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第一天,我们爱读共读一本好书四月共读营热热闹闹地开营了。小伙伴们带着三月共读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了四月的共读中。不像《终身成长》的阅读那么有话题性,《如何阅读一本书》作为一本实用型的阅读指南,他就好像一个严肃正经的老教授,一丝不苟又循循善诱。刚读的此类书籍的小伙伴可能会颇觉艰涩,但是这些印记会如同四月的清风,温润着我们的心间,陪伴我们终身,在阅读实践的路上,也终将会逐渐清晰有力。
4月的共读,我们依然还是有不少小伙伴都完成了非常精彩的阅读输出,我们将他们的这些珍贵的思考和收获,收录成一个合辑,共12篇,让我们一起看看,在经过了一个月的共读后,我们会收获些什么呢?
书友:Rita从热衷亲子阅读逐渐向热衷阅读发展的二胎妈妈。在身边朋友的影响下,逐渐体会到了阅读的乐趣,以及对自身成长、家庭建设的好处等,期待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同时,也希望能够影响身边人,跟大家一起体会阅读的魅力,特别是让身边的青少年更多的爱上阅读。正如本书开篇所言,本书是给那些想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的,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阅读,让一本书向你既有的理解力挑战,以一己之力提升自我。这句话与其说是这本书的写作目的,不如说是艾德勒自身成长经历的密码和总结。
艾德勒14岁辍学,为达成当一名记者的梦想,成为纽约太阳报的送稿人员并进入夜校学习写作,由此在书中结识了自己心中的英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托马斯·阿奎那、约翰洛克、约翰·斯图尔特密尔………
他因故没能获得学士学位,却能留校任教;他不是律师却成为第一个非律师出身且能胜任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教授;他策划的项目,无论是“西方世界名著计划”还是“大英白科全书”,无不是宏片大作,需要非凡的智慧和学识才能担当。
有效的阅读成就了艾德勒,使他成为以一己之力提升自己的人。可以说,艾德勒本人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代言人,书中的这些规则和建议是艾德勒成就自己的密码,如此的倾情奉送,如此的寄予厚望,你是否心动了呢?
可以说,这是一本设计考究、苦口婆心、一对一、手把手教你阅读的书。为了减少你的压力,费尽心思的把阅读分解为逐渐提升的四个层次,然后再贴心的把关键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分解成3个阶段15规则的慢动作,再辅以分类书籍的特殊指导……一步一步,犹如一个博学多才的老教授面对一个范然无措的新生,费尽心思,想尽办法,就希望你能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书中的规则很多,很细致。粗粗过了一遍之后,我在《终身成长》中小试牛刀,用检视阅读的规则过了一遍目录、前言和主要章节。还真是效果显著啊,似乎没有太大难度的就理清了书的结构和主旨,速度也提升了很多。大爱之作!
书友:艳丽两个孩子的宝妈,爱上“微笑”带我走上阅读之路。最初想通过读书能好好教育孩子,现在想通过读书完善自我,做一个更真实的自己。这本书是为那些为了增进理解力而进行阅读的人而写的,而我正是想通过阅读来丰富并成长自己,所以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真是一部宝典。
作者说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而这四个层次又是层层递进的,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分析阅读是最重要的,这一个层次又分为3个阶段15个规则来阐述。只有在阅读中去使用这些规则才可以帮助我对这本书的理解,这些技巧对于初学者的我很难,但一旦开始并坚持下去,我想我的收获一定会让我惊喜,我好期待又很担心自己做不好让自己失望,不过我要用成长型思维来提心自己,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