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学为何难续辉煌

所谓“三千年历史看陕西,五千年历史看山西”,作为一个山西人,理应觉得自豪。可一段时间以来,“煤老板”“暴发户”的有色光环始终萦绕在山西人头顶,文化的自豪感也就越来越弱。近十年来情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转型发展给山西各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质的变化,隐隐有涅槃重生的势头,而专注于文学的我却失望地发现,引领社会风气之先的文学并没有走上“复兴”的正轨。

且不要与文学强省江苏、浙江相比,GDP投入这一先天营养当然决定了后天的长成;也不要与邻居陕西相比,柳青、路遥、陈忠实等作家,以经典作品铸就的现实主义传统深厚绵长,人才储备也非常丰富;再比比河南吧,不比不知道,自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开始,河南籍作家柳建伟、周大新、刘震云、李佩甫、李洱五人一届不拉包圆儿,刘庆邦、邵丽、乔叶等鲁迅文学奖得主后劲十足;抛开周边论,找一个西部省份做比较,如宁夏吧,切实地说在张贤亮之前,宁夏的文学空气十分稀薄,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年以来,宁夏作家几乎获得过所有全国文学大奖,这对一个西部省份来说不能不算一个文化奇迹。反观山西文学现状,只有张平以一部《抉择》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刘慈欣的《三体》属于严肃文学之外的另一个次元,在此不做过多探讨,近两届鲁迅文学奖山西作者表现亦不佳,“文学晋军”再崛起成为侈谈。

刘慈欣《三体》(套装三册)(点击图片购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翻翻山西文学史或者中国文学史吧,“文学晋军”在任何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都比目前表现得要出色,是除却煤炭之外,山西人最能说得出口的东西之一。山药蛋派——多么辉煌的名字,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又是怎样地镌刻在文学史上;改革开放后崛起的“文学晋军”兵强马壮,代表作家不下十位——成一、周宗奇、张石山、韩石山、张平、柯云路、李锐、蒋韵、哲夫、钟道新、赵瑜,气势汹汹地摘得各种国家级文学奖项,并引起了大型文学刊物《当代》的评介,“晋军崛起”一词从此横空出世、享誉全国。虽然时代已经急剧变化,文学似乎也在不断降温、“贬值”,但是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同样基础或基础更差的省份文学成绩优异,山西单单落后,怕是还有别的原因吧。

近年来我无时无刻不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1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