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故里”、“猪八戒故里”,表面看上去确实好笑。但认真考究,河南这两地“故里”却也蕴含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并不一定是胡乱编造的。
一、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很多中华神话也诞生在这里。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有自己的神话体系,“三皇五帝”就是我们的文明开端。当然,《二十四史》中排名第一的《史记》虽然以人文始祖黄帝为开端,但我们不能忽视“三皇”即:伏羲、神农、女娲的存在,这是我们民族的根。
司马迁虽然没有作“三皇本纪”,但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正面回应伏羲的存在,书中记载:“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而伏羲太昊陵是自春秋以来历代王朝都要祭祀的地方,即使到了今天,伏羲也是我们国家正面祭祀的人文始祖,而伏羲的主要活动地带就在今天的河南周口一带。
汪郎想说的是,河南的历史底蕴深厚,这是她的文化底气。
伏羲二、古人由最开始的对山川、河流拟人化的原始信仰,转变为对真实人物的神格化信仰,这得益于道教的发展。
道教是我们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她的发展事实上也是一部中国神仙体系的发展史。
华夏先民(新石器时代)最开始的信仰只是对自然界威力的崇拜,所以才有了山神、土地、河神、风神等自然界的拟人性崇拜。
但因为文明的发展,华夏先民们(氏族社会)开始了图腾崇拜,而华夏的图腾就是龙,并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赋予自己的图腾更多的神话特色,即中国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
到了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创立了道家学派后,他的弟子们开始把华夏族传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结合起来,向人物崇拜转变。
在东周时代的思想家老子成为了道教的教主太上老君,而人文始祖黄帝也被道教徒们纳入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后,在战国时期开始形成黄老道教;
到了两汉时期,黄帝和老子,事实上已经完成了由人向神的转变,而这一切还得益于汉武帝对长生的向往。
老子出关图魏晋南北朝时期,尤其是东晋著名仙道葛洪,把道教的神仙方术和儒家纲常相结合,创立了道教神仙体系,并把东晋之前的凡是出名的人物全部纳入自己的神仙体系中。
葛仙的这一行为,也为后来的道士们树立了榜样。从此只要是汉族各行各业,稍微有点杰出的人士,都会被道教纳入自己的神仙体系,完成他们的造神计划。
1、著名的道家由人升神,如:三皇五帝、尧舜禹汤、老子(太上老君)、庄子(南华真人)、列子(冲虚真人)、辛研(通玄真人)、亢仓子(洞灵真人)、关尹子(文始真人)、鬼谷子(王禅老祖)、张伯端(紫阳真人)、张道陵(张天师)等;
就连八仙中的汉钟离(钟离权,东汉、魏晋时期人物)、吕洞宾(纯阳真人,山西人,唐朝时期全真派祖师)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
2、文人成神的有:姜子牙,张良,诸葛亮,魏征,文天祥,刘基,属于天枢上相;
3、武将成神的有:伍子胥、项羽、韩信、卫青、霍去病、张飞、冉闵、秦琼、尉迟恭、岳飞、徐达、戚继光;而三国第一战将关羽,被道教封为关圣帝君,格局更高一些。
4、地方保护神:福建、广东沿海的妈祖娘娘;古徽州、今皖南地区的汪公大帝(真实人物,汉族汪姓四十四世祖,也是天下汪氏出徽州的始祖);漳州开漳圣王(真实人物)等;
八十七神仙卷这些还不包括道教神仙体系中的城隍、土地等基层神仙。
城隍是道教文化中最普遍的,也是古人需要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他们大多是由有功于地方百姓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古代民间和道教信奉的城池守护神,比如杭州城隍周新。
周新为官清廉、善于断案,人称“冷面寒铁”。在担任浙江按察使期间,因得罪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而被诬陷下狱,于永乐十一年(公元年)被害至死,后被朱棣封为杭州城隍。
可以说道教在发展的过程中,一边坚持将天上的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进行拟人化,另一边积极把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进行神格化,以拓展自己的神仙体系,这是道教长久不衰、始终世俗化的手段之一。
杭州城隍庙三、玉皇大帝的由来。
在宋以前,道教最高神祇就是三清,虽然有上帝的存在(昊天上帝,不要怀疑,上帝一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只是民间的传颂,并不是道教的真神。
到了宋朝以后,因为宋皇崇道,这对于始终坚持世俗化的道教来说,为了进一步得到皇权的支持,在构建神仙体系中他们必须创建一位神格化的天帝掌管三界生灵,以此和宋皇遥相呼应,不然皇帝如何称“天子”。
但是道教祖师黄帝、老子都是无为而治,即使老子一气化三清,也不可能成为道教的天庭皇权的代表,这不符合道祖的思想。所以这个时候道教就必须有一位类似民间帝王的神仙的存在,玉皇大帝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大中祥符八年(公元年),宋真宗赵恒尊昊天上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政和六年(公元年),宋徽宗赵佶又给昊天上帝上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宋朝皇帝的两次加封,昊天上帝从此变成了玉皇大帝,成为民间祭祀的最高天神。
而道教也乘机审时度势,将玉皇大帝尊为第一神祇,掌管天地人三界;又把三清祖师置于玉帝之上,但不涉及具体的天庭事物,符合老子的无为而治,更符合俗世皇权的价值观。
玉皇大帝画像四、玉皇大帝故里为什么在河南?
实际上,玉皇大帝被道教奉为第一神后,道教虽然给他贯了汉姓张,但并没有在民间找一个对应的被神格化的人类,因为这并不好找。
那么,为什么玉皇大帝在人间的人格落户在河南?这得益于明朝小说家冯梦龙。
元明时代是我国古代戏曲繁荣的时代,元朝的关汉卿、明朝的汤显祖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河南地处中原,诞生了我国四大地方剧种之一的豫剧,其中有一个剧目叫《司马茅告状》,取材于《古今小说》中的《闹阴司司马茅断狱》,即冯梦龙的《喻世明言》初刻本。
这个传统剧目中有这么一段张玉皇的独白:家住禅州在富阳。
禅州在哪里呢?就是今天的三门峡市陕州区,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龙兴之地;赵匡胤诞生于洛阳,按今天的划分算是河南人。
我想,这就是“玉皇大帝故里”的底气吧。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化的追溯,更是道教文化中的神仙拟人化的表现,不能认为这是儿戏。
玉皇故里五、猪八戒故里为什么在河南?
按《西游记》的说法,猪八戒是道教的天蓬元帅,而在道教神仙体系中确实有一位天蓬元帅,它就是道教护法神北极四圣之一,真武大帝的手下,是北斗星宿中某一个被人格化的星辰。
但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位法号叫“八戒”的高人,他就是朱士行(—),颍川人(今河南禹州市),不过他不是道士,而是一位高僧,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同时也是第一位西行取经求法的僧人。
汪郎以为,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结合了多种文本、戏曲、传说等糅合在一起写成的巨著,表面上是抑道扬佛,实际上是抑佛扬道,不然怎么会把一位得道高僧写进自己的作品里,还如此不堪。
以上,汪郎认为,网友之所以会把这两地当做笑话看,主要还在于地方上的宣传;宣传不应该是盲目的,而是要不断的灌输文化理念,不要让人看上去那么浅薄。
文案真的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啊!
西游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