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清时期的著名小说,我们会想起《三言二拍》、《西游记》和《水浒传》等等名著。随着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城镇兴起,市民阶层扩大,对于通俗小说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当时书本印刷技术的完善和发展,也让明清小说的传播有了可能性。而在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正处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江户时期,在这段时期,插图较为丰富的“草双子”和“浮世草子”已经渐渐不能满足“町人阶层”的需求,人们也开始向往更具有可读性的作品。于是从明清小说脱胎而成的江户时代“读本”开始出现,并且流行起来。
明清小说通过长崎传入日本,在长崎专门负责中文翻译的“唐通事”成为了重要的媒介。明清小说的传入也促进了日本印刷业的发展,对明清小说的热情,让日本人不断探索新的文学创作形式,即读本小说。
明清小说对日本读本小说题材的影响
明清小说题材之丰富是前所未有的,当其传入日本之后,也为日本的文学爱好者们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到江户时代中后期,中国大量英雄题材的小说传入了日本,大受武士阶层的欢迎,一下子成为了市民追捧的热门题材。
英雄传奇小说一直是我国古典小说题材之一,主题就是为了塑造符合中国“忠义”思想的英雄人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当时人们改变的理想和期盼英雄的愿望。最为我们熟悉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就是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自此以后,英雄传奇类小说层出不穷,多以杨家将、岳飞等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族英雄为主人公。
后来这些英雄小说东传到日本之后,最受武士欢迎的还是《水浒传》。这部书大概是在17世纪中叶传入日本,其风靡甚至可以达到人手一本、老少皆读的程度。在明治维新之前,《水浒传》绝对是日本人最为欢迎的外国小说。
其实《水浒传》刚刚传入之时,仅仅在懂得汉字和文言文的贵族阶层之中传阅,反响非凡。后来这本小说训点本及翻译本的出现,将这股热潮从知识阶层传入了市民阶层。因为《水浒传》的大热,激发了很多文学家的创作欲望。山东京传、曲亭马琴等作家通过模仿《水浒传》,写了诸多深受日本民众欢迎的读本小说。有意思的是,这些小说一直没有脱离《水浒传》的框架,比如《本朝水浒传》、《女水浒传》、《水浒太平记》等等,颇有些今日“同人小说”的意思。
同样深受中国市民喜爱的还有才子佳人类小说,这类小说可谓是文坛的常青树,主题基本上是青年男女们自彼此倾慕、欣赏而产生的真正爱情,在经历了家族的反对、第三者的挑拨离间甚至是社会动荡、战乱之后依旧能团圆在一起的美满故事。小说家们借这一类小说寄托浪漫情思,而读者们则是从故事主角缠绵悱恻的爱情中寻找生活希望,实现自我安慰。
日本没有像中国一般长期实行科举制度,对于“才子”并没有像中国人那样执着,而且日本人重武轻文,对满腹经纶、吟诗作赋的才子并不感兴趣。所以在才子佳人的小说引入到日本之后,并没有像英雄小说那样受到追捧。日本作家在改编这类题材时,也会注意日本人的喜好倾向。男主人公并非文思敏捷、才华横溢,而是以骁勇见长的武士为主。
山东京传的《樱姬全传曙草纸》就是这一类读本小说的佼佼者。女主角樱姬由富家小姐沦落为落魄千金,游船船主三木之助半宗雄产生了爱情,但是由于身世零落,被自己同父异母的兄长清玄痴缠,最后玉石俱焚。宗雄最后也看破红尘、剃度出家。这部小说之中还是能看出中国才子佳人小说的痕迹,只是这部读本小说避免了中国才子佳人小说普遍的大团圆结局,以悲剧收尾,似乎更符合日本人的爱情观和生死观。
明清小说对日本读本小说文体的影响
在读本小说模仿明清小说之时,也会潜移默化的照搬明清小说的文体。
(日本武士研究中国三国时期地图)
中国章回体小说诞生在元末明初,我国的四大名著都是使用的这种文体。待明清小说传入日本之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风行,让章回体小说在日本市民阶层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形成了固定的阅读习惯。
所以日本的长篇读本小说在文体形式上也多照搬中国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分章叙事、分回标题,提纲挈领、点明主旨,而且标题对仗工整,更加吸引读者。拿《樱姬全传曙草纸》来举例子,第七回“和尚清玄眷恋樱姬”,第八回“离开清水清玄落魄”……都是典型的对偶句,且和中国的小说标题十分相似。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的话本小说,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言二拍》在传入日本之后,也加速吸引了大部分日本读者。日本小说家们走上了对明清话本小说积极翻改与模仿。都贺庭钟、浅井了意这些作家将这些短篇小说翻改之后,成了短篇小说集《古今奇谈英草纸》。
历史影响
从史料之中已有文字记载的汉朝中日交流开始,日本就开始积极学习中国的汉字文化。而明清小说传入后,经过日本文人的翻译、介绍、效仿逐步掀起了具备趣味性、大众化的日本近世读本热潮。让中国的文字作品从单纯的“语言文字教材”成为日本市井阶层学习、消遣的文学巨著。
江户时代的日本读本小说中随处可见明清文学的痕迹,而其影响并不止于此。日本读本小说的出现,意味着日本古代文学向近代文学发展进程的开始。从这里开始,日本的小说文学的结构开始复杂化,更加注重塑造人物的性格。更重要的是,这段时期的明清英雄题材的文学作品,推动了江户时代英雄文化的发展。
至今日本人依旧对三国之中的人物了如指掌,从曹操、孙权、刘备到诸葛亮、关羽、周瑜……现今的日本人皆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这些都在他们引以为豪的漫画、游戏产业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相信在百年之后,这种根植于日本人心中的英雄文化,依旧会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名著选》,天津人民出版社
李树果——日本读本小说与明清小说,天津人民出版社李树果——《英草纸》看江户时代的改编小说
王晓平——《仿构与翻新——江户时代翻案的话本小说十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