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瑾华屈原在《天问》里问了很多问题,直指上古的传说与历史。上古是非信史时代,由于没有文字,史书中记载极少,而且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碎片,同时因为口耳相传的缘故,很多东西已经走样。那些有限的碎片凌乱、迷离,要把它们拼接、再组装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夏维东,一个精精瘦瘦的“纽约客”,却冷不丁地端出一部大书:《上古迷思》。夏维东祖籍安徽,在上海念的大学本科,目前家住新泽西的小镇,在美国一家大型药厂从事临床药物研发,他于上世纪90年代初就留学到了美国。他还有另一重身份,他是一位作家,而且是一位跨文体作家,著有长、中、短篇小说多篇,得过文学奖,写过文学评论、诗歌和散文、随笔。前不久,记者去夏维东美国新泽西家中采访。踏进他的书房,“巡视”着书架上一排排各种老版本的中文书,更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人可以拥有双重生活:一重在美国,一重在中国。一重作为一个理工科学霸出身的职业人,另一重,则是驰骋在文学中,无怨无悔的身在海外的作家,用母语写作。夏维东像很多旅居海外的作家一样,其实生活说复杂又不复杂。开车上班,偶尔去纽约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在美国多年,他也爱上了篮球,NBA的比赛几乎一场不拉要看。他也得像大多数美国家庭中的男人那样,打理自己家郊区大房子的前庭后院,要锄杂草,要会很多的手工活。要照顾家里的猫和狗。他在《南方周末》的专栏文章中,就曾专门写过在美国郊区房子锄草这件活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