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在《晚熟的人》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本性善良的人都晚熟,并且是被劣人催熟的。后来虽然开窍了,但他仍然善良与赤诚,不断寻找同类,最后变成最孤独的一个人。”
当人人都追求出名趁早时,莫言却说自己更喜欢晚熟。
“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时候,出现了能让他展现才华的舞台,他便会闪闪发光的。”
莫言自身便是如此。
57岁那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而这一年,距离他开始写作已经过了整整1年。
辉煌来得虽迟,但终究是来了。
获奖之后,许多读者比莫言还着急,希望他尽快出新作品。
但莫言不急不躁,沉寂了长达8年的时间。
8年之后,他携新作《晚熟的人》重返读者视野。
《晚熟的人》古代青楼女子的“行内话”,现成年轻人的口头禅,有没有你常说的
文化的发展是那个时期社会发展的一种反映。像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很多网络热词。其中,也有很多成为了当代年轻人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禅”。
而很多的网络热词也好,口头禅也好,其字词大多来自古时的传承。只不过,在后来为了更方便理解和使用,很多词语经过不断的演化和改进,其意思也与之前截然不同。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会出现“古今异义词”的缘由。
比如,如果有一个人说他“跳槽”了,在我们现在就只是觉得他想要换份工作而已。但在古代的风月场所、烟花柳巷——“跳槽”的含义可与今时大有不同。
而且还不止一个,很多今天我们习以为常的口头禅,在古代,那可是青楼女子的“行内话”。
一起来看看吧——说不定其中就有你的口头禅。
青楼——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它就是一群女子和男子风花雪月的地方。可在最初,青楼其实只是一个才艺表演的地方。类似我们今天会花钱去看演出、展览是一样的。
由于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几乎就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们没有选择和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纵使是官宦之女,也有逼不得已的时候,就更别提平民之女了。
也正因如此,有很多女子被家人欺骗……强行卖到青楼。而随着青楼的规模越来越大,里面的女子,其出身来历、等级划分……都各有不同,服务也日益多样化,只要有钱有权,还可为其进行“量身定做”。
因家道中落或者罪臣之女而落入青楼的——此类为妓女,其中还分为官妓和私妓——她们通常只“卖艺”,因此在青楼里的地位也比较高。
但若是家境贫寒不得不落入青楼的平民女子——此类大多为娼女。因为家境贫穷,她们也不会琴棋书画,自然而然是青楼里最低贱卑微的。而能够去青楼的男子非富即贵,身份卑微的她们又怎么得罪得起?
这时候的青楼,可就不只是“卖艺”了。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管理,青楼里女子和顾客也衍生出了彼此之间的暗语——俗称“行内话”。
第一个就是“跳槽”。现在的意思普遍是指一个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可能是出于薪资更高、工作时间更自由、竞争压力更小——而从现有的工作单位转移到另一个工作单位的意思。
但“跳槽”一词在青楼里是一件很羞耻的事。因为它是指来青楼消遣买乐的男子不满意或者厌倦了前一位青楼女子的服务,转而招呼另一个女子进行伺候的意思。
身为青楼女子就已经是一件非常令人难过的事情了,结果还会面临被这些达官显贵嫌弃、挑来挑去的情况。尽显青楼女子身不由己的处境。
第二个是“开盘”,现代意义的“开盘”多指股市、股票等项目对外集中公开交易的意思。算是股市、建筑行业的专业术语。
我们通过电视剧会看到青楼里一般都有“头牌”“花魁”等字眼,而这些女子就像是青楼的顶梁柱、摇钱树。
因为受到很多顾客的喜爱,所以她们在青楼的价值和地位较之其他女子也会高很多。
这个时候,她们便不需要像普通妓女一样,对青楼里的客人都“来者不拒”,而是会根据那些客人里——谁的出价更高、谁更有权力、更有地位——来决定谁最有资格和“头牌”“花魁”一起共度良宵。
而这个揭晓名单资格的时刻就是青楼行内话的“开盘”。
这种把青楼女子当作商品、玩物般供人竞价拍卖的感觉并非我们在电视上看得那么风光,她们没有选择,只是老鸨的赚钱工具罢了——喧嚣的背后尽显卑贱和无奈。
第三个是“出局”。这个词在当代的年轻人中是非常日常化的一个词语,尤其是在网络、游戏当中。我们会经常说一个人OUT了,有落伍、淘汰的意味。但这里就通常是指好友之间相互调侃的玩笑话。
所以“出局”按现在的理解就是因为某些原因,跟不上时代步伐、融不进某些圈子而被淘汰或者边缘化的意思。
而古代青楼里“出局”是指来青楼的男子十分喜欢里面的某个女子,从而想要和她像“夫妻”一样的生活。
这里的“夫妻”并非指真的替青楼女子赎身然后把她明媒正娶回家,而仅仅是指花一笔钱让老鸨安排他心仪的女子跟他一起——出去生活一段时间,等约定期限到了再重新送回青楼的意思。
类似我们现在的“一日男友”“一日女友”,只不过时间会更长一些。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严蕊的这首词——道尽了无数青楼女子的身不由己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
如果她们有选择,又有谁愿意为妓为娼呢?可到头来却也只剩下悲哀、凄凉和无奈。一入风尘深似海——只能像商品一样任人摆布、挑选。
词义的变化是与时推移,更是时代的进步,这些青楼“行内话”的含义从原先的让人羞于开口到现在成为人们调侃的“口头禅”,其词义的转变更是彰显了时代不断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进步。
生在这个时代,我们是无比幸福的。我们不需要害怕像古代女子一样生来便没有自主权的情况发生,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祖国的强大发展。
而如果没有去了解,我们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口头禅”还有这么个意思和历史。
但历史的存在大抵就是让我们能够时常自省、自勉、自励和自强。让我们自身知道,今天的处境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对比今昔下,能够更加懂得珍惜。
倘若古代的青楼女子们生在今时今日,看到这盛世繁荣之景,看到自己当初的“行内话”,被演变成如今年轻人的“口头禅”时,不知是否也会像我们一样感慨古今之差异下,同样的字眼其含义竟迥然不同?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他的话总是这么精辟,观察生活中的细微小事,从而写出戳入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文字,所以他的文字才能赢得我们的共鸣,他的小说才能受到众人的崇敬与敬仰。
写到这儿,我也很有必要给大家推荐他的新作《晚熟的人》了。
莫言短篇小说集《晚熟的人》是一部读懂人性的佳作,是莫言获诺贝尔奖之后的首部作品,于年出版。由12个故事组成。整体上属于现实主义题材,作者本人也参与到了其中,刻画的是当代农村社会的众生像,很贴近生活。
莫言花费了八年时间才将其完成,他将自己大半辈子的人生智慧与阅历全然写在了书中,毫不吝啬地跟我们分享。我们可从书中学来智慧,将人性研究透彻。
《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了之后,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本书太接地气了,没有什么优美华丽的辞藻,也没有风景如画的意境。有的是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而最妙的是他写文的视角。他通过了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说过:“莫言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但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并不一定会得诺贝尔奖,当莫言用魔幻现实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地对人性的探索来讲故事后,他就成为了世界级作家。
如果对莫言的《晚熟的人》和《生死疲劳》这两本书感兴趣,点击下面的商品卡,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