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堪称世界军事小说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我国一部通俗体历史小说,更是一部卓越的军事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将《孙子兵法》中将帅形象的塑造,战争谋略的运用,主导战争的军事思想汇于一体。
在相当的程度上是中国古代战争经验的文学化、通俗化,不仅作为小说可以赏心悦目,而且有行兵作战实用的借鉴价值。
一:《三国演义》的道德取向与《孙子兵法》的战争道德观
从辩证历史观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纷争实质上是封建统治集团内部几股力量相互之间争夺统治权的斗争。
因而无所谓“正统”与“篡夺”。
但是在罗贯中的笔下,三国为争夺统治权的纷争显现出作者强烈而鲜明的道德取向,即“拥刘反曹”。
作者这种鲜明的情感道德取向固然受到中国传统伦理观、历史观的影响,但是兵家的道德取向却贯穿文学作品的始终,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国纷争之间的战争赖以存在的道德基础究竟是什么?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要求认真研究、审慎对待战争这一国家大事。
因为“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又特别强调:“主不可以怒而兴师,故不可以愠而致战。”
因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安国全军”是战争的最终目的,强调将领要“为民是保”。
战争的标准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掠夺城池和财富。这体现了孙子“慎战”的思想。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衡量战争取胜与否的种种标准以“道”为首,孙子对“道”的阐释是“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诡也”。
孙子认为君主能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的支持,民心所向是赢得战争最关键的因素。
陈颖认为:“《孙子兵法》首先阐明了政务因素,道德取向以及民心所向对战争成败的决定性作用。”
而《三国演义》正是通过刘备和曹操截然相反的两类人格品行渲染强烈的道德情感取向。
刘备的“爱民如子”与曹操的“祸国殃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就是“拥刘反曹”的道德基础。
作者不时在文章中流露刘备仁慈、忠厚的长者形象,却也有意塑造曹操阴险狡诈的奸臣形象,并有意让两者进行对比。
不仅如此,作者还借刘备之口将这种强烈的道德对比表达出来:
“今与我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曹相反,事乃可成。”
孙子认为“道”就是民心所向,因此,仁君与暴君的区别就在于对待百姓的态度上。
《三国演义》中特意提到刘备作安喜县尉时“署县事一月,与民秋毫无犯,民皆感化。”
到新野之后有民谣称“新野牧,刘皇叔,自此到,民丰足”。
当弃樊城之时,城中百姓携老扶幼相追随,刘备见此情景,悲痛不已,认为“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说罢便要投江自尽。
就连敌军逼近,部将都劝他暂弃百姓,走为上策之时,刘备泣曰:“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孙子曰:“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刘备的做法不仅做到“令民与上同意也”,而且到了“可与之俱死”的程度。
史书上并没有关于刘备“爱民如子”的种种记录,由此可见,作者有意用艺术的手法塑造刘备仁君的形象,从而突出《孙子兵法》中道德取向的作用。
为增强对比效果,作者又精心刻画了与刘备忠厚仁德形象相反的曹操奸诈残忍的暴君形象。
曹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挖掘坟墓。”种种行为,令人发指。
并且,曹操在冤杀吕伯奢一家之后,毫无愧色,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言辞。
于是,就有了刘备“仁德布于四海”与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道德情感倾向,这正是作者秉承《孙子兵法》的战争道德观的表现。
二:《三国演义》的战略战术与《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
慎战绝非不战,当战不战亦绝非“安国全军”之道。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作战,在《孙子》十三篇中始终贯彻着一条鲜明的思想主线,这就是“道义”为指导的战争最高准则。
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争的最终战略目标,以“上兵伐谋”作为根本的战术原则。
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具有重实战,不重玄谈,尚智术,不尚武力的特点。
如杜如波教授所说: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内核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以军事斗争的“不战”为表象,以非军事斗争的心理战为实质,以“伐谋”、“伐交”为手段,以迫敌屈服为阶段性目标,以“全”为最终目标,安国全军以益天下。在此基础上,孙子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也就是说,作战依次以外交、斗兵、攻城为下,而以“伐谋”为上策。
《孙子兵法》中“伐谋”也被称为“庙算”,我国台湾学者钮先钟曾说:
孙子的观念和现代的学者大致相同,只是名词不一样而已。“校之以计”即为度量,“索其情”即为判断,前者可以用来处理量化的因素,后者用来处理不能量化的因素。两者综合起来就是孙子所谓的“庙算”思想。
《始计篇》中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而两军交战前相互“伐谋”的战略思想在《三国演义》中也屡见不鲜,最为典型的还要算是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还在于将领能够巧用孙子兵法,计划周密,计谋奇巧。
《孙子兵法·用间》中提到:“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所谓反间就是巧妙利用地方派来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方效力。
生间就是能活着回来报告情报的间谍。
周瑜巧妙利用“蒋干盗书”一事,借蒋干之口与曹操之手除去了东吴的心腹之患。
蔡瑁、张允二人久居江东,深谙水军之道。若他们不死,则曹操水军必然训练有素,也难保后来庞统所献连环计不被识破。
蔡瑁张允二人之死,是取得赤壁之战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正如诸葛亮所言:“今蔡、张二人既死,江东无患矣,如何不贺喜?”
