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奇幻电影《封神》近期备受瞩目,持续霸占热搜榜单。
人们对该片的追捧,也反映出大家对封神文化的热爱。
在这部电影中,引起议论最多的角色,无疑是费翔扮演的纣王,在电影中纣王表现出了不俗的能力,这和人们印象中的纣王相去甚远,使人们不禁对那个残暴君主的刻板形象,产生了疑问。
那么历史上的纣王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何其后来一步步变成了“昏君”的代名词呢?
商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二个王朝,曾经发展出了十分灿烂的文明。
如今殷墟等地出土的文物,也让我们见识到了当时生产力的发达。
纣王作为殷商的最后一任君主,其在登基的时候商王朝还是十分强大的,其不但拥有充足的兵力,周边诸侯也都大多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封神》电影中的纣王形象
作为君主的纣王不但外形俊美,而且有着聪慧的头脑和强大的身体,他可以在朝中舌战群臣,还能力敌百人,拥有成为“明君”的先决条件。
但纣王的口才,全部用来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开脱,他的神力也都被其用来虐待身边的近侍。
这导致纣王的声望受到了极大削弱,一众诸侯开始纷纷倒向仁德的周文王和周武王,这最终导致了商、周二国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纣王画像
虽然纣王有耽于享乐,热衷于使用酷刑等问题,但他在位前期也确实做出了一定积极贡献,和《封神演义》等传说故事中的无道昏君相去甚远。
另外一个关于纣王的争议,是周人的反抗是否是由其暴政引起的。
事实上在纣王登基之前,周人已经发展出了极为强大的国力,而且周人此前还曾经杀死到自己领地打猎的商王武乙。
两国在此时已经结仇,这也说明周人从很早的时候,便开始积蓄反商的力量,由此可见纣王并不需要为商朝的灭亡负全部责任。
▲商周牧野之战
在最早的历史文献中,纣王虽然有残害忠良,杀害百姓取乐等罪名,但远没有后世文人描写的那么残暴。
其负面形象,是在历史进程中慢慢被建立起来的。
比如到了战国时,他的罪名陡然新增了二十七条;到了西汉,又添加二十二条罪行。
这和后人对周代制度文化的推崇,不无关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上的纣王算得上是一名暴君,但从其政治行为上来看,并不能算完全的昏君。
纣王当前被公众所熟知形象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武王伐纣的故事并不是民俗文化的热点,这和这段历史年代太过久远,资料不甚充分有一定关系。
在宋代戏剧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在宋代的戏剧中基本没有描写武王伐纣的剧本。
唯一和这段历史相关的内容,多是描写了二郎神、哪吒等神话人物的传奇故事,以及周公辅政成王的故事,纣王并没有什么存在感。
▲戏剧中的二郎神形象
直到元代才有文人以武王伐纣的故事为大纲,将民间传说联系到一起,创作了《武王伐纣平话》。
我们目前熟知的封神相关故事,才逐渐成型。
相较于史料中的记载,这部平话话本中加入了大量具有传说色彩的故事。
比如纣王玉女宫进香垂涎玉女美色,苏护进献妲己,妲己被狐妖夺舍,纣王害死姜皇后等等,这让纣王残暴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此话本中还加入了雷震子、殷郊、黄飞虎等传说人物,这让故事的逻辑性和传奇性更强,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在民间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雷震子剧照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话本中体现了封建时代百姓的固有思维方式:
首先是强烈的尊君意识当时人们下意识地认为,君主必是与众不同的人杰,因此这部书中将纣王前期的功绩形容得如同尧、舜,这和纣王的历史形象是存在偏差的。
至于纣王后续的恶行,也大多是因为周边小人的挑唆和狐妖蒙蔽引起的。
比如姜皇后之死是因为妲己和费仲的精心设计;比干被剖心是受了妲己的迷惑;后来发明的酷刑也多出自妲己和费仲之手。
纣王除了依允他们的建议外,几乎没有自己的主见,并不能看出其残暴的一面。
▲妲己剧照
另一个特点是体现了强烈的因果报应理念纣王的悲惨结局是因为他害死了无数忠良,还残害了周文王长子伯邑考。
而这些行为大多不是出自纣王本意,这让纣王的落败反而显得有些可怜,这和目前公认的纣王形象相去甚远。
到了明代,我国的小说创作进入高峰期,在《三国演义》等作品的影响下,长篇历史小说成为了创作热点。
文人余昭鱼创作的《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便是其中之一。
虽然这部小说看名字描写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但其第一卷内容的重点,却是商朝末年武王伐纣的故事。
▲纣王剧照
