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以品质领跑行业 http://www.bdfyy999.com/bdf/zhongkedongtai/meitibaodao/102588.html历史小说,顾名思义,包含历史和小说两个要素。50多年前大学时代,某晚听黎东方教授(-)演讲,记得他讲:「小说除了人名地名,其余都是真的;历史,除了人名地名,其余都是假的。」一时哄堂大笑,俏皮诙谐当中带有真理吧。后来才间接知道这是出自19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散文家、讽刺作家、也是历史家托马斯.卡莱尔的名言:但有点中国文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即是很好的反证,能读《三国志》者,一般人了解的三国历史则多来自《演义》,人名地名虽真,内容多是编造的。讽刺尽管讽刺,诙谐尽管诙谐,只要回神想想,大家都明白历史除了人名,并非全假;小说除了人名,亦不可能全真。不是和前贤抬杠,证据就在卡莱尔身上。卡莱尔年出版了《法国大革命:一部历史》(TheFrenchRevolution,AHistory),20年后英格伦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巨著《双城记》(ATalesofTwoCities)便大大参考这部历史名作。《双城记》出版序言说:这里所述法国人民在大革命之前或当中的情状(不管如何轻描淡写),都忠实依据可靠证人的信念,我不过希望增添一点通俗而生动的东西,以了解那个恐怖的时代,不敢意图对卡莱尔先生令人惊叹的作品有所损益。据说狄更斯把《法国大革命史》读上五百遍,卡莱尔给狄更斯的信称赞他,历史事件的叙述,细节和人物都很精确。两人于是成为至交,而且同是大英图书馆的常客,我们可以合理推测,狄更斯写《双城记》应该不止凭借卡莱尔的《法国大革命史》而已。西方历史小说,一般推始于苏格兰作家华特.司各特爵士在19世纪初匿名发表的《威弗利》,写一个英格伦贵族爱德华.威弗利在英格伦与苏格兰的民族斗争以及英格伦不同党派间的故事,不过是半个多世纪前发生的事,算是司各特的近现代史,而与以前讲遥远古代的传奇不同。据匈牙利哲学家与文艺批评家格奥尔格.卢卡索说,司各特的小说把历史视野所见的事实,用醒目的文学手法表现出来。换言之,经典的历史小说不可和脱离史实的浪漫传奇混为一谈。什么是传奇?用中国文学作例子,唐代杜光庭的《虬髯客》即是代表。时代在隋末,而杨素、李靖、李世民历史上皆实有其人,但讲英雄豪杰虬髯客见李世民而折服的故事则毫无历史根据,讲他远徙海外到扶余夺人之国而自立也都是虚构的。虬髯客的故事既不是历史,也不是历史小说,历史上大概也只有那个读书不多、耽于文艺和酒色的郑经,与清廷和谈时,还援引作为谈判的条件!19世纪的历史小说活化了历史,把读者带入历史世界,看到当时社会的具体生活,感触人物的情感心思,也体验时代的氛围。因为正规的历史著作,不论欧洲的纪年或当时新兴的科学历史学都把有血有肉的东西变成干巴巴的骨骼了。所以有人说:历史小说可补古董历史学之不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