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胡子可恶,而吃溜达饭的人才可恶

民国时期,东北是盛产胡子(土匪)的地方,尤其是吉林的胡子数量最多,胡子虽然可恨,但有一种人比胡子更可恨,他们就是“吃溜达饭”的人。什么是“吃溜达饭”?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清末至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军阀、胡子各自拉起队伍相互攻伐,企图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正所谓“乱世出枭雄”,胡子是乱世中必然出现的特殊产物,当“仁、义、礼、智、信”被彻底抛弃时,只有暴力才拥有话语权。胡子们坚信暴力,也通过施加暴力得到了好处,开始逐渐壮大起来。

在东北老百姓的口中,土匪被称为“胡子”,胡子们干的全是刀头舔血的勾当,胡子们在绿林中立足,当然要拥有属于自己的名号,他们的名号往往会取的响亮,如老北方、钻山豹、大老好、三江好等等,虽然听起来仍不失土气,但在报号时也算是能勉强震慑住对方。

在各种影视剧及小说中,东北胡子多被描写成淡泊名利、义薄云天之人,但现实情况却完全不同,大多数胡子都没有文化且生性残暴,他们抢劫、放火、宰人,可谓是无恶不作,至于胡子们为何总是喜欢抢富商而不选择穷人下手,原因就是穷人根本榨不出多少油水。总之一句话,乱世之中人人求得活命,劫富济贫的好胡子少,烧杀抢掠的坏胡子多。

胡子固然可恨,但老百姓更痛恨一种专门“吃溜达饭”的人。什么是“吃溜达饭”,就是借着胡子的武力发财。在吉林榆树县城内有一位名叫侯三的家伙,此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二流子”,东北话中的“二流子”,是指整日游手好闲之人。侯三是一个孤儿,从小就死了爹娘,是乡亲们“你一口,我一口”养大的。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侯三却是一个白眼狼,他终日无所事事在村中闲逛,养成了小偷小摸的习惯,看到街上走着大姑娘小媳妇,他也要上前调戏两句,因此经常被村中的壮汉痛揍。

侯三还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喜欢抽大烟,但自己囊中羞涩,根本没钱买大烟膏子,加上他本身好吃懒做,家中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可以拿到当铺卖掉。所谓“穷生奸计,富长良心”,犯瘾的侯三最后还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要吃一次“溜达饭”。在榆树村后山处有一伙胡子,胡子头绰号“老北风”,是一个宰人不眨眼的家伙,侯三打定主意要借“老北风”发一次财。

侯三的计划可不是上山当胡子,他胆小如鼠,哪里敢干这种勾当,况且要是被官府抓住,自己的小命也肯定保不住。侯三有狐朋狗友,而这些狐朋狗友中就有认识胡子之人,仅三天过后,侯三就得到可靠消息,老北风准备砸一个“响窑”,抢劫村里的李富户。果不其然,第二天半夜时分,村里便想起了噼噼啪啪的枪声,侯三听到枪声后从床上一骨碌爬起来,胡乱穿上衣服便下了炕。临走的时候,他还不忘掏两把锅底灰抹在脸上,掩盖自己真实的面容。

侯三究竟是去做什么?答案很简单,他要借着胡子进村的机会狠狠捞上一笔,尝尝“溜达饭”的滋味,如果用成语来形容的话,侯三的行为无异于“趁火打劫”。侯三赶到现场时,胡子们已经陆陆续续撤走了,但狼吃完肉狗也要舔舔骨头,他闯进乡亲们的家中用刀威胁对方拿出钱财,否则就要动手伤人。胡子过境寸草不生,尽管侯三用尽办法逼迫老乡,最后也只是扛回了半袋小米。侯三的“侯假胡威”收获并不大,这让他感到不太满意,可正当他愁恼之际,后面却响起了枪声,原来是村中的保险队及时赶来,把侯三当成了胡子。子弹“嗖嗖”的从侯三耳畔飞过,他几乎吓破了胆子,最终胸膛还是中了一枪。强烈的求生欲望让侯三咬牙回到了家中,但由于伤势过于严重,三天过后,侯三最终还是因为伤口感染不治身亡。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侯三自作孽不可活,胡子们自然可恶,但他们也算是敢作敢当的好汉,可侯三却将恶名全部推到胡子身上,其行为着实令人不齿。只能说,这样的人比胡子还要可恨一百倍。

参考资料:《东北匪事》黄彬著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