这部小说的第一卷借鉴了《武王伐纣平话》中的大体结构,除了对故事内容进行相应补充之外,该书着重提升了纣王在整个故事中的存在感,也为后来《封神演义》中纣王形象的定型,打下了基础。
相较于前作,该书对几个重要的故事进行了更改。
首先纣王杀害姜皇后一节中,作者细致描写了纣王对于姜皇后的不满,将前作中的误中奸计改为顺水推舟,这让纣王阴狠残忍的一面,跃然纸上。
在比干剖心一节中,作者也交代了纣王和比干的关系,写出了纣王因为比干直言进谏而对其颇有不满,其实早就有了除掉比干的想法了。
这些改动让纣王从被妲己等人操控的傀儡,演变成一位活生生的暴君。
▲比干剧照
更重要的是,余昭鱼将苏护主动进献妲己的情节改为被动。
即纣王听说妲己美色后的主动索取,这让《武王伐纣平话》中纣王是因为妲己迷惑才走上邪路的说法没了立足点。
纣王贪图美色,热衷享乐的形象被确立下来,此时的纣王形象已经比历史上的他,更加昏庸暴戾了。
在《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成书之后,民间流传的武王伐纣故事越来越多。
很多传说中的神仙形象,也都和这段历史发生了关系。
明代文人许仲琳在这些故事的基础上,对《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的故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充,写成《封神演义》。
至此武王伐纣这场历史上的大战,正式和神仙斗法联系到了一起,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奇幻小说之一。
《封神演义》中纣王的形象和《春秋五霸七雄列国志传》中基本一致。
但相较于前作,《封神演义》中纣王的形象更加残暴,笔者认为这主要受到三点原因的影响。
▲《封神演义》书影
首先是《封神演义》中,十分尊崇儒家思想在小说中有很多对于礼数的描写,文王和武王讨伐崇侯虎和纣王也都是为了救国救民。
其减少了商周冲突中的私人恩怨色彩,为了突出周朝统治者的光辉形象,纣王自然被相应贬低,这是令纣王负面形象,进一步固化的重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则是《封神演义》中,塑造了很多优秀的配角形象其中商朝的忠臣良将不在少数,三朝老臣商容和太师闻仲,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们都是儒家学说中忠臣的代表,面对无道的纣王他们苦心劝谏,甚至不惜付出生命,这让这两名角色收获了无数人的喜爱和尊敬。
但纣王对他们的苦心却无动于衷,还间接或直接地造成了他们的悲惨结局。
这让纣王受到了更多人的怨恨,读者们将对这些配角的喜爱,转化成了对于纣王的唾弃,这令其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彻底定了型。
最后一点原因来自于《封神演义》中的精彩描写那些纣王和妲己发明的酷刑在作者的描绘下变得生动而具体,读之令人心惊,给读者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也让纣王残暴的形象深入人心。
▲闻太师剧照
虽然在《封神演义》等小说中,作者也保留了对于纣王执政初期表现的赞扬,但由于其之后的形象太过鲜明,导致这部分内容大多被读者忽略了。
这也让纣王从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形象,逐渐转变为暴君的符号。
在《封神》电影上映之后,人们对于纣王形象塑造的探讨便不绝于耳,不少人认为电影对纣王形象的改编是不合适的。
然而笔者认为《封神演义》本就是一部幻想出来的小说,其中纣王的形象和史料中的记载也相去甚远。
但这不妨碍人们对于封神故事的热爱,因此只要能够通过适当改编讲述一个优秀的故事,那么这些事情都是不应被过度批评的。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审美观点和艺术表达方式。电影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通过重新诠释经典故事,电影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封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始终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审美。电影作为一个媒介,将这种文化再次带入大众视野,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满足了观众对于故事的渴望。
尽管纣王形象受到了一些争议,但电影所传递的情感和价值观并没有改变。
最后,让我们保持对于不同艺术创作的包容态度,期待更多引人入胜的作品,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启发。
参考资料: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从史实到《封神演义》看武王伐纣故事的流变》,王丽著作,年5月发表#百家研习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