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会听过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只要自己的父母被仇家杀了,那么,作为子女,自出身以后就会背负着为父母报仇的责任。如果大仇未报,他是死不瞑目的。当然,我们今天是法治社会,一切行为都要按照法律思维来,坚决不允许报私仇的这种行为。然而,在古代,复仇的事件却是屡见不鲜,是十分正当的,且又是必须的。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儒家赞成这种做法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段材料。《礼记·檀弓》记载:“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也就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如果大仇未报,自己就会睡在草席上,将盾牌当作枕头,武器片刻不离身。与仇人相遇,就立刻冲上去与之决斗。接着,子夏又问道“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这个时候就缓和了一些。就是说与仇人不要侍奉同一个国家,如果是奉君命出使而和仇人相遇,应当以君命为重,暂不与之决斗。《大戴礼记》中说道:“父母之仇,不与共生;兄弟之仇,不与聚国;朋友之仇,不与聚乡;族人之仇,不与聚邻。”《春秋公羊传》更是说道:“君弑,臣不讨,非臣也;不复仇,非子也。”也就是说,如果国君被弑,臣子就应当讨伐乱臣贼子;父亲如果被人杀了,就应当去为父报仇。如果不这样去做,就是不忠不孝。由于儒家重视“孝”,故而对于复仇尤为强调。当然,这只是关于“复仇”观念的思想。那么,我们更感兴趣的还是历史事实问题,也就是说历史上到底有没有人实践过这种“复仇”观念。据史书记载,汉代有一个叫童子张的人,在他垂死之际,不停地唏嘘哀叹,让身边的人感到非常的困惑。他的朋友郅恽问他为何叹气,他说自己父叔之仇还未得报,因此会死不瞑目的。郅恽便安慰他说,兄之仇即我之仇,让他安心去。之后,他便安详的闭上了眼。这种事在汉代不是孤例,具有普遍性。比如,当时就有这样的说法,“礼: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同国;九族之仇,不同乡党。”由此可见当时复仇之风的盛行。我们不可以简单的说这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现,其背后有很复杂的意涵。为父报仇是“孝”的体现,是人情之自然,我们都可以理解,对其人都会有一种同情之感。到了东汉时期,情法冲突的例子最为典型。比如桥玄任齐国国相时,有一个孝子为父母报仇而杀了人,被关在大狱中。桥玄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个孝子虽然杀了人,但是此人重“孝道”,应该予以宽宥。而当时的县令路芝坚持法律至上、法不容情的原则,认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便是为父母报仇也是杀人,因此便提前将其处死。桥玄闻讯后,大怒,认为自己“身负孝子,捕得芝束缚籍械以还,笞杀以谢孝子冤魂。”其实我们很难说明孰是孰非,我们我们对汉代经学有一定了解的话,就会明白汉代有个“春秋断狱”原则,也就是根据儒家经义的基本原则来指导日常政治运行与法律实施。桥玄为孝子辩护无罪的理由就是因为他的动机,即其主观上并不是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为了“孝道”而杀人。“孝道”是我们都提倡的一种积极价值,因此这个孝子虽然杀了人,但动机却是善的,故而应当判处他无罪。而路芝的考虑是基于行为和后果上考虑,不管你主观动机到底是什么,你造成的客观效果就是杀了人。“杀人者死”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的一条习惯法原则,这就表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而不管你的动机是什么,因此孝子为父报仇也应当判处死刑。桥玄这种坚持动机善、认为孝子无罪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到了南北朝时期,甚至一度成为了主流意识。“南齐朱谦之父昭之为族人朱幼方灯火所焚死。谦之时尚幼,其姊语之,后遂杀幼方,诣狱自系。”就是说有一个孝子叫朱谦之,他长大后杀了仇人,自己去衙门自首。当时有司面对这个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认为杀一个孝子固然有利于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但杀了他并没有更高的实际意义;反而认为应该豁免他,有利于弘扬孝道,“杀一罪子,未足行宪;活一孝子,实广风德。”最后,大臣无法裁决,便把这件事报告给武帝,武帝说:“‘此皆是义事,不可问。’遂赦之。”对于朱谦之复仇这件事,从皇帝到大臣,普遍认为儒家的伦理价值高于法律价值。弘扬伦理价值有助于培养社会向善的风气,而依据法律杀了孝子固然有助于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但不利于孝道的弘扬,不利于培养整个社会向善的风气。当然,这种复仇的例子还有很多,兹不赘述。我想很多孝子为父报仇是出于血缘亲情的自然情感,为此即便是赔上自己的性命,或者违反法律也是在所不惜的。因为在他的思想世界中,有一个价值秩序,而儒家的宗法伦理价值是至高的、神圣的。因此,在这些孝子看来,复仇是知天道而尽人事,是无比正当而神圣的。而这种为父报仇的伦理价值总是以暴力和鲜血为代价的,因此显得非常的悲壮。而这种悲壮的复仇故事经过艺术化的处理过以后,即在小说中呈现出一种复仇美学。这也是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经常看到的,很多人自出生以后就担负着这种使命。他们认为血族复仇是一种至高的伦理——人生价值,是他一生的意义所在,如果大仇得报,他会感到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感到人生突然失重,自己茫然失措,不知道到底该干什么。说到底,这是一种悲剧,他们通过一种悲壮性的行为展开他们的复仇之路,显得惊心动魄,让人充满了同情感。小说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将这种暴力与鲜血予以包装与美化,甚至变成了一种审美意象,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代入其中,自然而然的认为为父报仇是天理。文:甪里先生参考文献:《礼记·檀弓》《春秋公羊传》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