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金手指,开了像没开一样?或者说什么样的金手指,没开像开了一样?
在穿越文里,这样的金手指有三根,一根叫阅历、一根叫运气、一根叫年龄。
前者是穿越前有的,后者是穿越送的。至于运气,则是创作的必要条件,有好运气也有坏运气。毕竟,无巧不成书嘛。三者加起来,就是神作。
本书正是一部这样的小说。
《宰执天下》
来自后世的小人物贺方,附身到了大宋熙宁二年一名关西士子韩冈的身上。从平民出发,一步步登顶宰相。
故事很简单也很励志,可是要成为神作,还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是环境。环境给人提供机会,而良好的环境给人提供更多机会。北宋中期的安定大环境给了主角适应时代的条件(当然继承前代记忆必不可少),而地处关西与河湟开边挂钩又让主角的人生驶上了进取的快车道。
另一方面,北宋读书的风气让小地主出身的韩冈以士人身份开局,关西的家庭环境给了韩冈强健的体魄。
此外,宋儒对儒学的反思与重塑让他改变时代有了杠杆,而支点正是他横渠弟子的身份。这种环境意识在小说各处无处不在,才产生了值得主角把握的机会,才有了所谓好运气的用武之地。大到仁宗朝的群星垂垂老矣让主角不用面对噩梦竞争;小到关西武风极盛,有利于主角收军事型的小弟……
其次是人设,环境基本上奠定了韩冈的进取形象,加入来自后世的人生经验,就有了立功升官的本钱。韩冈的特质在神宗朝,注定是有所作为的;更何况他还是文官,大宋的文官;更何况他还有个捡来的进士身份……
当然,他不是完人,他有两个看似致命的缺点;不通诗赋与不懂风雅。
不过前者在中了进士之后就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司马光都自称不通诗赋。而后者看起来不利于开后宫,但是别忘了:对古代女性而言,现代男性身上最可贵的特质,就是那份来自内心的尊重与平等意识。
相较之下,被后世无数女性视为精神偶像的坡仙,身上的历史局限性未免太突出了……适应环境的人设不止体现在主角身上,还体现在主角的朋友、战友身上。
人设是个大筛子,是小说走向最直观的体现,把朋友和敌人的界限画的清清楚楚。毕竟,主角要做的,可是时代的弄潮儿。
最后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无论文学素养多么充足,来看历史穿越类小说的读者,一般是难以容忍史实的硬伤的。
而且说实话,一般来说在史实上存在硬伤的小说,在逻辑上是难以自洽的,说到底生造的逻辑无法与从历史中提取出的规律相比。
读者与作者借助作品进行的交互,注定是不平等的,作者天生要对自己的作品负更多的责任。那么作者的历史素养,就是作品能承担读者审视与批判的保证。把这一点放在最后,是因为对比前两个条件,历史知识发挥的正面作用是有上限的,反正不能直接成为主角的加成。
众所周知,《宰执天下》是一部很长的小说,更新了十年之久。所以它内容的全面毋庸置疑,从打戏到文戏一应俱全,满足各种口味的读者。当然也存在读者时间不够没看完就失去耐心,以及后续发展路线太多作者选择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不过内容上的问题仅限于此,甚至这不算问题,只是遗憾。
如果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应该强调小说里提到的文武之争、君相之争、南北之争等矛盾线索。
但是在《宰执天下》里,这些都是次要的,更突出的是主角韩冈的故事。
韩冈给我们最大的启示不是他用什么样的智慧取得了成功,而是他用什么努力走向成功。每日强身健体,每天读书,放在什么时代都是可贵的品质。至于胆量和见识,确实有点学不来,也是真正的爽点所在。后宫、权相、战神等标签,反而也成为了次要。
《宰执天下》是典型的以质胜文,但是除了以主角内心语言形式出现的吐槽,没有过分浓重的网络小说色彩,也可以作为亮点之一。
写《宰执天下》的书评,要强行忍受的是剧透的欲望,感觉记忆里的哪一段情节提出来,都值得初次看的读者拍案,也让人有回顾的想法。甚至贴吧的同人创作,都有大量的催更粉丝。
可能它想告诉我们:神作的优秀,是全方位的。
———·———
阅读是一次美好的体验
说书人十一点个在看吧,求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