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也能彰显大历史,司马辽太郎塑造着幕

在日本有着一种说法,日本史看司马辽太郎,中国史看陈舜臣,可见两人对于日本影响之深。但这两位都不是历史学家,他们都是作家,而他们的历史,其实就是历史小说。

陈舜臣小说看过不少,但司马辽太郎确是有幸第一次接触,看的就是这一本《幕末》,也是第一次领略司马辽太郎历史小说的风采。

《幕末》是十二个小人物的传记体小说,历史上他们也确有其人,他们的历史故事也是真实可信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司马辽太郎会被当成了解历史媒介的原因。通过对于这些故事的阅读,确实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了解历史的真实。

《幕末》中这12个人有着什么样的共同特点呢?作者在后记中给我们交代了,他们都是暗杀者,都是在幕府时代末期去执行刺的任务,而这样的故事也就给小说以更大的扩展性。“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想想刺客的生涯,一定很刺激。

但真实的情况呢?既然这是历史小说,那就要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待这些刺杀,他们改变了历史的进度吗?司马辽太郎给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暗杀单个的个人,无法得到任何有效的成果。但如果从整体上来看,他们的行动依然有着历史的意义,这就是在幕府的极端统治下,他们就代表着一种反抗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引导、感召着更为积极的力量,最终颠覆了幕府的统治,他们个人的行为也无疑会留下了华美的一笔。

作为小说,《幕末》的描写极为细致,阅读中,我们仿佛走进幕府时代后期那种真实的社会之中,随着作者的精心刻画,我们也就进入一个又一个的主人公世界,有着身临其境之感。

举个小说中的插曲,来看一下作者的功力。在《火烧浪华城》中,司马辽太郎描写了四个武术被误解,甚至被当成乞丐羞辱,以及他们面对这样的羞辱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态度,这样一个小故事写的绘声绘色。

先是他们中三人去游说富豪文左卫门,请他出钱帮助勤王大义,慷慨激昂,滔滔不绝。但面对着一个面带轻笑的、充满对于衣衫褴褛三位武术的蔑视的文左卫门,他们能表现出来什么呢?当文左卫门准备用一笔小钱打发他们的时候,他们情绪激昂了起来:“你是叫我们模仿乞丐吗?”一言不合,拔刀相向。

文左卫门只有跪地求饶的份,武术不杀懦弱之人。他们放了文左卫门,准备离开时,文左卫门污蔑他们是强盗,敲响了警钟。可怜的四个武士,如丧家之犬,被四聚而来的百姓所追赶。在司马辽太郎的描写中,这样的场景滑稽又真实,让人忍俊不禁但又莫名悲伤。

就这样,三个人和另外加进来的一位倒霉武术被百姓追赶到穷途末路,只有用日本武士最高的礼节——自杀,来洗清自己的冤屈。但就是这样的自杀也不能让他们如愿以偿,四人中的井原应辅,未能当场死亡,在路边躺了半日,受尽羞辱,直至其他人来结束了他的生命。

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很适合阅读,这只是《幕末》小说中一个小插曲。这里有一个又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都是极有个性的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代表者,都是幕末时代“最后的武士”。#读书#

《幕末》司马辽太郎著日本时代小说新选组血风录姐妹篇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官方店旗舰店¥27.33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