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说说两部外国人写的中国史

中国历史自夏商周至今,上下五千年。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史不少,知名的如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柏杨《中国人史纲》、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国史》等,各具特色,都是经典之作;外国人写中国史最出名的是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洋洋洒洒十几卷,相当的权威。

近日读了两本外国人写的中国史:一本是美国人伊沛霞写的《剑桥插图中国史》,一本是日本史学泰斗贝塚茂树编著的《中国文明的历史Ⅱ春秋战国》。这两本书简繁差别很大,但读起来都很受益。

《剑桥插图中国史》要言不烦,有图有真相

华盛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伊沛霞(PatriciaBuckleyEbrey)写的《剑桥插图中国史》,不拘泥于中国正史记载的政治演变和经济社会情况,而是侧重于从社会发展与文化现象的角度描述中国的历史进程,很有自己的特点。

这本书视野开阔,要言不烦。作者将中国史分为文明的起源(史前到西周)、哲学基础(东周)、官僚制帝国的创立(秦汉)、佛教门阀政治与外族统治者(三国至隋朝)、世界性的大帝国(唐朝)、重心南移(宋朝)、外族统治(辽金元)、独裁的限度(明朝)、满人与帝国主义(清朝)、行动起来(~)、彻底的重新统一与改革开放(年后)等十二个阶段。单单从标题看,就体现了观点鲜明,脉络清晰。

比如三国至隋朝期间,重点讲了士族豪门即门阀对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影响,讲了士族精英的不拘礼法和纵情声色,讲了佛教的广泛流传及北魏时期修建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号窟的中央祭台唐代鎏金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这本书叙述与分析方法独到。作者通过萃取每个历史阶段最关键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化现象、社会生活,在世界背景下观察中国历史,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贯穿成一幅幅前后相续、特色鲜明的历史长卷,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兴趣盎然地读完这本书,感受中国历史之悠久,文化之灿烂,社会之进步,精英之追求。

比如描述唐朝,没有过度说它的文治武功,而是讲了唐三彩,讲了萧翼智取《兰亭序》,讲了佛教对中国生活方式的影响,讲了武则天和唐明皇。比如描述元朝统治下的中国社会,讲了按种族划分四个等级,配了刘贯道的《忽必烈游猎图》、龚平的《钟馗图》、赵孟的《调良图》等图片,表达不同种群的心境。

刘贯道《忽必烈游猎图》赵孟《驯良图》

这本书配图极好,与简明扼要的文字相得益彰。全书精选多幅精美图片,包括青铜器、云冈石窟佛像、唐三彩、字画、地图、人像、照片、插图等,与要描述的史实、文化现象相匹配,通过丰富的视觉感,让人易看、易懂,效果非常好。

比如说到明朝的独裁和郑和下西洋,就分别选了朱元璋的丑陋画像和麒麟图;说到世界性大帝国的唐朝,就选择了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和四弦琵琶;说到汉朝的富庶,就选择了西汉镀金青铜宫女持油灯像(长信宫灯)和东汉青铜摇钱树。

这本书对近现代史描述甚翔。在页正文中,年鸦片战争后的内容有页,占比34.9%。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国共两党的建立、共产党的胜利、新中国的建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一个都不能少,里面大的事件、重要人物也都有图有真相。

比如甲午战争后中日代表在日本春帆楼谈判中,日本代表伊藤博文的倨傲和李鸿章的怯懦一目了然;如新文化运动中,重点介绍了鲁迅论中国人的民族性,包括他的小说《狂人日记》和他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演讲。

《中国文明的历史Ⅱ春秋战国》则脉络清晰,雅俗共赏

日本讲谈社组织十位日本专家编写的《中国文明的历史》一套十一册,从中国文化的开端,到春秋战国、秦汉帝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世界帝国、宋之新文化、大蒙古帝国、明帝国与倭寇、清帝国的繁荣、东亚的开国,一直到中国的觉醒,浓墨重彩两、三百万字,讲明朝时还专门说倭寇,有趣儿吧?我只是先读了第二册《春秋战国》,觉得很有特色,很是受益。

这册书脉络极为清晰。国人都知道,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篇章。这册书的一条主线是周王室的逐渐衰落→春秋五霸的“尊王攘夷”→贤人宰相、开明君主与变法→战国七雄的合纵连横→远交近攻与秦国统一;另一条主线是贵族社会的崩溃与孔子的出现→兵法、战车的出现与铁器的普及农业、工商业的发展→百家争鸣→战国四公子与游侠。

前一条主线是春秋战国的发展态势,这是由松散国家走向领土国家和大一统国家的历程;而后一条主线则是前一条主线的内在、外在助力以及重大事件的引爆点,如孙膑的“田忌赛马”和信陵君“盗虎符”救赵。

曾侯乙编钟

这册书史实极其丰富。读史书最忌不重史实,断章取义。而这册书通过对《左转》、《史记》等大量古典文献及出土文物图片的引用,与春秋战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这段最精彩的中国历史脉络丝丝入扣,特别的有厚重感。这一点日本人注重细节、题目与佐证完美结合的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比如《周礼》中的军队组织,“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一军为一万两千五百人构成,是不是很有趣?现在常说的“执牛耳”就是当时诸侯会盟时,由盟主割下祭品牛的左耳,用其血写盟书而得来。

楚墓帛画

这册书简明扼要,雅俗共赏。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眼红心热的时代,而这册书以大量历史事件和成语典故解读的形式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与时代变迁。

比如,有“曹刿论战”的“食肉者鄙”,有“孟母三迁”的最早教育家孟母,有“庄周梦蝶”的庄子和“非攻止战”的墨子等“百家九流”,有“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有“阙与之战”和“长平之战”的赵奢赵括父子,有“怒发冲冠”、“秦王击缶”、“完璧归赵”、“负荆请罪”的蔺相如,有“鸡鸣狗盗”的孟尝君和“毛遂自荐”的平原君,有贤臣众多如李悝、吴起、西门豹的明君魏文侯,甚至还让我们看到了与我们平常看到不一样的孔子像、屈原像……

屈原像

两点感悟:

一是两本书都是写中国历史,但都是站在更广泛的范围中予以描述分析。比如前一本书就经常对比同时代的其它国家~~汉朝对应罗马帝国,南北朝大分裂时期就会提到欧洲中世纪蛮族入侵;而后一本书则不时拿相关情况与日本比较,如春秋时期土地所有制与日本领主庄园相仿,春秋战国时代的“士”阶层如任其发展可能形成类似日本德川时代的封建国家等等。

二是两本书一简一繁,可以让读者相得益彰。《剑桥插图中国史》可以让人学到简洁清晰、分析独到、配图精准;而《中国文明的历史Ⅱ春秋战国》则似教材又似类历史小说,让我们再次重温春秋战国那个恢宏时代,感受到历史的大变革,感受到人物、事件的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想起孙皓晖笔下一套六部十一册多万字的皇皇巨著《大秦帝国》,想起了书中“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的豪气。

读书使人明理,读史使人明智。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读书真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