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千古第一村,徐霞客眼中的繁华之地,走

一门五进士,

两朝四尚书。

文武两状元,

秀才若繁星。

流坑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距县城约38公里。始建于五代南唐昇元年间(-),坐落于乌江之畔。

宋代是流坑村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曾出现“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的盛况。

明清时代时依然人才辈出,声名远扬。流坑村以规模宏大的传统建筑,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被誉为“千古第一村”。

穿越千年的存在——江西的古村落一定可以承载你无处安放的灵魂。流坑村走过十几个朝代辉煌的历史,走过一千多年时间的沧桑。砖墙瓦缝中随处藏有明清时期的古老故事。

流坑古村是一座江右民系古村,其建筑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江西赣式民居的典型风格和特点,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人文科学价值及环境与建筑艺术价值,堪称中国古民居在古文化缩影。

年6月,流坑村赣派建筑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10月,流坑村被评为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年2月,流坑古村景区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历史沿革

古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年间(年—年),为董氏单姓聚居的血缘村落,借北宋朝廷重文轻武之机,董氏倾其资产兴建学馆,广育人才,从此科甲鼎盛,官宦如云。

明代中期以后,董氏家族转而经商,控制了乌江的竹木商运,巨额财富的积累让流坑村再一次走向繁盛,直到清晚期逐渐衰败,流坑村曾经辉煌的历史造就了其“千古第一村”的美誉。

千余年来,流坑村以董氏为主聚族而居。其家族大、科举盛、仕室众、建筑艺术美、历史延续久,历经风雨治章,且至今仍保留了众多鳞次栉比、古老凿深的明清建筑,数量多达楠(处),85%保存完整。

外砌有高峻的马头墙,内筑有砖木结构的民居部宅。丰富多样、规模庞大的建筑组群中,更有登临远眺的砖构门楼,且造型别致。

老虎窗

老虎窗主要是为建筑的阁楼通风,古时候家中女孩没出嫁是不能出门的,女孩想要看外面需要透过其缝隙来看。

传统建筑

村中现存各类赣派建筑处,其中明代19处,重要文物件。包括状元楼、翰林楼、理学名家宅、文馆等不少纪念性文化建筑、数目众多的匾额楹联和家藏文物,使流坑古村成为一座珍贵的历史文化宝库。

01、流坑村史馆

史馆里的古物展品:木雕围屏、象牙漆刻神轿、兽纽回纹铁钟。

这是一张保存在流坑董氏族谱中的“流坑舆地图”。

02、五桂坊之双寿坊

五桂坊是为纪念董氏的第四代董洙、董汀,第五代董仪、董师德、董师道兄弟叔侄五人在宋仁宗景佑甲戊()同科进士而建的纪念牌坊。

03、“理学名家”宅

“理学名家”宅,为明代中宪大夫、刑部郎中董燧故居。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明代后期建筑,位于流坑中巷的中段。宅子坐北面巷,紧靠其东侧,还建有一前置天井的小厅堂,门楣上署有“大夫第”三字,天井照壁上刻有“共徘徊”砖额,这是当时董燧休闲、读书、会友的场所。

04、文馆

文馆又称“江都书院”,建于明代晚期,为流坑董氏一族所立。文馆为前带庭院,西连藏书楼,主体为三进式砖木结构的建筑,集读书、讲学、祀祖、敬贤、藏书多种功能于一体。

文馆的庭院于前墙正中门,上有“儒林发藻”四个行书大字。院内以花岗岩条石铺地,在其东西两侧石砌对称的长方形襻池,中间有一单拱纵向石构步桥跨池而过,登三级台阶至主体建筑的门廊。

流坑古村对科举兴家的重视在村里很多建筑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这面墙上有一幅浅浮雕壁画,画中相关元素众多。

05、大宾第

“大宾第”又称“村中村”,原名“金沙钱”,为清代流坑商宦宅第。坐落于中巷西端的南侧,是一个庞大而布局井然的清代建筑组群,占地近平方米,建成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庭院、门道一律用花岗岩条石铺地,相互联通,环境雅洁。该建筑群规模较大,保留也较完好,总体布局呈长方形,文化气息的浓厚显出大宾第建筑群的古雅别致和雍容华贵。

历史名人

01、董德元(—)

字体仁,小名丙哥,小字长寿。宋时吉州永丰云盖乡(今江西省牛田镇乐安县流坑)人,南宋恩榜状元。

董德元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饱读诗书,以学问器重于乡。绍兴十八年()中进士,时称“恩榜状元”。

在流坑千年的历史上,以其科名最高、仕宦最尊、爵位最崇,朝廷对其上辈的封赠之多(共10人),其子孙荫补之众(共6人),是流坑历代众多官宦不可相比的,给其家族带来了极高的政治声望。

除状元楼外,董氏在村中为纪念他,还建有“宰相状元坊”、“文武魁元坊”、“子男封坊”和“三元坊”等。

02、董敦逸(-年)

字梦授,江西乐安县牛田流坑村人。先后任工部侍郎、翰林学士兼侍讲,元佑六年()任监察御史。

绍圣三年()审“瑶华秘狱”案,申述孟后之冤,被贬为知兴国军。后宋徽宗继位,出使契丹,揭发蔡京奸党行为,被贬江州知府,真相大白后,徽宗再授其为户部侍郎、御史大夫。

03、董燧(-)

号蓉山,明代理学家,学者。万历改元,诏赐四品服色,进阶中宪大夫。嘉靖四十二年()61岁时,受人排挤,致仕归乡,与董极、董裕等官绅致力于宗族组织建设与流坑村的整治和完善。

流坑轶事

“流坑以“三奇”著称于世,一是古建筑,二是文化积淀深厚,三是宗族凝聚力。”董福华是村民眼中的老学者,从小学校长的位子上退休后,每有嘉宾到来,他就会充当“专职”讲解员。

在古建筑领域,从宏观看,流坑因风格独特的村落布局而闻名于世。从微观看,流坑还因古建筑年代久、数量多、种类全等特点成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在流坑现存的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共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就有19处。 

“流坑几千人口,所建书院、书屋,至明万历年间为28所;至清道光年间已达37所,其中的“西山”、“心斋”、“雪峰“等书院更是名重一时,曾丰等不少名儒还曾执教于此。

无论是书院数量,还是密度,都是非常罕见的。”董福华说。年,知天命之年的徐霞客开始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远游——游历江右。

是年冬至,徐霞客踏上了前往流坑的旅程,徐霞客在其游记中写下“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

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张文彬来此考察。曾言:“流坑村的历史从五代一直延续到清代,延续时间之久,历史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之高,建筑艺术之精美,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恐怕是国内其他地区的古村落所不能比拟的。”

张文彬不仅对流坑给予了高度评价,还欣然题词“千古第一村”。

年6月2日上午,全球首部展示中国古代失传千年的大傩祭礼的文艺院线电影《大傩董春女》在流坑景区正式开拍,并在大宗祠遗址举行开机仪式,现场媒体和围观群众络绎不绝。

《大傩·董春女》是姬诚执导的一部历史剧情电影,由李金铭领衔主演,李东翰、宋星翰、方晓莉等人主演。电影改编自黄更昌创作的历史小说《残垣夜雨》。

影片以大傩祭礼在流坑村如何延续、传承为背景,讲述了民国时期乐安女子、“大傩”——董春女的凄美传奇故事,电影将在年3月上映,受到广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040.html