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观潮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研讨会在都

北京湿疹网上医院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89789.html

  都昌新闻网讯(张铭记者王哲龙熊国涛)7月18日,由江西省作家协会主办,九江市作家协会、都昌县委宣传部联合承办的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研讨会在都昌县举行。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都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和平、九江市文联调研员陆建珠出席会议并讲话。研讨会由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江子主持,都昌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叶长青致欢迎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樊珈妤,县领导杨喜平、江期论、曹达洲出席会议。

  《江西通志》记载:陶桓公府第在都昌县左蠡乡陶家村南二里处(即十里陶家冲)。陶桓公就是陶侃,东晋大司马,中国历史上六十四名将之一。陶侃一生有五次大转折:一是遇范逵,步入仕途;二是遇刘弘,展才华;三是遇王马,与世沉浮;四是遇温峤,功成名就;五是遇庾亮,遗恨后世。

  研讨会上,《名将陶侃》一书作者徐观潮畅谈了创作经历和体会。年5月的一天,他和几位朋友的陶侃故里——十里陶家冲之行,触发了他创作这部小说的灵感。回来后,他开始寻找关于陶母、陶侃的历史资料。作者感言:要写好一部长篇小说,不仅需要无数个精彩的故事,还需要人物的精气神。这部历史小说人物的精气神源自一个时代的痛苦,而人的彻骨之痛往往不是来自皮肉,而是来自心灵。伤痛或许只能流血,心痛却能流泪。小说围绕一条主线和数条辅线展开后,作者便以冷静客观平实甚至略为幽默的语言,用强烈的主观意识接近人物的内心,用生活经验和想象接近一个时代的心灵痛苦,在人性的迷茫中寻求关怀,在故事的荒诞中寻找温暖。

  与会作家、学者就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进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名将陶侃》忠实历史、还原历史,具有一定的文学品位。这部作品表现了出生于都昌大地一位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陶侃光荣而卓越的一生,这是近年来江西文学界在历史小说创作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作品。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建军指出:《名将陶侃》作为一部描写两晋时期的文学作品,表现出对于人性的深切思考,更饱含着家国情怀、天下担当,对于当下社会人们内心道德美善有着警示、自鉴的积极意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北京文学》杂志副主编师力斌指出:《名将陶侃》涉及人物广泛,信息量充沛,综合了纪传体、编年体、现代主义小说等文学写作方法,以古论今、以人论己,展现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写作技巧。通过作品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都昌厚重的文化底蕴。

  茅盾文学奖评委、江西省评论家协会主席赖大仁说:长篇历史小说《名将陶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三个方面:一是叙事线索清晰,繁而不乱;二是主要人物描写生动,性格鲜明突出;三是小说语言很有特色,不是一般常见冷静客观的叙述语言,而是偏于文言化的简洁明丽的语言,给人阅读快意和美感,这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文学品质。

  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摩罗说:徐观潮恰是都昌苏山乡人,成长于陶家冲边。作为一位都昌的作家,倾情于叙述陶侃的高德人才、文治武功,乃是一项负责任的选择,也是一份难得的光荣。无论理解为地气也好,理解为风尚也好,理解为历史传统也好,我们这些世世代代祭祀着陶桓公长大的都昌人,跟陶侃的关系绝不是眼睛与古籍、耳朵与传说的简单关系。陶侃的精神血脉,不仅流淌在每一个都昌人的身上。《名将陶侃》叙说的是陶侃,同时也是在抒写作者自己的心态。

  研讨会结束前,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都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和平先后作了讲话,对《名将陶侃》这部作品和都昌历史文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叶青指出,都昌有着深厚的文化古韵,地灵人杰,近年来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家。今天,数十位省内外文学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作品研讨会,共同打造这件文化盛事,既表现出社会各界对于《名将陶侃》这部优秀文学作品的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柳春蕊,省作协秘书长石兰芳,《创作评谭》文学杂志副主编陈然,南昌市文联副主席、江西师大文学教授詹冬华,国家一级作家吴清汀,九江市作协主席蔡勋等50多位全国、省、市知名专家、学者、作家应邀参加会议。

都昌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