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沈从文,放弃了文学创作沈我写了那么多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s://m.39.net/disease/a_x4i2zos.html
说沈从文年之后“不再从事文学创作”,是不负责的错误言论。最好的反证当然是40卷的《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年出版)。这套书中,他的作品全部赫然在册,而49年后的作品占据很大篇幅。本一翻即知的事,何以都习惯了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任由似是而非的谬种流传。首先,49后的沈从文并未停止文学创作。建国后,因为各种原因,文坛一派惨淡,写作的自由度受限,之前的名作家噤不敢言书。沈从文在民国时代,对时局持超然态度,思想倾中间路线,主张文学的独立性,这一切都与北方左边宗旨背道而驰,因此成为众矢之的。郭沫若发难,差点导致他自杀,是众所周知之事。此后的沈从文,转向服饰文物研究,再无有分量的作品问世,这是事实;说原因是因为“避席畏闻”多少也是事实;但另外一个事实是:之后的沈从文并未停止文学创作。(图:早年的沈从文与妻子张兆和)从建国初开始,在自己要求并经丁玲斡旋下,沈从文从北大教授调任历史博物馆;年参加第二次文代会,受到毛周二公接见,他们且鼓励他重新提笔写小说;年加入中国作协;年5月逝去。这三四十年间,据沈从文资料有案可查的记录,其实基本上沈从文一直都有创作发表,只是偶有间断。比如,他发表的文学作品的去处有(篇名太繁琐暂不列):年11月4日的《大公报》散文;年的《光明日报》系列散文;年出版《沈从文小说选集》;同年陆续6月、7月、8月在《人民文学》先后发表散文数篇;年1月《乡土》杂志与12月《人民文学》上发表散文数篇;年6月《光明日报》文物随笔;年2月《人民文学》连续发表发旧体诗;年4月《人民文学》发表散文;年接受周公让他研究服饰史的任务;年到73年间不间断创作旧体诗;年参加文代会;年之后政策渐宽,陆续发表散文作品在各报刊。稍微查阅下现今的沈从文研究资料,即知沈从建国后就未曾停止过文学创作和发表。只是他过去所擅长的长篇小说确实不再着意了。其次,沈从文在建国后比较而言并未遭受过大非难说沈氏49年后停止创作,往往存在一个隐含意见,认为是沈受到巨大压力,他的言论和创作没有出口,本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无暇顾及文艺功业。这当然是事实,但也并非全部事实。年那次老郭批评导致沈精神崩溃的事件给后人的印象太深,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对他往后生涯的客观认识。甚至可以说,对照同时期行业作家,沈从文的待遇是算比较好的,建国后四十年虽然不再有往日风光,但是也比较顺遂,并没有遭遇过于难以忍受的非难。(图:晚年沈从文在家中)解放后,沈从文嗅觉敏感,自觉退居文坛中心,甘愿到寂寞的博物馆工作,实际上也是巧妙地避开了烽火口;年,他顺利加入中国作协,这在当时既是无上的光荣,也是认可;在年至于逝世,他都不间断有“资格”在当时最重要的各大报发文,并且出书。他的写作生活,只在-年间因众所周知的原因中断,而这在当时也是寥寥几位作家所能享受到的待遇;年的第二次文代会和年的第四次文代会他都被邀请参与,甚至还单独受到毛周二公的接见和鼓励……如果熟悉当代文史的,即可知道沈从文在期间获得的官方殊遇,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凤毛麟角的。他真正受到非难,是在那个十年间。有家不得归,下放五七干校劳动,颠沛流离,难得读书写文章。但是,这样的遭遇,在当时是极其普遍的,在人身等方面沈并未受到过重的攻击,甚至是幸运的。很快,随着改革开放,沈从文以文坛“出土文物”重获重视,回到了风华世界中来。年6月29日,国家甚至下达文件,给予沈氏以部长级待遇,过去不敢设想的优厚待遇,纷至沓来。从年到年,沈从文的同代人或友好比如萧乾、钱锺书、巴金等都是勤于笔耕持续写出很多很有分量的著作。而在这十多年自由、优渥的时光中,沈从文却再也没有再写出什么像样作品出来了。图:沈从文与表侄年轻时代的黄永玉)说晚年的沈从文,他自己就想着“告别文艺”,或者“江郎才尽”,或者不是过甚其辞吧。总结起来,说沈从文49后停止文学创作这个流行意见显然是错误的。一,详细的状况可以参看陈福季先生《文史鉴真录》、吴立昌《沈从文传》、刘洪涛主编《沈从文研究资料》等书籍,即可了然于心。(图:沈从文家乡湖南凤凰)二,比较准确的表述应该是:1,基本停止了小说体裁创作,而以文物研究为主业,但依然保持散文和旧体诗创作的热情;2,再无比较重要的文学作品问世。三,其原因则也许可归纳为两点:1,思想高压使得沈从文刻意避免因言获罪,因此而少写;2,从后期的创作成果看,晚年的沈从文似乎也有“江郎才尽”之可能。以上,是我实事求是之言,并非为某些时代有意开脱,这是我最后要说明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