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中,读来最轻松地就是文化类的书籍了。推荐9本去年读的文化类历史书。
文章字数/
阅读时长/3分钟
一、《中国历史文化课》余秋雨
这本是去年双十一买回来的书,断断续续看了将近一个月。整本书非常具有阅读性,在喜马拉雅上也有相关的语音课程。
《中国文化课》页纸,不要被厚度吓到。内容深入浅出,以散文的形式来描绘世界历史文化。
老子,孔子,墨子都被称为“走在路上的人”。
老子一生留下五千字《道德经》后却不知所踪,孔子游历十四年,走出了中国文化的世界身份!“黑衣人”墨子走了十天十夜为阻止一场战争,也许这就是兼爱非攻。
如果是经常读古籍原著的人会觉得太直白,但是对于历史文化入门的人来说刚刚好。
二、《中国吃》唐鲁孙
话说发现这本书的契机很微妙。这是在某一天看到一篇关于木心“再生文本”的文章,作为一个为木心去了两次乌镇的人便第一时间去查证。
然后在原生文章里发现了一位唐鲁孙的作者,主要是讲美食。然后就被这本书种草了。
唐鲁孙,一位真正会吃的人。满族镶红旗后裔,珍妃的侄孙。年生,年轻时环游各地,对吃见解独到。
这本《中国吃》便充分展示了一个八旗子弟的吃喝玩乐,闲暇时看看也是蛮有趣的。
三、《汉唐气度》傅乐成
傅乐成,是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哈佛大学博士,也是前北大校长傅斯年的侄子。
这本更像论文集,讨论的是飞将军李广为什么一生不得封侯?玄武门之变真相到底如何?诗圣杜甫是撑死的吗?历史上消失的异族沙陀与突厥,有着怎样的故事?
武帝虽然尊儒,但儒家拘泥迂阔的作风,与武帝好大喜功的性格,大相径庭;而他的一生行事,也莫不与儒家背道而驰。
因此他对实际的重要政治任务,不要儒家来负担,而他所亲任的仍是任法言利的法家。
四、万古江河许倬云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许倬云,学贯中西,精通中国上古史、文化史,擅长利用不同学科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
从春秋战国以来形成的中国思想系统,有两条脉络平行发展。一条是以儒家为中心的人间秩序,一条是以阴阳五行为中心的自然秩序。这两条路在发展的途径上会交叉影响。
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却有着全球一体相互联系的视野。
历史从来都不是只属于帝王将相的,还有着泱泱百姓,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另外这本也是清华大学入学通知书的赠书。
五、《国学知识大全》吕思勉
这本书虽说是国学入门书籍,但是我觉得一点都不入门。看大师之作,总是需要多一点知识基础和耐心。
这是吕思勉先生盛年的作品,在民国时期就已出版,当时广受追捧。
国学者,吾国已往之一种学问。包含中国学术之性质与变迁,而并非与外国绝对不同之学问也。
看他们的作品,一定需要静心、静心、静心。
六、《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林语堂的书很多本我都喜欢。《苏东坡传》、《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都很推荐。
这本书里,林语堂的笔调是幽默的,娓娓道出了中国人的道德、精神状态,以及中国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情趣。
虽然林语堂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社会的论述不全然赞同,但是这不影响对他的书籍的喜欢。
七、《长物志》文震亨
这本又可以称之为玩物丧志的种草机。
明末名士文震亨,出生书香门第,具有名士风雅。
“长物”,指多余之物,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无用的东西。
它们虽非生活必需品,却是中国古代文人构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之物,是情趣审美的一种寄托。
这本《长物志》是中国古代名士生活的百科全书,涉及东西极其广泛。有明式家具、园林造景、文房四宝,还有日常生活的有衣饰、舟车、蔬果三卷。
宋代人讲,最煞风景的,有这几件事:清泉濯足,花下晒裤,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这本书可以跟纪录片《园林》一起看,《园林》里有一集,写的正是拙政园的建立,其中就有《长物志》的创作背景,书籍的画面感顿时就有了。
八、《随园食单》袁枚
这是清代文人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风流才子的吃喝玩乐。
看这本书很容易联想到《红楼梦》里的美食。《随园食单》开篇先列须知单和戒单,列举烹调的基本原则。随后就按照食物种类开列江鲜、杂牲等单,并在各单下列同种食物的不同做法。
袁枚很注重装食物的器皿,不同的食物要分装在特定的高颜值器皿中。
谈吃,很想将袁枚、汪曾祺、蔡澜、唐鲁孙这几个人放在一起,不知会有怎样的盛宴。
九、《西南联大文学课》朱自清等
这本书是之前在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