反间计实现之后,东吴继续审时度势,制订了火攻战术。
《孙子兵法》曰:“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缁,四曰火库,五曰火队。”
火烧赤壁,曹军大半死于烈火之中,是为火人。
其间东吴为保证战争顺利进行,还使用了阚泽密献诈降书的生间,庞统巧授连环计。
作为对比,周瑜识破蔡和、蔡中诈降的生间之计。
战术的正确可以保证战争的胜利。
纵观赤壁之战,双方战前的谋划已经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因此,战争还未打响,胜负已见分晓。
三:《三国演义》的将领谋臣形象与《孙子兵法》的将帅论
《三国演义》用70万字的笔墨描绘了东汉末年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战乱年代,也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余名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特别是谋臣和将帅的形象尤为突出,堪称古典小说之最。
在形形色色的将帅谋臣的形象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孙子兵法》中对将帅的种种要求。
可见,《三国演义》中在面对实战时,《孙子兵法》是援引的首选,可见作者对它的认可程度。
《孙子兵法》对将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多具体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在《三国演义》中又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孙子兵法》认为将有“五德”,即“智、信、仁、勇、严”。
此外,《孙子兵法》还在书中其他地方也间接的提到了对将领素质的要求,如:《九变》中说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
(电子书,点击上方链接可免费阅读↑↑↑)
这是从反面对五德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地形》中说:“进不求名,退不避罪,为民是保,而力合于主,国之宝也。”
这是从政务修养上对将帅提出要求。
“主不可以怒而兴军,将不可以愠而致战。”这里要求将帅要具备坚毅、沉稳的性格品质,把对将帅的要求从军事素质到政务素质再提高到心理素质的层面上。
《三国演义》作者运用巧妙地文学艺术手法塑造了一大批有血有肉、形态各异的将帅谋臣形象。
然而,这些将帅谋臣在客观上都是对《孙子兵法》的艺术演绎。
为了突出艺术效果,作者有意让一个人成为一类性格品质的突出代表。
如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德,诸葛亮的智慧,关羽的义薄云天,张飞的刚毅果敢等。
正如鲁迅所说的那样:“欲显刘备之长厚似伪,状诸葛亮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他们都能代表孙子兵法对将帅要求的一个方面。
而能集兵法要求之大成者,莫过于诸葛亮,除去广为人知的智慧,《三国演义》其实将诸葛亮的“智、信、仁、勇、严”刻画得淋漓尽致。
诸葛亮的智慧在一部洋洋洒洒的战争巨著中达到无人出其右的程度,就可见一斑。
诸葛亮五出祁山之时,所属兵马只不过10万,而对手的兵力却有30万之多。
在敌我悬殊如此之大的危急时刻,蜀军中却还有4万兵士役期已到,应当返乡,大战在即,将士们都不禁暗自担忧。
有人提议暂留老兵参战,战役结束、新兵到来后再遣老兵返乡。
然而诸葛亮却毅然决然地反对:“不可,吾用兵命将,以信为本;既有令在先,岂可失信?且蜀兵应去者,皆准备归计,其父母妻子倚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难,决不留他。”
这番话从情从理两方面阐述了遣送换防军士的理由,凸显了诸葛亮以信为本,仁慈爱兵。
也正因为此,蜀兵深受感动,纷纷主动要求留下,与魏军决一死战,这正达到了《孙子兵法》中“使民与上同意”的效果。
至于他的英勇果断,在于他敢于临危受命,深入东吴,舌战群儒;百万大军压境,城内兵力空虚的时刻,以一招空城计克敌制胜。
(电子书,点击上方链接可免费阅读↑↑↑)
另外,他不徇私情,挥泪斩马谡是治军严格的最好诠释。
可惜,诸葛亮虽然有丰富的兵法理论知识,又有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但是终究没能达到《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最高境界。
七擒孟获之时,七擒七纵虽然令蛮王心服口服,诚心归顺,但是终究依赖“人谋”,避免不了荼毒生灵,以至于自己也受到良心的谴责。
因此在火烧藤甲兵之后,他也不禁感慨:“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虽然难以企及,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境界依旧是国人追求的目标。
“自古知兵非好战”,孙子正是通晓战争的规律,才在多年前就提出了“慎战”的思想。
不论是对将帅的种种要求标准,还是提出的各类战略战术,孙子的最终目的都是达到“安国全军”的最终目的,追求的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
孙子认为应该采取一切有可能的措施,降低、减免战争带来的各项损失,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足见兵学思想超出其时代的先进性。
对我们后世的作战也具有很深刻的借鉴意义。
四:结语
《孙子兵法》十三篇,篇篇有谋,《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回回有计。
《孙子兵法》讲的是军事理论,《三国演义》是用战例对军事谋略进行阐释说明。
《三国演义》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小说的范畴,它以大量的史实为依据,融入《孙子兵法》的战争观和战略思想。
既为古代兵书做了注解,又为后世的军事谋略家提供了军事思想和战争谋略,是古代兵书的集大成者,是军事谋略综合运用的典范,值得后人不断挖掘和总结。
备注:本文为转载文章
(电子书,点击上方链接可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