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是什么前朝历史本朝修,成王败寇任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之所以称为“正史”,在于历朝历代都以此作为研究历史的权威资料,属于国家认证的级别。

二十四史的确定由清代乾隆皇帝钦定,其中顺序包括。

1.史记(作者:汉·司马迁)

2.汉书(作者:汉·班固)

3.后汉书(作者:南朝宋·范晔)

4.三国志(作者:晋·陈寿)

5.晋书(作者:唐·房玄龄等)

6.宋书(作者:南朝梁·沈约)

7.南齐书(作者:南朝梁·萧子显)

8.梁书(作者:唐·姚思廉)

9.陈书(作者:唐·姚思廉)

10.魏书(作者:北齐·魏收)

11.北齐书(作者:唐·李百药)

12.周书(作者:唐·令狐德棻等)

13.隋书(作者:唐·魏微等)

14.南史(作者:唐·李延寿)

15.北史(作者:唐·李延寿)

16.旧唐书(作者:后晋·刘昫等)

17.新唐书(作者:宋·欧阳修)

18.旧五代史(作者:宋·薛居正等)

19.新五代史(作者:宋·欧阳修)

20.宋史(作者:元·脱脱等)

21.辽史(作者:元·脱脱等)

22.金史(作者:元·脱脱等)

23.元史(作者:明·宋濂等)

24.明史(作者:清·张廷玉等)

为什么二十四史没有清史呢?

很简单,《清史稿》完成的时候已经没有皇帝了,并且仅仅只是底稿,至今存在诸多争议,所以清史至今未能进入二十四史的行列。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二十四史呢?

二十四史以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作为模板,延续了纪传体的写法。以本纪列传为中心,以时间为纬来反映历史事件。看过二十四史的朋友不难发现,二十四史从三国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个“潜规则”:本朝修前朝史。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过,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正所谓:成王败寇任人涂抹。从古至今,新国建立首先做的就是改史。自古以来前后两朝大多新仇旧恨,你能指望新朝对旧朝涂脂抹粉,歌功颂德吗。其中内容倾向自然不必多说,反正败者总是一万个理由,成功者只有一条原因,天命授之。

二十四部史书,记载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迄明末的长达四五千年的中国历史。要想深人了解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来龙去脉,不管二十四史其中有多少真假,还是目前最权威的历史解读。然而其内容卷帙浩繁,全部二十四史总计卷,约万字。除了专业研究者很少有人能把他看完,看透。

按照“成王败寇”的理论,只要成功了就是英雄,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无视。当年楚汉之争,霸王项羽力拔千斤武功盖世,而沛公刘邦则出身市井,嗜酒贪色。可结果就是刘邦成了英雄,项羽成了莽夫。历史就是这么无情,但谁让你是失败者呢?

于是每逢改朝换代,在新天子的指导下,史官将他们的前辈节操掉落满地,但凡不合意或丑化新朝的,统统删除。而对敌人则如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深挖各种黑幕丑闻。最终成功者奉天承运,而失败者则是倒行逆施,咎由自取。

每朝每代都把修史当做头等大事。但这种事情往往只是“给别人抹黑,朝自己贴金”。没有哪个朝代真正吸收了历史的教训,跳出了年轮回的怪圈,最终依然反复上代的悲剧,被新朝取而代之。套路也是一模一样的。

前朝末代皇帝无道昏庸,有志之士揭竿而起,然后承接天运,励志图新在历经两代之后走向顶峰,再从巅峰逐级滑落衰落,出现了新版昏君,开始新的轮回。

历史就是这么残酷,不管你如何嘲笑前朝,却总是在重复前朝的愚蠢。除了过程,二十四史的开头和结尾基本没什么区别。

正如梁启超所说,中国的历史只是告诉大家,某一天某人做了某事,但这事为什么会发生呢?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是什么?不知道。再问这件事对别的事和以后有影响吗,影响是好还是坏呢?答曰:还是不知道。

历史由胜利者书写,记录中必然会带着粉饰或抹黑,人们不可能有百年之后再看,那种平静旁观的智慧和经验。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不该单凭二十四史的意见来简单粗暴认为历史是什么,而是透过那些蛛丝马迹寻求真相。这才是我们看二十四史的最终目的。

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反问、多一些寻找。

原创不容易,更多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