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奠基作三国演义

在我国的历史小说中,就影响之大、流传之广而言,《三国演义》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群英会”、“借东风”、“火烧赤壁”、“单刀赴会”、“空城计”等故事,精彩纷呈,脍炙人口,在我国历来家喻户晓、盛传不衰。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主要是写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以及在斗争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活动。记事起于一八四年(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二八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和痛苦。作品成功地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并且描写了三国之间众多的军事斗争,其中包括历史若干著名的战役。

《三国演义》围绕曹魏和蜀汉两个集团的斗争的开展,着重表现了作者对于雄豪混战及暴君苛政的不满;对于和平统一及明君仁政的政治理想的追求。全书以刘备集团的兴衰为主要线索。作者歌颂的理想人物主要是刘备集团的君臣,特别是以刘备与诸葛亮为代表的明君贤相。其中诸葛亮的形象尤为突出。孔明隐居隆中,对天下大势却了如指掌,初见刘备就提出了据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博望坡出奇制胜,奠定了他在刘备集团内部的威信。赤壁之战,他孤身到吴,身临危境,舌战群儒,争取了强有力的同盟,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在战役部署各个环节上都胜过曹操和周瑜的见识。

《三国演义》

刘备死后,他独力支撑困难的局面,安居平五路,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稳定局势,平定后方,打击敌人,表现了他排除万难的才能、坚韧不拔的毅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三国演义》广泛地反映了三国时各统治集团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斗争。其中战争描写尤为成功,它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几次大的战役。如第三十回描写的“官渡之战”,以曹操统一黄河流域的一次大战役。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双方都看到了自己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关键在于“军粮”。但怎样对待和处理这个矛盾?袁绍骄矜固执,拒绝正确的建议,不知道利用自己的优势,反而决定速战。曹操则审时度势,采纳别人的正确意见,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吴蜀联合对抗占有优势的曹操,而曹操由于盲目乐观的轻敌态度,优势变为劣势,因此遭到失败。在《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中,作者注意了写战争的政治因素和战争双方指挥的得失。

《三国演义》

作者站在封建立场上写历史,所以作品中表现了封建正统观念。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到东晋偏安以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就改蜀汉为正统。北宋司马光作《资治通鉴》,沿陈寿先例,尊魏为正统;到南宋偏安以后,朱熹作《通鉴纲目》,一反司马光的看法,仍尊蜀汉为正统。

由此看来,历代史家拥曹拥刘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条件下的不同表现。作品中还散布历史循环论和迷信思想,这是它的局限。

《三国演义》的结构严密,作者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井然有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构成一个艺术整体,较少琐碎支离的情况。这在古典小说中是少有的。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孔明、曹操、关羽、张飞、刘备、周瑜、鲁肃等等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作者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用夸大、对比的手法使人物形象突出地显现出来。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起过推动作用的进步人物,《三国演义》对此作了歪曲的反映。

但《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仍不失为一部好书,他写曹操的奸诈很突出,概括了统治阶级中权臣的形象。但作者没有把他简单化,也描写了他“豪爽多智”的一面,例如青梅煮酒论英雄一回,对与其同时人物的分析都很精辟。

官渡一战,他在和袁绍军力相差十倍的情况下,听取许攸的建议,劫烧乌巢军粮,终于打垮了他在中原的劲敌。关羽是封建社会“忠义”的化身,这个被神化了的英雄人物,曾为封建社会后期统治者所利用。作者也刻画了他刚愎自用的缺点。写张飞疾恶如仇,粗豪爽直的性格,却有从善如流的一面。

写刘备仁厚,却也写出他的虚伪。《三国演义》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言成就,并加以适当的通俗化。具有简洁、明快、而又通俗的特点。

《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中出类拔萃的开山作品,也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它不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谲奇动荡的历史画卷,而且也是一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政治、军事教科书。据载,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李自成、洪秀全等,“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从中学习攻城略地、伏险设防的韬略和方法。在现代,人们又将《三国演义》中纵横捭阖的谋略思想与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在用人、决策、治众、修养、权为、谋术等诸方面加以借鉴和发挥,从而获得了成功。例如日本,许多企业界人士对《三国演义》推崇备至,一些大企业大公司在训练行政管理人员时,都将《三国演义》列为必读书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