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我社出版,大型电视专题片编导唐马所著的《烟柳镇》一经发行,立即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销量节节攀升。
这部近6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到底有什么魔力,能成为爆款呢?为此,今天小编分享一篇评论,为大家揭秘这本畅销书的闪光点、特别之处。
在怀旧与新奇中
不断生长的历史故事
文/朱复融
历史小说取材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虽然不是“史”,但可以通过艺术的形式还原一段历史,再现一段“真实”。
历史小说在创作想象上,历来不受现有史料的限制。历史小说和历史本身的联系其实是紧密的,小说不仅要写出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真实,还要写出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样才能把读者带入其所展现的情景中,才更具真实感。其核心更在于人物穿越到某个特定的时代场合,也就背负起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动态。
小说不是历史,历史有时更像小说,历史的任何表述不是越看越模糊,而是通过它的众多侧面让人看得更为清晰。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礼崩乐坏的背后是旧式政治逻辑与社会系统的瓦解,写作那个时代就必须对当时主流政治逻辑作出审慎的思考和分析。
由电视人唐马新创的近六十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烟柳镇》,讲述的就是战国时期,七国长期混战,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故事。这种写作题材历来并不鲜见,波澜起伏的叙事背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是此类题材最为鲜明的艺术特征。而本书的不同点在于,作者长期从事电视编导工作,较真于历史沙流,作品里既有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大的时代背景,更有小的生活场景的真实描写。
初秦历史,头绪纷繁,变幻莫测。虽一统天下,烽烟暂灭,但当时有两多:一是兵多,二是寡妇多。秦始皇令八千军士解甲归田,与八千寡妇组成新的家庭同聚共建鱼米之乡烟柳镇,由此成为烟柳镇的第一代居民。
秦始皇御笔题写镇名并书赠“江南第一镇”,后来的刘邦也曾在烟柳镇偷住一天两夜,登基后题送金匾“天下义镇”。吕后曾带鲁元公主、刘盈皇帝在此隐居四年零三个月,并留下“烟柳镇天生一半、人造一半”的评语,刘盈建长安时更是以烟柳镇为雏形。小说以此为主线,格局宏大,立意深远。虚构人物和真实历史的结合恰到好处,有时让人很难区别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作者以大量的史料渗透正史,在考证与虚构两种不同的形式上吸取小说叙述的养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者擅长驾驭诸多叙事条线的铺陈,他对历史事件、人物、发展脉络应是相当熟悉,加上精心梳理的大量笔记野史、杂著诗文、典章制度、佚闻逸事、地方风俗、民情士风等等,分别写来,又交错相关,杂糅与点缀于叙事之中。
所有的争斗、预谋、失势、颠沛流离……都在向我们传达着一种信息,就是旧时代的制度正在被新型生产与生活模式所替代。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作为人的本性而显露出来的某种真实,还全方位地拓展了观察当时社会的更多视角。这些作者所描绘的文字也就充满了极强的画面感,尤其是众多情节的描写,没有让人感到阅读阻塞与疲劳,而是令人深深体会到残酷的战乱之后人性的炼善提纯。
历史变局无数,岁月层层掩埋了许多真相,山不能言,水不能语,但历史的每一个故事都在怀旧与新奇中不断生长,并形成独特的文学风景。
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在以不同角度拨开沉烟,对历史进行了一次冷静的观察。千古一帝,传奇故事,值得读者一探究竟。
(本文发表于年5月16日的《南方日报》评论副刊)
长按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