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精读八为什么历史书就应

今日阅读章节:16章金句摘抄:(1)如果非要分类不可的话,我们应该把历史,也就是过去的故事——归类为小说,而非科学。(2)托尔斯泰认为,“造成人类行为的原因太多,又太复杂,而且动机又深深隐藏在潜意识里,因此我们无法知道为什么会发生某些事。”(3)亚里士多德说:“诗比历史更有哲学性“。(4)惠特曼谈到他的草叶集》时说:“这不只是一本书,接触到这本书时,也就是接触到一个生命。”阅读中最深刻的内容:本书认为历史分两个层面。首先历史事实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我们所读的历史是作家写下的对历史事实的记录和解读。越接近今天的历史自然拥有的越多的资料,包括物件,当事人的访谈,信件,日记等等。然而即使对当下刚刚发生的事情,要如实还原其事实都是很困难的。书中以陪审团为例,认为还原一个案件不得不加入想象,推理,猜测,估算。由此可以想象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一个人复现的年前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又有多大的可信度?历史书往往想象多于事实,因此更接近故事。历史学家又总是以写故事的形式来呈现历史事实,试图将所有独立的事件赋予意义,试图将事件前后关联起来,以体现所谓的规律。即使没有明确的规律,也希望有隐含的连贯的主题。由此联想到的其他感悟:书读得越多往往会越觉得书读得太少。就像历史书读得越多,就发现所谓的历史越多。这些历史来自不同作家,不同侧面,不同立场,不同片段。真真正正的历史作为事实已经不复存在,写下的历史只是作者从某个特定角度,站在某个特殊的立场对历史的想象而已。斯蒂芬·茨威格写的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与本书观点很接近。茨威格认为人的意识是世界上最复杂且不可预测系统。预测人的意识是不可能的,那么揣测古人的心理,并且用这些揣测来解释历史,无异于镜花水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