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盗墓笔记》我们都看过,它是盗墓题材类影视剧中比较火的存在,《盗墓笔记》中鲁殇王的军师铁面生,身穿的那件玉俑,相信我们大家都印象颇深,有着种种神奇不可思议的功效,能够使人返老还童,长生不老,剧中的铁面生就是身穿玉俑,直到两千年后张起灵等人进入了墓穴中,打开了棺椁后铁面生在玉俑中仍有呼吸,让人震惊不已。影视剧中铁面生旷世之宝,金缕玉衣据《西京杂志》中记载:“珠襦玉匣,形如铠甲,金丝相连。”那在历史中真的存在这种玉俑吗?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现实中的旷世之宝,金缕玉衣。人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小说中描写的金缕玉衣让人起死回生肯定不是真的,但是金缕玉衣的的确确是难得的旷世之宝,也是古代匠人们顶尖技艺的艺术瑰宝。博物馆中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或高级贵族死后身穿的殓服,整体形状与人的外形相同,类似于将军身穿的铠甲。金缕玉衣也是汉代墓葬中规格最高的殓服,当时的人们迷信,认为美玉能够让人的尸身保持不朽,古代人对玉的喜爱及崇尚之情是非常高的,认为玉有多重功效,更是把玉作为了一种身份的象征,所以使用金缕玉衣作为殓服也是封建王朝中皇公贵族们对于生命的另一种渴望。精妙绝伦,巧夺天工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了金缕玉衣20多件,这其中最具代表性意义的是河北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它的制成使用了多克细如发丝般的金丝,连接了片精致精美的玉片,整体巧妙精致,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根据当时西汉工匠的技艺去计算,需要上百个工匠花两年多的时间才能够制成。在年出土之时,震惊震撼了世界。这件犹如瑰宝一样的文物也被国家列为首批禁止出境的展览物。徐州狮子山的楚王陵出土的金缕玉衣是发现年代最早、玉片最多、玉质最好的一套,也是现有出土金缕玉衣中的巅峰之最。同样是用多克发丝般的金丝在多块精美玉片中相连接,金缕玉衣中所使用的美玉也都是精美的和田玉,整件金缕玉衣设立的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缝隙之间严丝合缝,犹如天衣。匠人合力的巅峰之作,汉代的绝唱制作一套玉衣要从很遥远的地方运送过来玉料,古代的时候没有现代各种精密的仪器,只能通过匠人手工加工,经过了一道道的加工程序,把玉块加工成外形、厚度等都有要求的几千块玉片,每一块玉片都需要进行磨光和钻孔,由于需要考虑到穿着后的严丝合缝,每一块的玉片的形状都进行了严格的设计,包括玉片的厚度,以及大下,在加工时都是需要细致入微。包括连接玉片时所用到的金丝,同样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长四五厘米,这其中最细的金丝直径仅仅有0.08毫米,如同发丝。我们不得不去佩服当时西汉时期的匠人们,可以说每一件金缕玉衣都是难得的艺术瑰宝,组成金缕玉衣的每一根金丝,每一块玉片,古代传统的匠人们都做到了精益求精,细致入微。这种旷世难得的瑰宝,更是古代匠人们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合力制成的巅峰之作。古代匠人图金缕玉衣在汉朝流行了多年,金缕玉衣没有帮助古代帝王实现他们长生不巧的愿望,反而成为了盗墓贼最钟爱的物品,经常受到盗墓贼的惦记,许多陵墓被盗。同时制作一件金缕玉衣,在古代需要付出的人力、财力等都是难以想象的。所以曹丕下令禁止了金缕玉衣的使用,现在的考古工作者,也未能在魏晋以后的墓中发现金缕玉衣。而金缕玉衣也成为了汉代的绝唱,在以后的墓葬中消失了。参考文献《三国志》《西京杂志》《刘胜的金缕玉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8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