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悲观又硬核的科幻先驱新京报

年1月初,国际媒体都铺天盖地在报道一个重大新闻——人类探测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重复快速射电暴,而且与自然现象不同,这次的信号是重复出现的,距离地球的位置也更近。一时间,人们充满了关于外星人的猜测以及要不要回应信号的争论。与在外星球上勇猛拓荒的电影剧情不同,在真实的神秘信号面前,人们开始感受到恐惧,提出了丛林法则等理论,告诫科学家“千万不要回应”。无论外星人存在的真假性,这次,人类真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狭隘,然而,如果信号的来源并不神秘,如果那个发出信号的天体和一些近地行星一样,没有生命存在而只是一团稀有资源,那么人类的反应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在人类对某些事情有了自以为充足的认知后,人类还能否保持谦卑与谨慎的态度呢?

这些问题,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早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不会。

今年正值莱姆的百年诞辰,年出生于利沃夫的他,不仅是一位先驱式的科幻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例如破译外星信号的事情,莱姆在小说《其主之声》中已经写过类似的情节,在破译一封中微子信件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了文明的偶然性以及随机序列向自然法则的演变。莱姆的小说中,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经常以失败告终,故事中的悲剧角色和技术的冷漠,共同直击着人类的本质性缺陷。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10月16日专题《莱姆:波兰科幻先驱》的B01-B03。

「主题」B01丨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波兰科幻先驱

「主题」B02-B03

想象的界限与不可超越的人性

「主题」B04-B05丨奇异生命的想象图谱

「历史」B06-B07丨“炼狱”的诞生:追寻“幸福”的结局

「文学」B08

《未来的记忆》对时代信息的敏锐捕捉与广泛呼应

撰文

双翅目

年为斯坦尼斯瓦夫·莱姆(StanislawLem,-)诞辰周年,国内加强了对莱姆作品的系列引进。莱姆的科学幻想、未来学著作、文学评论、哲学文章,以深刻的思辨,繁复的技巧,跨学科写作和对冷战的反思著称,早年翻译主要集中于德语、俄语,冷战中后期才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