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古代小说研究

内容简介

该书是作者公开发表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研究论文的结集,全书由27篇学术论文组成,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15篇,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论文11篇,附录为宝卷研究论文1篇。

论文涵盖面较广,涉及对敦煌话本、元杂剧、明清传奇、咏剧诗、明清小说等的研究。这些论文既有宏观的综论,也有微观的阐发;既有文献的考辨,也有文本的分析;既有一仍旧貌未加修改的,也有补充材料稍事润色的。

目录

上编:中国古代戏曲研究

明代过锦戏的种属、形态与规模辨析

明传奇《百宝箱》作者及情节辨析

《长生殿》主题商兑

一片痴情敲两断,桃花扇底送南朝

——浅析《桃花扇》主题意象的美学功能

从李氏看《金凤钗》的美学意蕴

古代戏曲道具功能简论

论元代婚恋剧的伦理美

元杂剧与法律文化

血泪分明染竹枝,梁园暮雪竞题诗

——从咏剧诗看文人对李香君形象的接受

论舒位的咏剧诗

明清戏曲家生平资料考辨八则

清初戏曲家谢士鹗及其剧作关目考略

明清戏曲家剧目摭补

未见著录的清代曲目十四种

未见著录的明代曲家曲目五种

下编: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试论敦煌话本小说的情节艺术

略论敦煌话本小说人物塑造的艺术方法

论敦煌话本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热腔骂世与冷板敲人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对八股科举态度之比较

花开又被风吹落,月皎那堪云雾遮

——解读《婴宁》的文化意蕴兼与杜贵晨先生商榷

《韩擒虎话本》

——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的先声

贾母形象功能探析

民间视野话《三国》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谈《三国演义》中涉曹诗的叙事功能

论《儒林外史》中戏曲描写的价值

精英、通俗文化视域中的不同慧远形象及成因

附录:《中国宝卷总目》补遗

后记

年大学本科毕业之后,我被分配到淮南一中任教两年,在此期间对学术研究的路径、学术论文的写作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

年,我考回安徽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赵庆元先生研习元明清文学,在赵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刻苦学习,颇有收获,由一个只会看热闹的门外汉,转变成能够看出一定门道的研究生。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了3篇元杂剧方面的学术论文,为进一步深造打下来基础。

年我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张锡厚先生修习敦煌文学,进一步拓展了学术视野,提高了研究能力。

如果把我年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算作步入学术界的起点,至今正好是20年。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学术文库给我提供了回眸20年教研生涯的良机。“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这句歌词是我20年学术历程的形象写照。

由于生性疏懒,本人虽然始终处于爬坡状态,但提速增效非常缓慢,迄今为止仅出版1本学术专著,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年均发表论文1.5篇左右。

与诸多学界先后入道的朋友、文学院的后起之秀相比,时常感到汗颜。他们的精力充沛、勤勉努力使我难以望其项背,实现弯道超越只有寄希望于将来。

这次选择在各种学术期刊发表的27篇论文结集出版,因为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小说、古代戏曲方面,故名之为《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研究》。

收入其中的论文,有的保持原貌、一仍其旧,有的补充材料,做了修改润色,可以看作是本人学术研究工作的阶段性总结。由于本人资质愚钝,学问荒疏,书中舛误之处在所难免,真诚期待各位看官的批评、指正。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东坡的诗句恰是我这四十五年人生征途的形象注脚。

对我而言,高考、考研、考博均是超常发挥,一帆风顺,家父、家母身体健康,妻子贤良,儿子优秀,家庭和谐,生活无虞。教书育人不忘初心,朋友交往真诚相待,职称晋升按部就班。

生活平淡无奇,波澜不惊,既没有什么波峰,也没有什么波谷。因而,我难以深切体会古人“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的慨叹。

当然,成为大学教师对我是个意外。本人生性好动,爱好广泛,喜欢热闹,坐不住冷板凳,曾经坚信自己不适合做教师,尤其不适合做大学教师,也有过几次改行的机会,由于种种原因均无果而终,或许这就是所谓的宿命。

我走上这条道路,并且貌似还算平顺,许多大学同窗每每“大跌眼镜”。既然肩负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干好这个良心活,努力做个合格的大学教师,我常以“千万不能误人子弟”警醒自己。

做一个大学教师是辛苦的,今年年初一篇《大学老师从不加班,因为他们从不下班》的文章刷爆了朋友圈,文中对此有深入的分析。

做一个优秀教师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来自于待遇,而是来自于学生,来自于他们课堂上的认真聆听,来自于他们课后的踊跃请益,来自于他们年节时的诚挚问候,来自于他们多年之后的回忆……。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已至中年,两鬓已染霜华,不知不觉之间我完成了年轻教师向资深教师的转变,慢慢地竟然也有了“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近年来在国内各高校做学术交流,总能邂逅曾经的学生,看到他们的成长、成熟,听着他们发自肺腑的感谢,对于教师而言,还有比这更幸福的时刻吗?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的自我评价是有自知之明且心态良好。王梵志的白话诗“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我常以此调整心态,杜绝攀比。凡事有利有弊,这也经常成为自己不积极进取的借口与托辞。

如果说我的教学科研工作有些微进益,那么主要得归功于赵庆元先生、张锡厚先生的耳提面命和精心栽培。我进步的缓慢主要是个性疏懒和用力不勤所致。两位恩师对我期许甚高,而我取得的成绩却微不足道,以后定当奋力前行,不辜负恩师对我的期望。

最后,我要衷心感谢发表拙文的《文学遗产》《文献》《戏曲艺术》《戏曲研究》《明清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文史知识》《安徽师范大学学报》《学术界》《文学评论丛刊》《广州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编辑老师,感谢文学院历任领导、老师、朋友的关心、支持,感谢学术界关爱、提携我的各位师友,感谢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编辑的辛勤付出。

王昊

年1月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1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