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与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白癜风病该如何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140808/4443995.html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热爱中华传统文化,还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照亮越来越多普通人的心灵。南京“85后”甲胄复原师常诚:穿越千年,走进“历史现场”铠甲,后世亦称为甲胄,冷兵器时代,身着甲胄守卫国家的将士形象是民族英雄的化身。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85后”甲胄复原师、南京天赋工作室创始人常诚,让古老的铠甲走进今天人们的视野。常诚告诉记者,自己大学时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当时的学习内容大多是西方式的设计。但在接触甲胄研究时,他产生了可以由此切入,由点到面研究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史的想法。当时,中国古代甲胄的研究是很冷门的内容,能查阅到的资料只是有限的几本书。从一开始就缺乏实物资料,库藏兵甲大多在朝代更迭和战乱中散失毁坏,想要复原难度很大。不过,再难也抵不过初心的力量,常诚希望能从具体的复原甲胄入手,探索并填补古代史上的这块空白。十几年来,他遍翻古籍资料,查阅并实地考察多处博物馆馆藏文物,运用梳理的文献,美术考古学、实践考古学的方法论进行综合考据,同时潜心学习冶炼、锻造等金属工艺、皮革皮艺、织造工艺、绳结编织、传统漆艺、人体工程等甲胄复原所涵盖的技艺,直到能够复原制作出高精度的古代甲胄。在实践中,常诚发现,只是单纯地根据文物、古画等古代甲胄艺术形象进行复原还远远不够,必须要通过各种科学性考古实验尝试,去揣摩分析并了解其背后在设计上的逻辑、实战中的用处,以及产生的时代军事背景、战场环境变化等,然后用得出的整体考据逻辑,把线索、知识点整合串联起来,再制作出来的甲胄,才能更加考据地立体化呈现。这一发现让他觉得十分有意义,也领悟到让甲胄文化走进现代人视野的价值:让更多人体验古代铠甲制作的过程,感受这一精深的传统文化。于是,在各类甲胄知识讲座上,常诚带着观众一起走进历史的现场,以实际操作并举例讲述案例,比如形体高矮胖瘦不同的士兵,所使用甲胄的甲片、甲组之间设计和编连方式的不同;通过辨析皮甲、铁甲等不同材质,以及甲片厚度、密度等的特点,推测战场环境的风云变幻。比如,先秦时期流行车战,士兵甲胄的甲片更加宽大并坚硬,围住身体时如同桶状。秦汉时期步兵开始成为战场的主流,步兵甲胄从行动上,就必须更加注重灵活便利,因此采用了更小的甲片编连,活动更加灵活的甲组结构,甲片也变得叠加紧密,用来分散被打击的重力。这些生动的案例,经过严谨的逻辑分析,得出的结论正好无限接近古人曾经的设计思路、工艺智慧,如此奇妙的文化体验,有效吸引了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