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中国小说文学独树一帜。从先秦神话传说、六朝志人与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再到“五四”以来的现代小说,绚丽多彩的中国小说文学花园吸引了无数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在山东大学文学院日前主办的“中国小说论坛”上,与会学者从文献考证、叙事特征、人物塑造等角度,探讨了我国不同时期小说文学的魅力。
坚持考论结合
我国古代小说在抄印、流传过程中,同一部小说形成了不同传世版本,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往往影响对作品的理解。因此,文献考证通常被视为古典文学研究的基础。但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基础工程,却不是文学研究的旨归。版本研究要与作品的思想、艺术的研究结合起来才有价值。如《三国演义》的不同版本差异、不同版本的改动,往往反映了成书背景、改编者的创作意图、价值理念等。基于这些案例的考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齐裕焜认为,考证派的版本研究是有价值的基础工程,但同时,我们还需要在考证基础上进行考论,以深化对作品的理解。
尽管小说的创作叙事带有虚构性,但作者却并非绝对地“置身事外”。美国文学理论家韦恩·布斯曾提出“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旨在强调作者人格或意识在小说叙事文本中的体现。“对小说作者的考证与作品的解读,可以相互印证。”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袁世硕认为,小说作品反映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活经历、认识和感受等。对于古典文学作家研究而言,除了诗文以外,小说作品同样可以作为研究作家思想和生平事迹的依据。针对罗贯中籍贯之争,袁世硕认为,《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大量叙事细节表明,罗贯中应为山东东原(今山东东平)人。
谈到对我国古典小说作品的研究心得,齐裕焜以《三国演义》的研究为例,提出研究者应 揭示叙事特征
我国古典小说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叙事风格,其中既有文人创作的贡献,也不乏民间传承的智慧。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纪德君在研究《水浒传》的叙事特点时发现,我国古代白话小说是从说唱文学中脱胎而来的。长期以来,学者们容易忽视它们的口头叙事特征。对《水浒传》的研究应该将其重新放回其赖以生成的口头传统中,与民间“说话”关联起来。《水浒传》的口头叙事具有韵文散语的因袭套用、人物形象的描述与提升、主题与范式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研究我国古代小说人物时,不仅要进行艺术形象分析,也要 在我国文学艺术中,叙事与写人形成两道文本审美风景。我国古典小说在流传过程中所融入的以序跋和评点为主的小说评语,对此多有评述。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桂奎认为,小说评语多由各种文学艺术评说术语援引借用而来,以传达叙事与写人美感为主。这些写人评赏,常以“传神写照”及其相关术语为圭臬,介于“形”“神”二者之间的“态”“心”等要素,超乎“形”“神”二者的“象”“影”以及“性格”“情理”等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均应成为我国写人文论的重要内容和有机构成。
走向现代转型
近代以来,我国古典小说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通过与古代文学对比,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志忠认为,我国近现代小说是目的论引导的文学现象,如革命小说推动着社会民众的精神世界改造,鲁迅先生的小说意在改造国民性、唤醒民众,成为抵御外来侵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舆论与宣传工具。在这种语境下,现当代小说积极 近现代中华民族的苦难经历,也成为我国当代小说的主要题材。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王洪岳重点考察了当代作家吴文莉的长篇小说《叶落长安》。这部小说写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韧生命力,同时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直面苦难民族历史的勇气、想象或还原历史真实的描写功夫、叙述和对话的精湛把控力,从而使其作品体现出独具特色的艺术品格。
一些当代优秀小说作品的海外翻译现象引起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