢陵之战后,晋国内部矛盾加深
二、晋悼公的抉择
清雍正初年长篇小说《姑妄言》中,第二十二回中记叙了一个片段。
那李自成败回营中,怒道:“我自行兵以来,未尝屡败。前败于六合,今日又在此失机,这一口气如何得出?”李岩道:“胜败军家之常事,大王何必介怀?今日因四面受敌,故此伤折。明日将众兵养息一日,后日同他见个输赢。我们的军马多他数倍,用更番之法,再无不胜之理。”李自成道:“何为更番之法?”李岩道:“将我们的兵马分作三队,先出第一队对敌。约两个时辰,第二队上去,将头队换下入营暂歇。又两个时辰,第三队上去,又换下第二队歇息。又将第一队换第三队,输流换队接杀。虽连战三昼夜,人马亦不困乏。在我甚逸,彼则甚劳。人之精力有限,他能一队熬得过我三队么?他即欲分兵,则人少而不敢,此晋三驾疲楚之法也。”李自成听说,大喜。
面对强敌,李自成接连吃了两场败仗。危险关头,金牌军师李岩提出了一招妙计:将己方兵马分为三队,每两个时辰替换一队上阵迎敌。这样接连与对方对战三昼夜,己方兵马休息充分愈战愈勇,而对方军队一直作战困乏不堪。因人马不足,对方无法分出三队应对。于是对方慢慢就被拖垮了。
这其中就用到了“三驾疲楚”之策。通过车轮战,让敌方处于疲惫的负面状态,战斗力大幅下降。而己方因为得到了充分休息,士气高涨。这样以逸待劳,以更小的代价就能打败对手。
这样的作战方式耗时更长,但更为稳妥。最终,晋悼公最终采用了荀罂的“三驾疲楚”战略。
事实证明,晋悼公的选择完全正确。每次晋军派出一支军队,楚国则倾全国之力迎战,来来回回几次后,楚军劳而无功,战斗力大幅下降。国内因为长期大规模用兵,导致经济凋敝,国力转衰,楚国由进攻转入全面收缩防御,从此再没有踏入中原腹地一步。
而这个过程中,晋国并没有遭受什么损失。晋悼公通过削弱楚国,恢复了晋国的霸主地位,他在晋国的统治地位也得到了巩固。
晋国复霸
指挥效能的提档升级
三驾疲楚能够成功,是管理效能优势在军事作战中的奔现。
一、统筹指挥为战斗力赋能
三驾疲楚,本质上是一种防守反击的策略。
通过化整为零,轮番上阵,不断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为最后致命一击做准备。
在具体操作上,特色很鲜明:
1、处弱的态势。实力上处于明显劣势,或者优势不太明显,或者有投鼠忌器的顾虑时,运用该策略效果绝佳,通过化整为零开展有限战争,从而达到控制战争规模,放大打击效果的作用。
2、高效指挥。三驾疲楚对指挥的要求较高,必然要求增加指挥频次,实现精准统筹。将指挥优势、信息优势,转化为作战优势。若不具备这些指挥优势,反倒会有被各个击破的危险。
3、防守反击。三分军队后,进攻的一支军队显然不具备战略进攻的实力,主要只是进行骚扰,从而形成主动防御的态势。
这种策略的优点也很明显:
1、掌握了战争主动权。骚扰,主要集中于攻击对方的经济、交通等战略目标,让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清零”,让对方军队疲于奔命。就像咏春拳一样,一次攻击可能并不致命,但不断对同一个目标快速、持续攻击,最终也会出现致命的攻击效果。
2、较高的性价比。当敌方长期被骚扰之后,必然战斗力会大幅下滑,此时士气高涨的己方发动突然攻击,不啻于是一场“降维打击”,定然会以微小的代价取得较大的胜利。
二、多次运用,好评如潮
三驾疲楚的策略,十分管用有效,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曾被多次运用。
1、吴破楚
三驾疲楚在其被提出50多年后,再一次发挥出了惊人的威力。
公元前年,吴王阖闾率领3万精兵攻楚,在五战五捷之后,攻破了楚国都城。
之所以如此顺利,是因为吴王阖闾采用了伍子胥的三驾疲楚之策。
《左传·昭公三十年》中记叙,吴王阖闾问伍员:“‘伐楚何如?’对曰:‘楚执政众而乖,莫适任患。若为三师以肆焉,一师至,彼必皆出。彼出则归,彼归则出,楚必道蔽。亟肆以罢(疲)之,多方以误之。既罢而后以三军继之,必大克之。’阖闾从之,楚于是乎始病。”
伍子胥认为,楚国负责的大臣太多,且彼此不和,无人敢于站出来承担责任。于是伍子胥建议将吴军分为三队,让其轮流攻击楚国,诱使楚国调动全部兵力防御。久而久之,楚军得不到丝毫喘息,长期处在疲惫状态,战斗力大幅下降。
于是,仅用了6年,吴军就攻破了楚都。
2、诸葛亮北伐
公元年至年,诸葛亮率蜀军,先后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
期间各种精彩不断。有失街亭,也有定军山;有空城计,也有五丈原。
但所有的种种,只是诸葛亮为蜀国争取的一线生存之机。魏强蜀弱,若任其自然发展,两国差距将越来越大。
汉中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且魏都洛阳距离汉中6、公里。这让魏国感到颇为头痛:地方过于偏僻,若要长期固守,需要维持一条消耗巨大的运输补给线,将曹魏的人财物一点点消耗进去。因此,曹魏认为,汉中等地不能轻举妄动,大举兴兵必天下骚动,耗费巨大。
于是诸葛亮抓住曹魏的这种“守不住,攻不得”的心态,通过北伐消耗了曹魏的有生力量,阻挠着曹魏的经济恢复。由此造成曹魏西北部经济发展停滞,农业生产凋敝的景象。曹魏一时间转入防守态势,很长一段时间内几无全面进攻蜀国的实力。
3、范仲淹的“十六字诀”
北宋时,为了对抗南下的辽国军队,范仲淹力谏加固汴京城防,高城深池,充分保障北宋朝廷的安全。
同时,范仲淹提出了对抗的“十六字诀”:锐则避之,困则扰之,夜则惊之,去则蹑(追踪)之。
通过对入侵辽军的骚扰,使其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疲惫不堪,战斗力下滑,无力进犯。这是对三驾疲楚战略的继承发展,通过持久的骚扰,消耗和拖垮敌人。从而以低消耗,取得打击敌军的最佳效果。这才是“保社稷安四海之全策”。
后来宋将吴璘也是用此法对抗金兵。每逢决战,吴璘总是先放任金兵进攻,待其进入有利地形后,便派出精兵强将,分批次对金兵骚扰,使得金兵疲于应付,士气大减。然后待金兵被拖得显露出疲态时,突然出奇兵攻击,从而一举获得全胜。
吴楚决战:柏举之战
结语:占据优势,以弱胜强
杨万里在《送左元规三诣太常》中写到:“晋候三驾楚莫争,薛候三箭天山平。”
对三驾疲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荀罂也在劝谏晋悼公时说,假如现在就和楚国作战,必然会带来惨重的伤亡。聪明之人靠智慧取胜,愚昧之人靠蛮力对抗。
显然三驾疲楚,应该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巧劲儿。
将队伍一分为三,一分为四,从而化整为零,有效控制了战争规模。
通过高效指挥,精准统筹。将己方战斗力提升一个档次。
通过持续骚扰,让敌方战斗力一降再降。
最终抓住机会,发起致命一击。
这便是晋国最终拖垮楚国,锁定胜局,进而恢复霸主之位的关键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