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无大小皆称老,难倒一群学士,纪晓岚

对联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即便是到了现代,婚嫁丧娶、各种传统节日都需要对联的点缀。

清朝的乾隆年间,纪晓岚的很多故事便与对联有关。这些对联故事,既显示了纪晓岚本人的聪慧博学、灵活应变,也体现了我国对联文化的博大精深。

遇巡抚折辱,“对”回翰林院尊严

雍正二年(公元年),纪晓岚出生在一个政治氛围浓郁的家庭里,正史记载,纪晓岚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曾在朝廷为官。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许多事情也就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需要发奋图强就能懂得许多为官之道,才学更是深厚。

在乾隆八年(年),二十岁的纪晓岚参加了科举考试,获第一名,自此便算是正儿八经的入伍为官。纪晓岚确实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有着显赫的家世、聪慧的头脑,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科举中榜,一举夺魁。

纪晓岚有着“清朝第一才子”的美誉,时常是被朝野上下艳羡的对象,但这也让他所处的翰林院成为了众矢之的。

乾隆十九年(年),纪晓岚在翰林院为官期间,曾遇到一位姓乌的巡抚对他及同僚发言侮辱。

这位乌姓巡抚当时前往翰林院对接业务,自觉才高八斗的他想要出一个上联刁难翰林院众人,只见乌巡抚对纪晓岚等人双关道:“鼠无大小皆称老。”

这句上联的字面意思,就是指“老鼠不管是小老鼠还是大老鼠,都叫做老鼠。”而其深层的含义其实是在讽刺这些无论年纪大小,都被称之为老先生的翰林院的大臣。

乌巡抚一面要让纪晓岚及同僚对出相应下联;一面又暗指他们能力不足,还忝居高位。

当时,场上鸦雀无声,翰林院众人虽面露怒色,但是却因文学水平逊色而“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能默忍屈辱。

乌巡抚本以为这次上联堪称“妙联”,无人能够对出,正当他沾沾自喜,自以为计划“得逞”之时,却有人站出来“以牙还牙”。

站出来的正是纪晓岚,只见他对出下联道:“龟有雌雄都姓乌。”

纪晓岚所作的下联,既工整,又暗怼乌巡抚是乌龟,为翰林院众人挽回了面子。

巧用“谐音梗”,“对”出轶闻趣事

自幼便文采出众的纪晓岚在朝堂上也是颇负盛名,他受到了很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